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骈偶理论是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部分。古代骈偶理论是对中国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是成熟而系统的形式理论。古代骈偶理论反映了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成熟。它是中国文学崇尚文字对偶技巧的审美意识的总结,代表了中国文化崇尚平衡和谐的古典哲学思想。骈偶理论反映了古代文学重典雅、尚对称、追求气韵节奏的审美追求,反映了古代文学对规则范式的认同,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古代骈偶理论对中国文学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对古代骈偶理论的忽视和低估,影响了对古代文学的全面认识和评价,也使古代文学理论遗漏了一个重要内容,使得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骈偶理论长期得不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将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推进到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九次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陈良运,邹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九次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9月24日至30日在南昌、庐山召开。这次大会由中国古代文论学会与江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出席大会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国,有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学,而这些极具价值且展现民族文化的古代文学也通过语言及文字等方式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古代文学为我国现代文学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素材和参考,因此,研究古代文学传播方式有着深远意义。就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历程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杨国翰(1787-1832年),云南云州(今云南云县)人。他是嘉庆、道光年间云南文坛上著名的“五华五子”之一。其诗文内容贴近社会和生活实际,诗风平实之中有峻峭,情景合一,文笔清新、自然,在云南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本来就是建立在诗教传统基础之上主观性较强的思想言说因此与价值论有着内在逻辑联系。从价值论视野审视以往的研究,无论是以今释古、中西比较,还是现代转换,都有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价值,主要在于它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遗产,为现代文学理论的建构提供比较、参照的思想依据,从而获得一种根性的自信和启示;其次是以古释古;另外就是它丰富的文化意蕴,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为多学科研究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6.
齐裕焜 《天中学刊》2013,28(3):21-22
叙事文化学是对中国叙事文学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解决了当前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叙事文化学研究打破了文体的限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以后的中国文学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会与韩山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10月18日至20日在韩山师范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近70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递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古代文学也是如此.文献学作为中国一门古老的学科,和古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传统的治学方法,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日常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谈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文献学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本身的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玉杰  田猛 《教书育人》2007,(11):108-109
《中国古代文学》是各类院校中文系必开的专业课,这门课程所承载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各个阶段的作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文学史发展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获得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代文学的能力和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俞惠平 《中国考试》2004,(11):24-26
200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课程代码0533)是按考纲进行全国统一命题的考试。命题宗旨.是以全日制高校相同层次课程的同等水平为标准: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注重考核自学应考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来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本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考试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