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熙珍 《宜春学院学报》2003,25(6):79-79,83
目的:阐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应用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结膜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结果:45例45眼,痊愈42例42眼,复发3例3眼。结论:本术式是目前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123例171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先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术后6-36个月随访171眼。结果术后6-15个月随访171眼,4眼复发。复发率为3%。结论常规切除翼状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降低胬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话说干细胞     
姜华 《生物学教学》2001,26(3):41-42
干细胞研究的热度上升与克隆羊“多利”直接相关。“多利”诞生后在是否“克隆人”的伦理道德上引起争议,各国政府纷纷表态禁止克隆人。为此,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相继转移了科研方向,大多开始了干细胞工程对器官移植和疾病治疗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生物羊膜移植术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16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为A(56例82只眼)、B(59例86只眼)两组,两组于显微镜下切除胬肉组织后,A组采用生物羊膜移植术,B纽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角膜创面上皮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4—8(5.9±2.1)d,B组为2-5(3.2±2.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A组为28.05%(23眼),B组为9.30%(8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好于生物羊膜移植术,其角膜创面修复快,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2008,(9):77-77
据2008年1月31日东方网援引同日《科技日报》消息,一国际研究小组从成年小鼠身上成功分离出了胰腺干细胞,该研究成果刊登在2008年1月25日出版的《细胞》杂志上。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胰腺干细胞,以用于糖尿病治疗研究。胰腺干细胞的成功分离将为I型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曙光。研究人员希望诱导胰腺干细胞产生新的胰岛素β细胞,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05,30(1):67-68
据2004年5月6日《健康报》报道,我国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将预诱导的、向r-氨基丁酸能神经方向分化的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移入大鼠海人酸癫痫模型的海马内。结果表明,移植后的癫痫最低阈值和海马中的r-氨基丁酸逐渐增加,预诱导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全部分化成r-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采用干细胞治疗有着多种优势:低毒性(或无毒性),即使不完全了解疾病发病的确切机理治疗也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自身干细胞移植可避免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对传统治疗方法疗效较差的疾病多有惊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分离培养出来的具有发育全能性或多能性的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的特性。胚胎干细胞可以定向诱导分化生产组织和细胞,可为细胞移植提供无免疫原性的材料,为难以治愈的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可能。本文介绍了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布以及影响其分化和增殖的因素,并探讨了神经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06,(11):17-17
美国科学家新近用一种完全成熟的体细胞——粒细胞克隆出小鼠,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处于终极分化状态的体细胞培育出哺乳动物。这项研究由康涅狄格大学、匹兹堡大学和耶鲁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由华人科学家杨向中和程涛领导。研究证明体细胞的克隆潜力比成体干细胞更大,并为克隆羊“多莉”身份的真实性提供了进一步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教学》2005,30(1):67-67
综合2004年5月21日《环球时报》和同日《参考消息》报道,5月19日,世界首家胚胎干细胞库在英国建立。该库的目标是为科研工作贮存和提供干细胞系,并最终为实现对糖尿病、癌症、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疗性干细胞。由英国科学家培育的两个干细胞系将成为该干细胞库的首批干细胞。所建立的胚胎干细胞库将存放从胎儿或成年人的身体组织中分离到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欢呼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宣告完成的时候,一个蓄势已久的“干细胞”狂澜也开始席卷而来。科学家预测,如果此项研究进展顺利,那么在3至5年内将使肝病、血液病.糖尿病、角膜病、老年性痴呆症得到有效冶疗。10年内,可以全面实施治疗性人体器官克降,甚至实现人体器官模块化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杨学义,男,湖南武冈人,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91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师范部,2001年、2004年分别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硕士和农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表皮干细胞建系及其重建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眼表研究》获2007年度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2004年8月-2007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2007年12-2008年12月在维也纳医科大学做博士后。2007年8月开始在洛阳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阅读》2007,(11):50-52
2007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宣布,经过手术和术后的近、远期效果观察,世界首例移植神经干细胞拯救“空脑女婴”的手术宣告获得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2013,(12):70-70
据2013年7月23日《科技日报》援引报道,英国科学家使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在人造视网膜帮助下,培育出眼部的感光细胞,而且将其移植进失明老鼠的眼部后让老鼠“重见光明”,标志着人们向使用干细胞治疗失明又近了一步。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相似文献   

16.
刍议千细胞     
干细胞的“干”译自英“stem”,意思是“树”、“茎”和“起源”,干细胞即起源细胞。以人为例,个体发育起源于单细胞,即精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可见干细胞不仅能够自我复制,而且复制后的细胞还能分化成具有其他功能的细胞,最终组成人体。不仅是受精卵,只要细胞同时具有可以自我复制,又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这样两个特性,我们都把这类细胞称为干细胞。不难看出,干细胞不是单一的一种细胞。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2011,(2):78-78
据2010年9月4日《参考消息》援引日本《每日新闻》2010年9月3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教授中内启光邻导的研究小组,使用人工多能干细胞在白鼠体内成功育出了完整的田鼠胰脏。尽管此前已经有人用干细胞培育出了心脏和神经等的细胞,但培育出具有正常功能的器官尚属首次。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在动物体内制造人的器官,用于移植。  相似文献   

18.
尽管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构建人类多能干细胞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仍未应用在非人灵长类细胞中。在本文中,我们利用多样品标记单细胞测序技术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猴多能干细胞进行了分子特征的表征。结果表明,虽然用于重置人类干细胞的信号通路可以用来构建猴干细胞系,但其配方有待优化才能更好地维持猴干细胞多能性。总而言之,本研究证实了新型的人类干细胞培养体系可以转化到猴干细胞体系中,这对于未来猴干细胞系培养配方的探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05,30(4):69-69
据2004年10月10日《参考消息》援引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8日文章称,美国纽约的康奈尔大学维尔医学院等的研究人员发现,移植后的胚胎干细胞能够用两种途径修复受损器官,即通过分化为相关组织细胞而填补损伤区域以及通过分泌能使组织自我修复的化合物两种方式使组织康复。科学家们以老鼠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将来自健康鼠的少量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带有心脏发育遗传缺陷的老鼠胚胎,结果发现虽然注射进去的少数胚胎干细胞确实变成了心脏细胞,  相似文献   

20.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低免疫原性、免疫调节作用及多向分化潜能,并且来源充足、可避免伦理学争议的优点,使其有望成为种子细胞,应用于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目前通过体内外诱导等方法已能实现MSCs的扩增和定向分化,本文对MSC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对今后MSCs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