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雪琴 《云南档案》2013,(10):53-54
文章以综合档案馆3.3人/天的档案利用现象为基点来讨论档案馆的开放利用状况,主要从现状、原因两个方面结合数据统计基础展开对档案开放利用度的探索,并提出从公共档案馆的性质、综合档案馆外的其他档案馆实体和档案利用形式及社会环境等几个不同角度去分析看待档案的开放利用度问题,以期进一步全面了解档案的开放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档案利用权利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法律框架范围内合理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信息和档案内容的权利,其实现以国家综合档案馆认真履行档案服务职责为前提,以社会组织或个人积极行使档案利用权利为关键.从制度构建和制度运行的角度来看,通过改进档案收集制度、落实档案开放鉴定制度、优化档案利用服务制度、规范档案监督检查制度和完善档案利用权利救济制度,能够为档案利用权利实现提供一定的制度约束和机制支撑,彰显新《档案法》"权利义务相协调"和"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改革开放确立了综合档案馆利用工作的新走向1.由封闭走向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客观上启动了以档案利用为中心的综合档案馆建设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进程。综合档案馆的利用环境,改变了"阶级斗争为纲"时期的神秘色彩,走上了"回归"社会之路。其表现,一是相当多的综合档案馆在  相似文献   

4.
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利用与公布的权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档案馆有关档案开放利用与公布权限过大,应予适度收缩,相对扩大档案形成机构的档案开放利用的判定权以及档案利用者的自由获取、公布、开发、传播权,以便综合档案馆更有效履行档案信息服务的公共职能。  相似文献   

5.
赵怡 《四川档案》2021,(1):26-27
新时代档案工作一项重要目标是走向开放.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是档案资源走向开放的前提和保障,是档案资源从保管到开放利用的必要环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馆藏档案的开放审核,由档案馆会同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共同负责.”国家档案局13号令发布的《机关档案管理规定》规定:“机关向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前,应当按照...  相似文献   

6.
浅析综合档案馆档案的利用特点王永煜综合档案馆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它不同于专业档案馆。综合档案馆档案的利用主要是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受馆藏档案结构的制约和影响;其二,受档案自身价值规律的影响;其三,受档案保密与开放的影响。从档案的结构来看,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30年来,随着常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档案馆的进一步开放,档案利用也日趋社会化、多样化为了探索综合档案馆档案利用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档案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对常州市档案馆1979-2008年档案的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明确开放馆藏档案是档案馆的法定职责,档案馆应当主动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向社会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质量,为开放档案工作创造条件。《档案法》则规定了“馆藏档案的开放审核,由档案馆会同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共同负责。尚未移交进馆档案的开放审核,由档案形成单位或者保管单位负责,并在移交时附具意见”。在档案开放审核环节,国家档案馆与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共同组成档案开放审核主体,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综合档案馆数(个)3,219国家综合档案馆专职人员(人)17,331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万卷、万件)39,076.00国家综合档案馆照片档案(万张)1,762.80国家综合档案馆开放档案(万卷、万件)7,957.40国家综合档案馆利用档案(万卷、万件次)1,467.40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面积(万平方米)601.90国家专门档案馆数(个)223国家专门档案馆专职人员(人)3,249部门档案馆数(个)175  相似文献   

10.
论文首先根据2008年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利用的具体数据,分析了我国档案开放与利用的现状,再结合信息自由的相关理论对档案开放程度应扩大化、利用权限应缩小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回顾我国向社会开放档案近三十年历程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的现状及其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正确认识向社会开放档案的真正意义、向社会开放档案的多种形式、向社会开放档案的不同层次、向社会开放档案中的个人隐私等四个方面,对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放档案是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法定职责.5月20日,北京市档案馆继1996年、1997年和2001年向社会集中开放档案之后,第四次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21568卷.  相似文献   

13.
收集保管和开放利用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法定职责.收集保管是基础.开放利用是最终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喜成绩.特别是区级档案馆开放利用工作也有了积极的推进.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档案的开放利用工作与满足社会和百姓对档案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还存在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务实奋进,切实加快区级梢案馆馆藏档案的开放工作。  相似文献   

14.
收集保管和开放利用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法定职责,收集保管是基础,开放利用是最终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喜成绩,特别是区级档案馆开放利用工作也有了积极的推进,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档案的开放利用工作与满足社会和百姓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我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工作中法治思维缺失的表现形式,强调了档案开放工作中加强法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加强档案馆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档案事业始终是伴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而发展的,而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无疑也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而逐步走向开放的.众所周知,档案馆的开放是为了利用档案,且是最优化、最广泛地利用.然而档案馆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围绕为谁开放,为谁所用等问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综合档案馆档案利用与公布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利用公布中存在的法规不完善、利用公布相关者权限划分不当、开放鉴定滞后制约了利用服务、编研与利用需求不对称、利用部门审查利用公布面临困难、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对策:修改完善档案法规、明晰档案开放利用公布相关者的权责、加强档案开放利用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大档案开放利用服务宣传与引导、提升档案开放利用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培养高水平与专业化的档案服务团队.  相似文献   

18.
田红 《贵州档案》2003,(4):25-26
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中心,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家综合档案馆正面临着功能弱化的趋势,其传统的服务模式亦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全国档案事业的深入发展,自2000年4月以来,一批国家综合档案馆陆续增设了一个专门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府现行文件查阅利用的服务窗口,改变了国家综合档案馆近年来常规查档的状况,给“窗口”服务增添了亮色,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向社会各界利用政府现行文件的新路子,从而使档案工作更紧密地贴近百姓、贴近社会,在服务工作中树立了档案馆开放创新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各级档案馆打开了以往紧闭的门户,逐步走向开放.一时间也曾门庭若市,但短暂的热闹过后,档案馆又恢复了平静,并没有出现过我们所预期的持续利用高峰.我们认为,仅仅开放档案是不够的,必须拓宽思路、开阔视野,突破现有的办馆方式,以档案为基础,将档案的凭证价值与参考价值开发延伸,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提高档案馆的知名度,才能使档案馆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地得到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兰台世界》2022,(2):61-63
局馆分立以后,综合档案馆网站的建设应突出体现档案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应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根据学习科研和普遍性两大文化需求提出了综合档案馆网站建设中存在档案编研、开放档案、教育培训、娱乐功能、档案文创产品、页面设计等方面问题。为促进档案利用和档案文化的传播,综合档案馆网站的建设应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休闲娱乐功能、互动反馈页面设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