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里,鲁迅的作品无疑是最难懂的。鲁迅自己也说过:“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容易看懂。”但现行的教材里,鲁迅的作品又是选得最多的。于是,怎样把对“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不相宜”的书教给中学生看,并且能读出些门道来,的确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不容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葵花宝典     
《广东第二课堂》2004,(10):18-19
朱家鼎清新县太和中学初二(9)班近期最爱看的书:《鲁迅文集》自描读书像:一天晚上,做完作业后,我看了一下时间,还早。于是,就拿出上午从同学那借来的《鲁迅文集》。我看的第一篇是《狂人日记》,它给我的感觉是:太棒了!此后几天,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把《鲁迅文集》里的文章细细地读了一遍。一点见解:由于时代的局限,鲁迅先生的一些观点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很合适的了,如《答曹聚仁先生信》中的一些说法我就不赞成。我的梦想:我的小书柜能摆上一套《鲁迅全集》。葵花宝典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一年第四期上,梅孜同志提出了《狂人日记》不大适宜于作语文教材的意见,他的理由有三:一曰表现形式独特、思想内容深刻,青年学生难以理解;二曰许多研究者看法分歧,给教学带来困难;三曰鲁迅先生自己“曾反对过将自己的小说采入教科书”,“最不愿意的是有人给小孩读《狂人日记》”。如果以梅孜同志的这三条为标准决定教材之取舍的话,那么现在选入初中、高中语文课本的鲁迅的许多作品都不大适宜于做教材。思想深刻就不能作教材这一点,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站不住脚的,姑且不论。就拿表现形式独特这一点来说,《阿Q正传》独不独特?《孔乙己》独不独特?《药》、《祝福》独不独  相似文献   

4.
问:对于《阿 Q 正传》节选为中学教材你有哪些看法?答: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从鲁迅的著名小说《阿 Q 正传》中,节选了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作为教材。我觉得,这在教材编选方面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创举,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就我所知,在建国三十年来,还没有把《阿 Q 正传》这篇著名而比较不易理解的作品选入过中学语文教材。我还认为,这样做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效果如何?恐怕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因为这是一篇难度很大的教材。鲁迅曾经说过:拿他的作品“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现在的青年,对于复杂的人物性格和生疏的社会生活,大都觉得费解,他们对理解和欣赏《阿 Q 正传》这样的世界名著,还  相似文献   

5.
<正> 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四卷五号,发表了周树人署名鲁迅的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使中国现代文学迎来了小说的诞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文坛上,《狂人日记》的堕地之声是惊天动地的,震撼人心的,有如惊蛰的春雷令人欣喜的。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可谓是鲁迅的创作目的,是《狂人日记》堕地有声的坚实基础。因为围绕这个创作目的,鲁迅把自己的主张及《狂人日记》所要表现的主题直接写在了作品里。”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破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这里鲁迅无疑是在暴露“食人民族”“吃人”的现实,而同时还要惊醒那些由于长期黑暗统治而精神麻木了的人们,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破这厨房”,创造一个“容不得吃人的人”的“将来”,去创造一个新时代。“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否,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五年,北京《京报副刊》广告征求“青年爱读书十部”“青年必读书十部”,许多文化名人都开出了书目.鲁迅没有开.并在附注讲了“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样的话。如果因此就认为鲁迅不看中国书.反对看中国书那就太幼稚了。这只是出于当时特定社会背景下文化斗争的需要。事实上.作为中国的文化巨人。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鼻祖.鲁迅是看了相当多的“中国古籍”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用白话文写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对封建主义充满了义勇和正气的宣战书。它在中国文学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它被公认为现代新文学的奠基石,并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但是,《狂人日记》作为语文教材,我认为却不大适宜。  相似文献   

8.
1924年,孙伏园在《关于鲁迅先生》一文中谈到,鲁迅听说《呐喊》一出版就被请进中小学课堂之后,不但感到极为沉痛,而且此后一看到这本书就讨厌。鲁迅对此事的情感反应为什么如此强烈?因为他很不愿意孩子们读到他这些阴惨寒凉的作品,最不愿意孩子们读到处处“吃人”的《狂人日记》。他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他进而愤激地说,这本书不但没有再版的必要,简直应该让它绝版。他甚至不想再写这一类的小说。鲁迅的这个态度表明了他对语文课本的一种想像,在他看来,不应该老是在课堂上声…  相似文献   

