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多年来,通过深入、开放的艺术教育进行育美,充分挖掘育美过程中艺术教育的育德点,强化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基础性和重要性,探索学校德育课程化之路。学校树立"大德育"理念,全面推进德育课程系统化建设,构建"大德育"格局,整体构建了以"尚美"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大德育"观念是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高校德育工作需不断调整思路,改变以往陈旧、落后的德育观念,树立起大德育思想理念,这是构建大德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目前闽江学院"大德育"的存在部分实践困境:内涵的宽泛导致了大德育的弱化;忽视道德选择导致了大德育变质为垄断性灌输;德育目标和任务的过于理想化导致...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正转型时期,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模式。一、全员育人:"两项制度"形成德育合力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和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德育合力。"全员育人"体现在树立"全员参与"的大德育观,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第三中学是一所众所周知的百年老校.百年像是传奇,更是一种文化积淀.百年三中之所以枝繁叶茂,就源于它的根脉深长.而这根,就是德育. 在这里,我把自己基于学校文化视域下的"大德育观"的几点思考与大家交流、共享. 一、"灵魂"——不可替代的德育价值 我们提倡大德育观,就是要彰显德育在学校文化中的灵魂作用.德育就是育德,就是要将德育融入学校一切工作中.没有德育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德育的课堂,就是生产车间,学生就是考试机器.大德育观中的德育,不是空洞说教,不是装点门面,它应该是一种无形的浸润、滋养与引领.大德育观中的德育工作者,不仅有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还包括所有的任课教师甚至门卫、保洁员,是校园中除了学生的所有人.大德育观中的德育工作,不是为教学保驾护航,更不是校园中的派出所、消防队,它应该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心灵的对话、思想的撞击.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我们的称号: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对“大德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德育体系”的研究,旨在廓清当前德育工作中对“德育”的简单化、片面性理解,以一种现代的德育理念来完整地把握“德育”概念。作者认为“大德育体系”中的“德育”超越了以观念养成、道德修身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德育观念,它涵盖思想(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多项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我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常规、规范管理,追求实效、形成特色,追求德育工作实际效果的显现,营造"大德育"的氛围。一、建立健全德育机制我们紧密结合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为成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德育概念的内涵及历史嬗变,正确认识坚持大德育观的客观必然性,理性思考大德育观与德育泛化的"恩怨纠葛",才能使德育既不失于"狭",又不流于"泛",从而提高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库恩的范式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反省视角,让我们用科学共同体和社会文化的眼光审视"大德育"背景下我国德育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以获得新的认识与思考,为德育心理学形成"范式"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从而建构本土文化观照下的德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9.
构建高校大德育课程体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推动高校德育工作走向科学化、专业化,发挥整体育人合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高校大德育课程体系的主要途径有:整合德育课程内容,构建切合实际的大德育课程内容体系;加强理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构建以"新三中心"为理念的大德育平台体系;加强组织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的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德育课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德育反思:一种基于德育政策视角下的实践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所不包的大德育是我国的特色,并且得到了国家德育决策者的确认。从政策层面重新审视大德育,将道德教育作为整个德育的奠基平台,以其为核心推动大德育的协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大德育的混乱状态,既为国家德育政策变革与完善提供思路,也为中小学德育实践的深入推进提供政策支撑与方向引领。  相似文献   

11.
大德育反思:一种基于德育政策视角下的实践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所不包的大德育是我国的特色,并且得到了国家德育决策者的确认。从政策层面重新审视大德育.将道德教育作为整个德育的奠基平台,以其为核心推动大德育的协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大德育的混乱状态,既为国家德育政策变革与完善提供思路,也为中小学德育实践的深入推进提供政策支撑与方向引领。  相似文献   

12.
面对家庭德育"教不得法",社区德育"鱼 龙混杂",学校德育"一维独撑"的严峻现实, 1998年始,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北 京市的部分德育工作者把德育从学校延伸到 家庭与社区,从而确立了"区域性学校、家庭、 社区'三维一体'大德育运作机制研究"课题 (简称"'三维'德育研究")。 现代德育学指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 成和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并对他们 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有依存关系。学 校、家庭、社区"三维"德育机制有序运行, 能够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和强大的德育合力, 促成大德育环境全面优化,从而对学生思想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 增强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基础教育的德育实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德育如何回归质朴、回归生活、回归本性,体现时代性、实效性?作为一间德育传统历史悠久的学校,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以校本文化为依托,创出了大德育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黄炎培职业教育"大德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探究其丰富的理论来源,在其职业教育目的观、人才观、爱国观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加上黄炎培受到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和国外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和国外职业教育德育观也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大德育观"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5.
全晨 《成才之路》2015,(3):18-19
大德育模式是符合信息社会时代特征,符合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全新德育模式。高校人力资源优势明显且信息化建设较全面,但德育实效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同社会期望存在反差,高校德育的重塑与创新,须以大德育模式为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6.
"大学之道"是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的典型模式,蕴含了丰富的"大德育"思想,体现整体性理念、道德、思想和政治教育的三位一体思想,以及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等,这为我国德育的现代改革提供了深厚的内源支持.  相似文献   

17.
“大德育”针对传统德育目标理想化、内容政治化、方法“非人化”所造成的各种弊端,倡导在德育活动中恢复人的主体性地位,呼唤发掘人在道德方面的创造潜能,塑造适应现代社会的“自我发展型人格”。从“大德育”的层次性考察,人格心理是该理论体系的基点和前提。在人格维度理论假设分析的基础上,“大德育”确立了以自主性、创造性、发展性和动力性为核心的新型人格理念,区别于传统的人格理论。“大德育”倡导综合性人格研究思路,从“德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德育化”两个系统来考察,“大德育”人格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功能。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内地新疆高中班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学校德育需要真实的内涵,需要把握时代脉搏,需要与时俱进。江苏省口岸中学按照"以德育促教育,寓德育于教育"的原则,把创新德育工作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将新疆班的德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大德育管理机制,根据新疆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新疆班学生开展德育活动,全面提高新疆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工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为促使外国教育事业的顺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工作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等的研究.这些研究兴奋点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德育》2014,(21):80
《中国德育》(CN11-5338/G4 ISSN1673-3010),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是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本刊为半月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