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古代婚礼服饰和中国历史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婚礼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欢乐喜庆的符号,是男女青年追求幸福的象征。我国婚礼服饰自古以来一脉相传,尽管几经演变早已不是最初的样式,但它所承载的民族传统文化却源远流长。婚礼服饰之所以能在民族传统文化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人们精神需求和物资需要,婚礼服饰已被深深地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婚礼服饰的演变过程与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通过研究历朝历代的婚礼服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对徽州民间婚礼仪式的音乐行为和文化表达的考察是基于仪式音声理论对徽州这一古老文化社区内民间婚礼仪式的一项贴合音乐学又结合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徽州民间婚礼仪式中的音声关系又是体现古徽州人文习俗的一个主要视角。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徽州民间婚礼仪式的全貌在当下难以全面窥见,也可以说这种传统的婚礼仪式在现代文明的浪潮中逐步的消逝,因而,本研究的展开主要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本人前期研究的部分成果,对徽州民间婚礼仪式的程式及其中的音乐行为和文化事象的表达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婚礼舞台场景设计的发展和现状,从婚礼舞台场景LOGO的设计、灯光设计和花艺及细节装饰三个方面解读了现代婚礼舞台场景设计中"私人定制化"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并对婚礼舞台场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4.
张舒 《长治学院学报》2012,29(1):25-26,55
婚礼是以社会认可婚姻关系的形式。不管古代的六礼在现在如何变异,婚礼仪式中各个过程都在婚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丈八庙村落中婚礼仪式中的抹黑事象,是婚礼迎亲仪式中的重要部分,文章运用民俗学中人生仪礼和文化人类学中的仪式理论,重点对抹黑现象中所表现出来的结构与反结构作系统和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土族婚礼的文化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从简要描述土族婚礼仪式入手,重点对土族婚礼文化价值进行探讨,认为土族婚礼具有历史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社会现实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试图为土族婚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学理性的思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左江岩画蕴育的文化内涵及其作画动机的研究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受婴儿睡姿和雏形古壮字“(人)”的启迪,通过对左江流域壮族“(苄)”生殖崇拜及其民间宗教信仰仪式的剖析,认为左江岩画人形图像应该是骆越先民在人口面临危机时举行求花仪式场景记录的一种雏形文字符号,代表婴儿.之所以把仪式场面以符号形式再现于悬崖峭壁上,构拟出一个芸芸众生的仪式情景,为的是让人们从这情景中重温和体验这些符号意义带给他们的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减缓人们的紧张情绪与慌乱心理,消除了人们的心理绝望.  相似文献   

7.
奠雁,是中国从古代到20世纪前半期两千年来婚礼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梳理奠雁礼节的文献记载及其形成过程入手,将传世典籍、敦煌文献、敦煌壁画中的奠雁图以及生物学上雁的自然属性结合起来相互印证,揭示了奠雁这一传统习俗所具有的社会学意义以及奠雁在中国古代婚礼中起到的文化符号作用。  相似文献   

8.
塔吉克族是我国文明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塔尔乡塔吉克族的婚礼仪式比较传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图研究当代塔吉克族婚礼仪式与以前传统的婚礼仪式上发生的变化,同时探求这些变化发生的一切原因.  相似文献   

9.
《莆田学院学报》2015,(4):64-68
婚俗是传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汉宗教文化对婚姻观、婚礼地点、仪式的影响,以及英汉审美意象文化对中西婚礼服饰的影响,着重以颜色词意义差异为视角,分析中西婚礼习俗差异的成因,从一个侧面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爪哇族的婚礼仪式过程繁复多样,在婚礼前、婚礼时与婚礼后不同的具体体现,其仪式所用的物品也具有地方民俗特色,象征意义和内涵别具一格,代表着印度尼西亚爪哇族文化的宗教性、自然性和以女性为主导的特点,这与信仰的伊斯兰文化的阿拉伯国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10,(5)
我们参加了一个熟人的儿子的婚礼。由于我们都不认识那个年轻人和他的新娘,所以我们决定送给他们一个实用的全家礼——灭  相似文献   

12.
彝族服饰千姿百态,内蕴丰富,其图纹、款式、色彩具有彝族特有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是彝族古老神秘文化的再现,表现为巫术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蕴含着美好、吉祥的寓意。  相似文献   

13.
婚礼,多么浪漫温馨而又神圣的人生时刻。从此,心有所依,路有所伴,一路鸟语花香,芳草蔚然。无论是西方国度,亦或是东方大地,婚礼都意味了许多许多……在此,让我们来共同一窥中西不同的婚礼传统吧!  相似文献   

14.
贵州苗族服饰审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苗族服饰向来以独具特色著称,其服饰的丰富色彩、瑰丽图案、繁多款式等,折射出苗族的历史文化,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呈现出独有的审美特征,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审美理想的物化显现。  相似文献   

15.
Funny Costumes     
Halloween comes. Dogs put on their Halloween costumes too. Look, their costumes are very funny!  相似文献   

16.
从空间叙事的层面解读小说《婚礼的成员》中"小镇——冬山——世界"这一空间模式的隐喻。通过空间叙事过程中反映出的情感投射与空间的结构意蕴揭示作品的孤独主题,并且通过现实与想象的空间概念相应地表达了现在与未来的时间观念,潜在地揭示了世界性的观念和沟通行为是反抗孤独的一条重要出路这一富有启发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苗族服饰代替了文字的功能,它是苗族历史、文化、艺术、哲学和信仰的视觉再现。苗族人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通过服饰展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情爱信仰、原始而古朴的图腾意识及生命感悟。苗族服饰不是简单的民族工艺品,而是积淀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文化趋同的今天,让苗族服饰在保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美术工作者们的应尽责任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Hi!你知道吗?每年的十一月一日是美国的"万圣节"。最热闹的是Halloween(万圣节前夕)。这天晚上孩子们戴着面具,穿着滑稽的戏装,化装成各种样子,到各家各户要糖果,要礼物。Halloween的典型标志有ghost (鬼),devil(魔鬼),mummy(木乃伊),fairy (小精灵),clown(小丑)和black cat(黑猫), 但最让孩子们高兴的是jack-o'-lantern。这种南瓜灯被做成各种脸谱,挂在门口,让人感到神秘、刺激和好玩。  相似文献   

19.
作为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与反叛,后现代主义以其反基础、反理性、反本质主义的态度充斥并影响着各个领域。就服饰艺术来说,自20世纪70年代直至当今,伴随着服饰设计多元化的态势,当代服饰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解构主义、折衷主义以及黑色幽默等方面。对于中国服装界而言,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服饰文化的长处,才能创造出富有东方神韵的现代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20.
《婚礼的成员》描写的是一个青春期女孩成长的烦恼故事,事实上,它入木三分地探讨了美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人际疏离。在这部作品中,象征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为烘托主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