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太极拳来自道家,道教哲学和内丹术贯穿其中.从哲学高境界来看,太极拳是德拳(武德高尚),寿拳(延年益寿),谦拳(谦让、谦虚),意拳(意念指导);从武技功夫来看,太极拳是松拳(心松体松),柔拳(柔中寓刚),缓拳(连续缓慢),粘拳(粘住不能脱身).  相似文献   

2.
樊爱民 《武当》2014,(6):23-25
意拳桩法是意拳训练的入手之法,也是意拳训练的核心内容,意拳桩法训练的正确与否,关乎意拳训练的成败。武术功力也有人称之为武术内力,意拳内行称武术功力为“东西”,  相似文献   

3.
王忠海 《武当》2011,(10):19-20
形意五行拳是指劈、钻、崩、炮、横五种拳术发力技法。按五行学说冠以劈拳为金,钻拳为水,崩拳为木,炮拳为火,横拳为土。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核心。五种拳术既是招术技法,也是发力方法。下面介绍五行拳在对敌实战时的连环用法。一、甲乙双方对峙(图1)。乙  相似文献   

4.
<正>出拳类拳操为布衣拳五类基础招法之首,也是布衣拳的入门套路。布衣拳谱提出:“出拳类有三招,前腿拳、后腿拳、侧腿拳,以拳面而击,拳形有掼、立、勾四法”。在布衣拳里有“武以出拳霸天下”之说,话中的“出拳”指的就是出拳类拳操,可见出拳类训练在布衣拳中具有重要地位。更多出拳类招法也在摆掌类、运肘类、抖身类和抬腿类拳操中不断被组合运用。出拳类拳操动作名称有:抱拳起势、跪步勾拳、坐步立拳、扑步撩拳、侧步掼拳、上步勾立、退步掼拳、回拳收势。  相似文献   

5.
五祖拳是福建南拳的主要拳种之一。由于历代史料缺乏对其的文字记载,因此,关于五祖拳的源流、发展以及有关技法的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对五祖拳的源流提出如下观点:(一)“拳有五祖”与“五祖拳”不能混淆;(二)“太祖拳”不能代替“五祖拳”;(三)蔡玉明是“五祖拳”的创始人;(四)现今“五祖拳”的不同流派。  相似文献   

6.
读拳迷论拳很有意思。每有赛事新闻或赛事推出,论坛拳迷议拳声是一浪接过一浪,尤其是大赛临近,议拳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那个气氛,就好似拳击场,议拳声夹带附和声、喧闹声、摇旗呐喊声,真够热烈、激烈。  相似文献   

7.
白鹤拳是著名的少林五拳之一(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其创始人是方七娘。后经莆田少林武僧杨少奇(人称五八先)传承和发扬,独创融入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五行乩手后,又自成一派,独树一帜,称为'莆田白鹤拳'。其套路招式、演练风格、练功方法与永春白鹤拳已有明显不同。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形意五行拳是指劈、钻、崩、炮、横五种拳术发力技法。按五行学说冠以劈拳为金,钻拳为水,崩拳为木,炮拳为火,横拳为土。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核心。五种拳术既是招术技法,也是发力方法。下面介绍五行拳在对敌实战时的连环用法。  相似文献   

9.
<正>菏泽古称曹州,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的始新之时,菏泽武术就成了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我国武术发展的进程中,菏泽武术发挥了重要的承前启后助推弘扬之作用。菏泽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我国第一批全国武术之乡之一,菏泽武术拳种流派有几十个之多,如秀拳、大洪拳、小洪拳、大红拳、小红拳、二洪拳、二红拳、掌洪拳、梅花拳、炮拳、夕阳掌、阴阳掌、掌拳、西凉掌、单鞭功、查拳、心意六合拳、佛汉拳、水浒拳、孙膑拳、二郎拳、太祖拳、武当拳、少林拳、复明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太极拳等等拳种。这些传承源流有序、功法拳理明了清晰、有地方独特风格特色、体系完整合一的拳术流派,尽显了武术之乡菏泽武坛的百花齐放之荣。  相似文献   

