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但是优美的华尔兹的故乡,而且也是欧洲许多古典音乐作品诞生之地,贝多芬、莫扎特等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在这里写成了许多著名作品,他们的塑象矗立在维也纳街心公园里,人们崇拜他们,更想去维也纳歌剧院听听人们演奏他们的作品。维也纳歌剧院位于维也纳一条环城路旁。1861年动工兴建,1869年完工,它占地  相似文献   

2.
音乐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人公认的“音乐之都”。欧洲许多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都诞生于此,音乐大师贝多芬、莫扎特、海顿、舒伯特、施特劳斯、勃拉姆斯等都在这里生活过。  相似文献   

3.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优美的“华尔兹”圆舞曲的故乡,同时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因此,它有“世界音乐之都”的盛誉。维也纳之所以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不仅是由于风景的优美,更重要的是它曾经是欧洲许多著名音乐大师生活和工  相似文献   

4.
地图上看,奥地利的地形仿若一把小提琴,其首都维也纳也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维也纳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和旅游城市之一,风景优美,有"多瑙河女神"的美誉。18至19世纪,维也纳成了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都是在这里诞生的,她也是著名圆舞曲华  相似文献   

5.
《甘肃高师学报》2022,(4):43-46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高度总结了从巴罗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欧洲钢琴音乐创作的经验,发展和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声。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贝多芬对钢琴演奏法发展的贡献,对钢琴奏鸣曲的完善,对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贡献。钢琴奏鸣曲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而使硬性的奏鸣曲化为表白思想的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领域中的“贝多芬风格”。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高度总结了从巴罗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欧洲钢琴音乐创作的经验,发展和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声。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贝多芬对钢琴演奏法发展的贡献,对钢琴奏鸣曲的完善,对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贡献。钢琴奏鸣曲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而使硬性的奏鸣曲化为表白思想的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领域中的“贝多芬风格”。  相似文献   

7.
贝多芬创作32首钢琴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他高度总结了从巴洛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欧洲钢琴音乐的创作经验,他的贡献在于发展和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声,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8.
18世纪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欧洲的一个音乐文化中心,也是古典音乐的发祥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音乐大师都在维也纳度过了创作的成熟时期。所以,以他们为代表的作曲学派被称为“维也纳古曲乐派”,形成这个乐派的时间约在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现在,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一时期的首位音乐大师。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出身贫苦,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1791年在埃期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极其繁重,地位却很低下。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曾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给你们讲了贝多芬的故事,知道了贝多芬是世界上有名的音乐家。他曾经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的人造福。”他还说:“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是多么幸福啊。”贝多芬的一生创造了许多著名的乐曲。  相似文献   

10.
维也纳之旅     
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欧洲伟大的作曲家,从莫扎特到贝多芬,从海顿到舒伯特、施特劳斯,都将它视作故乡。  相似文献   

11.
蓝色多瑙河畔的维也纳真美.美得让人神怡陶醉,美得让人流连忘返……在我去过的众多欧洲城市中,维也纳是最让我迷恋难忘的。她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名城,是一大批世界级音乐奇才诞生和施展才华的地方;她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和"华尔兹"舞曲的故乡,是享誉世界、久负盛名的"音乐之都"。她是世界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所仰慕和向往的地方。奥地利古典音乐的先驱和开拓者、作曲家海顿和莫扎特、施特劳斯等音乐奇才,德国的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等一批伟大的音乐大师,都先后在这里生活、创作,施展才华。海顿在这里艰辛地探索了欧洲古典…  相似文献   

12.
鲁特维·范·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的波昂,1827年3月26日逝世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在他57年的音乐生涯中,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这些名作忽而像泉水叮咚,忽而像森林中鸟鸣,忽而像万马奔腾,忽而像暴  相似文献   

13.
1792年,当年轻而伟大的音乐天才贝多芬将自己的第一个脚印送给了维也纳后,法国革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而当时作为欧洲政治最黑暗的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匈帝国也开始希望通过社会改良来获得新的精神动力。贝多芬是在这种环境下开始了他的事业,然而这个伟大的音乐时代还没有来得及完成它的变革,贝多芬就与它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以“田园”作为标题,于1807年到1808年之间完成。贝多芬非常喜爱大自然,他常常独自在维也纳的郊外散步,有时躺在林中的草地上,有时站在小溪旁,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观赏着大自然的魅丽风光。贝多芬常常对朋友们表达对大自然的酷爱,也是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感下才使贝多芬运用“田园”这一特定标题描绘出这部栩栩如声的“乡村风景画”。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月光曲》一课以叙事描写的手法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从这篇课文内容的背景看,它反映的是欧洲十八世纪“下层”人的生活境况。家境贫穷的盲姑娘酷爱音乐,渴望能亲耳聆听音乐家贝多芬先生的弹奏,因为家里太穷,即使她的  相似文献   

16.
何桦 《初中生辅导》2006,(20):86-87
18世纪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欧洲的一个音乐文化中心,也是古典音乐的发祥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音乐大师都在维也纳度过了创作的成熟时期.所以,以他们为代表的作曲学派被称为"维也纳古曲乐派",形成这个乐派的时间约在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现在,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一时期的首位音乐大师.  相似文献   

17.
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克·冯·贝多芬,终生没有结过婚,却有一个“永恒的爱人”。这个爱人赋予了他很多的创作激情。贝多芬爱过多少姑娘?笔者没有统计过。但据贝多芬自己说,他一般恋爱时间都很短,大都没有超过7个月,但泰丽莎却是个例外。1792年11月,刚刚22岁的贝多芬离开了故乡,移居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并终生在这里定居,从事音乐教学、演出和创作。现在给我们留下的《悲怆奏鸣曲》、《第一交响曲》、《七重奏》就是他早期的著名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流露了他对自由的无限渴望,对爱情的深深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演出中,贝多芬结识了一位贵族青年法郎梭阿伯爵。法郎棱阿也热爱音乐,常常向贝多芬指教,两人交往甚密,友谊日深。那时贝多芬正和法郎梭阿的表妹,17岁的朱丽叶塔打得火热,贝多芬表示不  相似文献   

18.
早在公元18世纪,维也纳(Vienna)就是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古典音乐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都在这里创作和演奏了著名的古典名曲。如今,每到旅游季节,老城区的城市公园(City Park)每天都举办露天音乐舞蹈茶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乐池和跳舞广场基本上保留着 150年前的风貌。离乐池不远处矗立着身穿燕尾服的约翰·施特劳斯青铜  相似文献   

19.
1826年4月,维也纳有个音乐爱好者邓勃舍尔,想请匈利小提琴家贝姆(1795-1876)在他自己家里演奏贝多芬的《B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0)。贝姆作为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是奥地利小提琴家舒潘齐格(1776-1830)的敌手;而舒潘齐格是贝多芬的亲密朋友,贝多芬的许多弦乐四重奏都是由以  相似文献   

20.
《好同学》2005,(12)
师生之谊贝多芬年轻时曾从前辈作曲家海顿学音乐,可是海顿的乐曲风格比较沉静, 而贝多芬则情感奔放,彼此不很协调,因此师生之谊就不很浓重。有一次贝多芬发表自己的作品,海顿问他:“为什么不说明是‘海顿弟子贝多芬的作品’呢?”贝多芬直率地回答:“因为我没有从你那里学到什么。”从此两人失和。但是,海顿晚年有一次听到自己的宗教剧《四季》在维也纳演奏因感动而晕倒时, 贝多芬却马上去扶持,并吻他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