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先欧后亚”战略的结果是中国要在日本的长期围困、缺乏盟国直接有效的物资及军事配合支持的情况下,经受住日本最大的军事压力。因长期的超负荷承担战争压力,使中国正面战场的抵抗能力日趋下降,这是先欧后亚这一战略选择的必然代价,但也恰恰是中国为赢得这场战争,不惜付出巨大民族牺牲所作出的特殊而又带悲壮色彩的贡献形式。可以说在二战中是以中国的长期虚弱为代价支撑着盟军各条战线的辉煌,豫湘桂作战是这一全球战略与中国战场关系的缩影,是以牺牲中国为代价换取盟军全球战略实施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面对共同的敌人,美国迅速同中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并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与支持。战争初期严峻的军事形势和美国“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在战争前期“打击日本”这个军事目标是美国决策者对华政策的重心。这一时期美国对华军事、经济、政治与外交上的政策与实践都体现了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太平洋战争前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是成功的,取得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3.
“先欧后亚”是二战期间美国确立的与轴心国集团对抗的全球战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先欧后亚”战略持坚决的反对态度,三番五次恳求美国改变“先欧后亚”战略,选择有利于中国的“先亚后欧”战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并没有改变原有战略。  相似文献   

4.
1942年至1945年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的中英美盟军同日本侵略军在缅甸及中国滇西战场进行了一场现代战争的角逐和较量,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取得了胜利。中缅战场拖住了日本一部分力量,减轻了日军对英美的压力,打破了日本和纳粹德国会师中东的企图,也支持了中国国内战场,为世界反法四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军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必将成为中国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寓。  相似文献   

5.
中国抗战作用被世人忽视原因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国外忽视这一贡献,究其原因,大致有三:(1)“先欧后亚”战略,降低了中国战场的地位,限制了中国战场作用的发挥;(2)长期的战争消耗,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抗战力相对衰竭;(3)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削弱了中国的抗日力量,损害了中国的抗战形象。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6,(3):72-78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亚太目标已经确立并开始实施,美国被迫改变孤立主义和"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对日本采取以经济制裁为主的措施,意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使日美之间的矛盾趋于激化。东条上台组阁,日美之间谈判的破裂以及军事准备的完成,加速了战争的到来。因此,日本对于美国经济制裁的武力抗拒是日美开战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美直接交战。美国根据其“先欧后亚”的战略原则,决定增强对中国的援助,“使中国牵制住日本军队”,减轻对太平洋战场的压力,达到以尽可能小的损失打败日本的目标。据此,美国在培植和支援中国的抗日力量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在美国应联合和援助中国何  相似文献   

8.
1940年9月2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召开由国务卿和三军首脑参加的高级决策会议,确定了“在大西洋采取攻势,在太平洋采取守势”的“大西洋第一,欧洲第一”的战略原则,即通常所说的“先欧后亚”战略原则。但要实现“先欧后亚”的战略,就要有赖于亚洲战场的支援和配合,以牵制法西斯的侵略势力,减轻欧洲战场上的压力。本文就中国抗日战争对“先欧后亚”的战略原则实施的支援作一论述,以期从这一角度阐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是粉碎法西斯全球战略的主要力量之一,他有效地钳制了日军主力,阻止了日本“北进”计划的实施,间接地支援了苏联的对德作战,保证了盟国“先欧后亚”方针的实施。不仅为盟国赢得了备战时间,有力地配合了美英联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而且直接出兵远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缅甸会战是二战期间中英美首次在亚太地区的联合作战,也是中国军队首次境外作战。对于盟军首次缅甸会战失败的原因,作者从反法西战争的全局出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研究认为:英美苏先欧后亚世界战略成为国首次缅甸会战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中英两国战略目标的差异是此次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三国协同作战的指挥失误是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各被侵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叶落归根”这一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它影响着早期美国华人对故乡故土的心态。同时早期华人在美国的悲惨境遇,客观上又促使了他们强化这一心理。但在“二战”后,这一传统观念已变得十分淡薄,这里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还有家庭结构因素等。今天美国华人已有胆略和勇气作为世界公民了。但他们要从“叶落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转变,还须冲破“唐人街”特殊的樊离,进入美国主流社会,因此必须具备一种新的意识──从政、参政意识。  相似文献   

13.
“北进”和“南进”是日本图谋称霸全世界计划的两个方面,是二战期间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国策。无论是日本的北进,还是南进,都必须先占领中国。中国战场对日本的北进、南进政策的制订、实施和失败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打乱了日本战略部署,挫败日本既定的“北进”、“南进”侵略计划,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并在中国西南的滇缅方向制造了一个新的战场,即滇缅战场。滇缅战场既是中国抗战的一部分,又是一个跨国战场,即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对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局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多年来,由于诸多原因,作为中国抗战大后方重要组成部分的贵州,其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一直被“二战”史学家们所低估和忽视,重新评估贵州在“二战”中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滇缅战场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贵州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主革命时期的民盟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是民主革命时期一面旗帜,但内部分化也较明显,动荡较大。之所以能不断进步,是由于盟内的大多数成员是爱国,而盟外有中共正确灵活的统战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二战时期,虽然美国妇女的就业率空前提高,但由此出现的日托所问题及社会和政府对它的反应及处理,却说明美国妇女争取平等、独立、解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与《战争论》被誉为东西方军事史上的两颗明珠。《战争论》以其"绝对战争"理论曾长期引领西方乃至世界的军事学,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当"绝对战争"遇到"绝对武器"(核武器),敌我双方都拥有相互确保摧毁能力的情况下,人类将面临同归于尽的选择之时,孙子的"全胜"战略追求便成为战争问题上的济世良方。克劳塞维茨的理想战略是"百战百胜",属于军事层面的制胜观;而孙子追求的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是大战略层面的价值观。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哲学上的区别,道胜是《孙子兵法》的哲学,器胜是《战争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从认识论讲,“与时俱进”的理论基础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主现与客观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即科学世界观的问题。从“与时俱进”和实践的关系来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当前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且对当前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 ,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 ,建立了自卫队。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防卫政策由专守防卫调整为海上歼敌 ,又进一步调整了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把自卫队派向海外 ,实现其由防守型向海外型的转变 ,使日本发展成为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20.
在清朝初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先后出现过两次闽粤人民移居泰国的高潮。随着华人的出国,尤其是潮汕人的出国,妈祖信仰开始在泰国传播开来,其传播时间至迟在清乾隆年间。潮汕华侨称所崇拜的妈祖称"七圣妈",妈祖信仰体现出既保留中国宗教传统又部分与当地宗教文化融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