10.
宗锡元  宗婷  闰成民 《精武》2010,(11):71-72
一、前言山东查拳作为非地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武林中有着独特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查拳在现今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和社会应积极支持查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对查拳文化与查拳技法的挖掘整理,加强对查拳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水火居士 《精武》2008,(6):43-43
时下形意拳界普遍认为,劈拳是形意拳的母拳。此说发端于姜容樵先生的《形意母拳》,时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后经形意拳传习者的大力宣传,乃至成了今日形意拳界的共识。我个人认为,姜容樵先生的母拳提法,基本上是照着刘奇兰、张占魁的说法讲的:李老能才是劈拳母拳说的鼻祖。把劈拳作为母拳是李老能对戴家心意拳横拳为母拳的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少北拳全国指导委员会(筹)主办,辽宁省武术协会少北拳研究会、吉林省武术协会少北拳研究会、辽宁省锦州市、葫芦岛市、朝阳市少北拳研究会  相似文献   

13.
赵善生  沙江  肖景民 《武当》2013,(8):47-48
汇极拳初创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历时七代单传。创拳人赵之枞,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油坊赵村人。赵文光先生是汇极拳第七代掌门人,与创拳人赵之枞先生系同村本家,现住济南市槐荫区匡山小区,现年79岁。他从九岁开始习武,曾经练过少林长拳、查拳、劈挂拳、埋伏拳等等,于13岁那年拜人汇极拳第六代传人赵清慕先生门下习练汇极拳。汇极拳拜师规矩十分严格,须先递拜师帖,住在老师家里习武练功,不是逢年过节不得回家,意在不许外传。赵文光先生拜师后,住在赵青慕先生的家中接受先生的言传身教,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历经五载,勤学苦练,终将汇极拳械及实战应用技法完全传  相似文献   

14.
拳经是指路明灯,学者根据拳经的指导思想练习,可少走弯路。编著拳经者也切实是高人,他的练功境界也切实达到了至高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会理解一定程度的内容,说本层次的话。只有亲身体会达到其水平,能文能武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没有亲身体验决不会写出拳经高论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拳经,研究拳经,在实践的模拟训练中掌握运用好拳经  相似文献   

15.
《精武》2010,(3):40-46
查拳简介 查拳是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之一。亦写作插拳、叉拳。据说是以该拳多插(叉)步、插掌而名。现代统一写为“查拳”。  相似文献   

16.
贵州黑虎拳是南派少林拳,广泛流行于与湖南、广西二省交界的黔东南地区。该拳短小精悍,实用性强,既防身又健身。由于该拳的拳论、拳理、拳谚分散在民间,没有完整的文字记载,故虽有拳理拳论,却未形成系统的文字资料。本文通过考察21位老拳师手中的资料,采用分套路总结,求同不存异,归类合并,保持原貌的方法,首次将民间资料汇总总结。并...  相似文献   

17.
兰春玲 《武当》2010,(2):27-28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来创造的一份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华武术拳派套路有近千种,名称五花八门,举凡天上人间飞禽走兽、仙佛罗汉,甚至抽象哲学名词皆可成为拳剑套路名称。诸如白鹤拳、黑虎拳、金狮拳、青龙剑、罗汉拳、大悲拳、八仙剑、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囊括古今,显示了中华武学深厚广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黄晓琼 《精武》2008,(1):61-61
江西因有传统武术“字门拳、硬门拳、法门拳”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如赣江三条龙,字门拳代表郭子龙,法门拳代表朱子龙,硬门拳代表邓金龙,在清朝时声名远扬。  相似文献   

19.
拳的各部位名称:拳心,拳眼,拳面,拳背,拳轮。 1拳型做法: 杨式:四指自然卷曲,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要求:拳面平齐,不可僵硬。拳中能容—食指,拳面呈红润色。陈式:四指自然卷曲,拇指扣于食指第二节上,将中指第二指节略突出,使拳型呈以中指第二节领先的螺旋型。要求:中指第二指节领先时突出约半个指节,拳面形成螺旋面。手有螺旋缠丝感,型如钻头。吴式:四指自然卷曲,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不可握得太紧,要有虚实的变化,基本与杨式同。要求:平面齐平,不可僵硬。拳中能容一指,拳面呈红色。  相似文献   

20.
杨维 《武当》2003,(5):22-24
六、独精鹰捉,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 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 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