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恩来与张学良,两颗巨星,一代伟人,同时代却不同信仰,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携手创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实现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周恩来钦佩张学良的英雄胆识,也钦佩他的人格魅力,肯定他为千古功臣.张学良对周恩来的为人更是由衷佩服.  相似文献   

2.
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有张学良和杨虎城旧部袍泽及亲友出席的宴会,以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在这次集会上,周恩来回想起当年他在延安两次会晤张学良将军的往事,同时即席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席间许多和张学良一起参加“西安事变”的东北军旧部和中共重要人士,耳闻周恩来的讲演泪水潸然。特别是张学铭和张学思,对他们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总理曾经高度评价张学良,称他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作为一代风云人物,张学良的个人经历及其档案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伟大的爱国者”,他不但在中国政坛上留下了丰功伟绩,而且在中国尤其是东北的体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在体育领域的建树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5.
董亮 《兰台世界》2013,(10):10-11,146
<正>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爱国主义可以说是张学良的灵魂,他将爱国主义贯彻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在主政东北时期,张学良尤为重视发展东北教育,并且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核心,形成了"教育救国、重教兴国"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国民党头号人物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身边的红人,也是中共首脑人物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共地下党员;他是张学良的挚友和高级幕僚,多年为释放张学良奔走呼号;他曾两次为苏联提供重大情报,为苏联红军抗击德军入侵、击败日本关东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授予卫国战争纪念章;他在"文革"中备受折磨,甚至最终被迫  相似文献   

7.
张学良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伟大的爱国者",他不但在中国政坛上留下了丰功伟绩,而且在中国尤其是东北的体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档案》2009,(1):46-48
周恩来总理才思敏捷,举世钦佩。以下诸则妙语回答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不与杨虎城和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商议,擅自决定释放蒋介石回南京,临行前他交给杨虎城一个手谕:  相似文献   

10.
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不与杨虎城和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商议,擅自决定释放蒋介石回南京,临行前他交给杨虎城一个手谕:  相似文献   

11.
达文 《青年记者》2005,(8):33-35
严怪愚先生不畏强权、忠直敢言、独来独往的胆色与人品,一直为人所仰慕和钦佩。抗战期间,他是第一个在全国揭露汪精卫叛国投敌的新闻记。1946年冬,范长江陪着严怪愚到南京梅园中共代表团驻地拜望周恩来。周恩来称赞:“《力报》确实是一张不简单的报纸,是一张坚决抗日的报纸,严怪愚先生确实是一位有勇气的记。”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遗物陈列馆(仿西花厅)《披肝沥胆》这一专题展室内,展出有周恩来1936年4月15日写给杨立三的一封信。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刚刚长征到陕北,周恩来既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又兼任西北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同时还兼任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鉴于几天前已经在肤施(延安)实现了跟张学良的谈判,所以红军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以主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入晋作战,既打跟蒋介石较紧的阎锡山,又使红军主力接近抗日前线,同时也避开了与东北军张学良部和西北…  相似文献   

13.
司久岳 《档案天地》2004,(5):27-28,23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戏剧性也是最神秘的—个重大事件。其主要参与者为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蒋介石、宋子文和宋美龄。其中,宋子文一方面说服蒋介石妥协,一方面稳住南京政府不要轰炸西安,一方面代表蒋介石与张学良、杨虎城和周恩来谈判。尽管有关西安事变内幕的许多说法或当事人回忆已陆续见诸报刊和书籍。但宋子文的亲笔日记,因其不是为发表而写,反而是最有可能真实记述历史事实的。张学良和杨虎城1996年12月  相似文献   

14.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于2002年6月1日公开了张学良的口述历史。其中包括了张学良与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等人的来往信件、1937年至1990年的日记,还有访客记录以及他撰写的章等,从中我们可以真切了解到张学良的幽禁生活。1990年对张学良访谈录音的整理稿。当年89岁的张学良向历史学家郭冠英和旅美学唐德刚亲口追述了西安事变的心境和缘由。这是张学良第一次就西安事变接受访问。张学良先生谈起了他最讳谈的“西安事变”话题,成为这场口述史访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他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但亿万中国人民仍然深深怀念着他.人们不仅仰慕他的不朽业绩,钦佩他的非凡才智,更崇敬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特别是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更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贾力增 《中国档案》2016,(12):82-83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请予支持,并联名电请中共中央急速派代表到西安“共商抗日大计”。为使中共代表尽快到达西安,双方商定,红军在保安赶修简易机场,张学良、杨虎城派飞机来接。于是,中共中央连夜开会决定,派周恩来等前去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在保安红军大学前面的平地上赶修机场。  相似文献   

17.
王春华 《档案天地》2009,(4):39-40,53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由于中共代表周恩来的着力斡旋,事件终于和平解决。张学良表示“一人做事一人当”,于1936年12月25日独自决定释放蒋介石,并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离开西安时,他留下手令,由杨虎城代理其西北“剿总”副司令职务,又指令东北军各军、师长.离陕之际万一发生变故.听从杨虎城和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指挥。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早年在英国加入共产党,回国后从事抗日救亡、统战工作和情报工作。张学良将军认定他是大才;蒋介石亲授他一项重要使命;他与以高官相诱、以杀头相逼的戴笠斗智;他深受周恩来同志的器重与关爱;他最早站出来批判陈伯达,而遭康生陷害;他成功密说卫立煌,加速了辽沈战役的胜利……他的名字叫于炳然,在对敌斗争隐蔽战线上,演绎了一幅传奇、壮丽的人生画卷!  相似文献   

19.
李云涛 《兰台世界》2001,(10):36-37
张学良将军是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作为永标中华史册的千古功臣,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过特殊贡献,而且也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张学良非常热爱和重视体育事业。他认……  相似文献   

20.
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张学良》是著名编剧王朝柱在相继完成《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在上海》和《长征》这三部长篇电视连续剧之后的又一篇力作。剧中描写了张学良从发动西安事变到在美国夏威夷病逝的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旅程,刻画了张学良从一个为停止内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到最后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心路历程。这是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