9.
鲁迅听说《呐喊》一出版就被请进中小学课堂之后,不但感到极为沉痛,而且此后一看到这本书就讨厌。因为他很不愿意孩子们读到他的作品,最不愿意孩子们读到《狂人日记》。他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鲁迅的形象《狂人日记》让国人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民族竟然这般罪恶,阿Q正传》让国人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灵魂竟然这般丑陋。而对于这一切罪恶和丑陋,鲁迅给予了最深厚的怜爱与悲悯。无论这些作品的思想具有多么尖锐的批判锋芒,无论这些作品的言词具有多么刻毒的针砭意味,可是,这个干瘦的神…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中鲁迅的《社戏》,细读之,我们不难发现,平桥村是鲁迅在上个世纪中国最黑暗的时期所神往的一个世外桃源。而鲁迅毕竟不同于陶渊明,他并不是遁世的隐士,而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斗士,他不是叫人们躲进桃花源来逃避现实,而是用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平桥村来和当时黑暗的现实进行强烈的对比,达到批判现实的目的,这个从鲁迅把《社戏》和《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等直斥现实的篇章同收于《呐喊》就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11.
《药》辩     
<正>《药》是鲁迅在“五四”爆发前夕继《狂人日记》、《孔乙己》之后,所写的第三篇小说在鲁迅的创作中,它是属于那些最早“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的重要作品之一。解放后不论是在高等院校文科教学中或是中学的语文教学中,都一直把它列为重要的教材。因此如何准确地分析与理解这一作品的内容,也一直是受到人们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三年,鲁迅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时写道:“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果戈理的作品,不仅在思想上对鲁迅有所启迪,而且对鲁迅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我从构思、形象、心理描写三个方面,把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和鲁迅的《狂入日记》加以比较,从中可看出鲁迅是如何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世纪初期,鲁迅先生曾经发表过这样警醒世人的的言论,他说:“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因为,他感到“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一旦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鲁迅:《青年必读书》,《京报副刊》1925年1月25日)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大要在劝青年人直面人生和世界,用行动去改变旧中国的现状。其深微的含义决非那种愤激的态度所能掩盖住,在此不是本文讨论的。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有一个相当长的复句。全省师专《现代汉语》协作教材曾进行了分析。我认为还值得商榷。现按笔者不成熟的意见划分并说明如下,以就教于同志们。 ①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 的吗?”了, \②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 (转折) 很巧妙地插进电杆上写“武装保护苏 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 (并列)  相似文献   

15.
我在读书时,知道鲁迅的原名叫周树人,那他为啥要用鲁迅这个笔名呢?江苏小读者——林灵“鲁迅”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了,这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周树人用得最多的一个笔名,他是在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时,第一次采用这个笔名的。《狂人日记》最初被刊载在北京《新青年》杂志上。鲁迅先生有个青年朋友叫许寿棠。他在南昌时读到这篇小说,便深深地被打动了。他从文章深邃的思想与简练的笔法上推测,一定是周树人所作,可署名却是鲁迅。许寿棠为解开这个谜,便给周树人去了封信询问,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许寿棠觉得新奇,回到北京后,立即去拜访周先生,问:…  相似文献   

16.
一涉笔成趣、幽默诙谐是鲁迅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埃德加·斯诺在《鲁迅——白话大师》(见《鲁迅研究资料》第4辑)中说:“在鲁迅几乎所有作品中都突出地表现了他那‘笑’的天才”,他善于“把讥消、讽刺和微妙的幽默结合起来。”斯诺的感受是符合实际的。这个特色在鲁迅的散文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大约由于鲁迅曾经激烈地批评过林语堂所提倡的幽默的缘故,有人就以为鲁迅是不赞成幽默的。这是一种误解。林语堂办《论语》杂志提倡“幽默”之初,鲁迅曾亲自为其撰稿,以示支持,他那篇连标题也颇有滑稽感的《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便是发表在《论语》半月刊第十三期上的。这篇纵意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一直把鲁迅的小说《长明灯》视为象征性的作品。这种看法,在李希凡同志的《<呐喊><役徨>的思想与艺术》一书中,表述得更力集中,更为突出。在李希凡同志看来,鲁迅笔下的“长明灯”,“象征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停滞、落后、腐朽和灾难的根源”(着重点系引者所加),因而一心要熄掉“长明灯”的“疯子”,便是“已有了‘血的蒸气’”,“显示了‘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的叛逆者。他那“我放火”的战叫,“不只是要熄掉长明灯的鬼火,而且要把它化为灰烬,点燃起烧毁旧世界的熊熊烈火”.为此,李希凡同志还把《长明灯》同《狂人日记》作了一番比较,并进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山祖和奠基人。《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杰出的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之作。正如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所说的:《狂人日记》的发表,“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这里“表现的深切”是指小说思想内容而言,是说《狂人日记》所表现出来的反对封建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既然方言对学生的书面表达产生了如此大的消极影响,那么方言是不是完全不能出现在学生笔下呢?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可能会想到这样一些句子,如“我也并未遇到全是荆棘毫无可走的地方过……”(鲁迅《两地书》)“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鲁迅《狂人日记》)。这就涉及到了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的榜样艺作品中的方言、土语的问题。对此,叶圣陶有过相关的论述,“……作搀用那些方言土语  相似文献   

20.
(一)示读一、参阅注释,明确:《狂人日记》选自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作者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作品。二、补充注释,指出:鲁迅把他的小说作为政治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武器。他说:“我也并没有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