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刊1995年第4期刊登了李文明同志的文章《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断想》,提出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当拥有记者的眼光、编辑的胸怀和播音员的口才,并被《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转载,自那以后,国内外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作者又寄来续篇,继续研讨,本刊很欢迎这种学术研讨文章,愿意为此提供园地.因李文明同志此文较长,我们拟分四个专题连载.本期为之一:我国近年关于广播电视新闻主持人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除了直接通过自己的声音或图像来主持新闻节目播出之外,还要参与某些重大或连续性新闻的前期采访以及后期的编辑、制作活动.这就不光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具有记者的新闻敏感,而且要求他拥有编辑的胸怀,即拙作《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断想》所谓的逻辑素养,包括编辑的心机和条理.  相似文献   

3.
坚持新闻立台是广电媒体的责任使命和良性发展的根本之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风格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播"到"说"可以看成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外在形式的一大创新,其中最明显的是语言的变化.语言简短、生活化、大众化、娱乐化,新鲜、画面感更强,不再是"高冷"的说教式,使新闻节目更加"接地气".本文就新闻节目风格及播音员、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变化及受众对新闻播报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了从传统新闻播音员转型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从语言基本功、语言风格、工作流程、经验积累等方面,培养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纵观国际新闻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乏名家大师.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整体形象如何,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注重自身整体形象的美感,塑造个人魅力,提升荧屏形象。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整体形象包括有声语言即播音和无声语言即表情、服装、化妆等。新闻的严肃性、客观性决定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表情、  相似文献   

7.
如今广播电视传播的发展趋势就是尽可能地采用现场直播,让听众、观众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了解它的发展和变化.媒体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变化对播音员、主持人包括记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和记者以出镜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记者型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主持人队伍中的行业先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已经实现了新闻直播常态化.  相似文献   

8.
现在,笔者拟分别讨论有关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新闻评论语言修辞的运用是提高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魅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强 《视听界》2012,(1):118-119
如何让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贴近生活、贴近受众,如何使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更加鲜活、生动,感染和引导受众,成为各地广电媒体和新闻节目主持人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南京零距离》等民生新闻节目的火爆带动了对整个广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研究和讨论。笔者通过对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的剖析,总结出此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堪称大众传播媒体中的强势媒体。相对报刊而言,广播电视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对受众不设识文断字的“门槛儿”.尤其那纸媒体无法超越的动态的声像符号系统所特有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更使广播电视在受众的媒体选择中独占鳌头。在广播电视传播的声像系统中,播音员.主持人是以媒介传播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直接面向受众通过有声语言(电视中辅以形象)进行传播,他们的语言质量必然直接关系到信息传播.咨询服务.娱乐欣赏.知识教育等广播电视功能的传播效果。同时,无论在严肃的新闻节目里.还是在轻松的娱乐节目中.也不管俗称“编辑部代言人”的播音员.抑或个性化鲜明包括有些另类的主持人.他们在节目中的言语.都仰仗中国广播电视媒体的性质及广电事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威望.而具有特殊意义的权威性.示范性、普适性,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不胫而走.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涉及舆论导向、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民众的语言水准。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徐慧 《视听界》2011,(3):111-111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1日答滕万林的信中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从语言的角度看,语文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既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的音声化。作为靠“说话”谋生的专业人员,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是有声语言传播工作者,与“语”、“文”打交道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不再是要求字正腔圆,反而以独特的个性、富有魅力的语言等特点而著称.本文以《南京零距离》《第七日》等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为样本,从这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视角、"多样化"语言等方面,论述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底,是节目收视口碑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节目的未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需要具备的语言功底展开论述,并对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罗彬 《新闻世界》2010,(10):9-10
主持人的语言是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运用叙事学方法对《第一时间》主持人的语言加以剖析,希望能够发现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话语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刘惠 《河北广播》2004,(4):58-59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出现,使新闻播报形式发生改变。主持人的自身素质往往成为节目质量的关键。纵观国内国外,一个好的新闻节目背后,必定有一位高素质的主持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集中体现在对新闻内容的驾驭能力而非表达能力上,而这种能力的获得,要求主持人首先应该是一名记。  相似文献   

18.
关于广播电视新闻的“播”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常有一些专家谈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的播音腔问题,并加以口诛笔伐;谈及主持人节目受欢迎的原因,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重要作用时,总要和播音员的播音腔进行比对,批评播音员的种种不足,进而对播音传统进行批评,指责播音腔脱离时代,背离现今的大众审美趣味。实际上,"播"新闻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一直使用的一种有声语言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从某个角度而言,播音主持决定着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同时也影响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风格与特点。一个出色的播音主持人,必须善于应用各种播音主持艺术。其中,编辑语言的应用,可以使播音主持艺术更胜一筹。本文重点研究编辑语言与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倩 《中国广播》2009,(2):70-71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新闻立台”成为全国广播电视媒体的一项发展战略。与此相关,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以个性化的视角来解读新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关注时事。作为新闻传播中的“守门人”,新闻节目主持人将怎样发展,他们的最终趋向目标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