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择题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据此回答 1— 2题1 .为了使居室获得充分的日照应该 (   )A .门窗朝向当地正午太阳的方向B .房屋的门窗要朝南C .房屋的走向与子午线方向保持一致D .房屋的走向与子午线方向成 30— 6 0度夹角2 .地球上一年每天中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地方应是 (   )A .南北回归线之间B .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之间C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D .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图 1图 1中的虚线表示从西欧某地出发的一次贩卖黑人奴隶的航线图。据此回答3— 4题3.1 6世纪开始的奴隶贩卖多采用“三角航程” …  相似文献   

2.
一、街道的走向并非特指我国,而是具有普遍意义教材中的图示反映出房屋的朝向为东南和西南,这是从光照的角度来看街道(或建筑物)的朝向的,这个夹角适用于全球,而不是局限于我国和北半球。二、街道的走向应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结合起来讲解为什么街道走向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而不是20°~70°呢?这要从黄赤交角的大小讲起。由于黄赤交角的度数约  相似文献   

3.
在教授高中地理(必修)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时,我指导学生自制学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演示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制作目的1.演示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2.演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3.演示正午楼影的朝向和楼影长短的变化规律;4.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第I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 分,共48分) 当甲地的地方时为6:00时,乙地的地方时为19:00; 3月21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6月22 日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据此完成1一3题。 1一年中乙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 .23026,B.450 C.66034,D.900 2.下列日期中,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均逐渐增 大的是() A .2月l日B.4月l日 C .6月1日D.8月1日 3.某日,当甲地日落时乙地刚好日出,此日乙地的 昼长为() A.9小时B.10小时C.13小时D.14小时 读图1完成4一6题。 350 250 能为() A.山峰B.盆地C.湖…  相似文献   

5.
一、准确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 (1)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对与地平面的交角,也就是太阳的仰角。如图1,在整个昼半球太阳高度都大于零,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零,在任意时刻地球上太阳高度的分布都是以直射点为圆心成同心圆状分布的。如图2所示,A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从A点向四周呈同心圆减少,到晨昏线减少为00。直射点A所在的经线BC正值中午,达到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它的变化是从A向B、C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什么叫正午?从时刻上看即一天中自昼的中间时刻,即昼半球中央经线的时刻,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其地方时为12点.从位置上看则一定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昼弧的中点、直射点所在经线.正午是一个时间概念,同时也有固定的位置.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故正午太阳高度角为某地正午(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角,即昼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如当北京时间为12点时,全球有且只有120°E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才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太阳视运动图上表现如图1.  相似文献   

7.
【精讲精练】考点1.太阳直射点移动及其影响【精讲】例1,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长江流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期,亚平宁半岛南部气候特点为。(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北极圈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度。(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多或少几小时),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至D点,期间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方向流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移动的规律,以及季节变…  相似文献   

8.
一题一议     
[题目一]图1是全球昼夜状况分布图(AB是昏线),A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6°,读图回答下列两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120°E,23°N)B.(60°W,23°N)C.(120°E,23.5°N)D.(60°W,23.5°N)2.若图中D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D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相似文献   

9.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及原因(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②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③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太阳高度小。2.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规律(1)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规律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只有在赤道上不会发生偏转。(2)地转偏向力人们把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它是一个假设力,只有受力者,没有施力者,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并不改变物体运动速...  相似文献   

10.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上稳定 ,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 ,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使得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随纬度、时间而发生变化。一、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同一天 ,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有规律地变化。如图 1:图 1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示意图a.夏至日 ;b .太阳直射 15°N纬线时 ;c.二分日 ;d .冬至日从图 1可以看出 ,同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以北回归线为中…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2007,(24)
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时间、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时间、不同纬度分布规律。当太阳直射在某一纬度时,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2.应用纬度分布规律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由于太阳直射点在不停地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也在不断地变化,但分布规律是不会变化的,只要抓住了直射点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就能够得出。  相似文献   

12.
例1读图1,已知AC为晨线,完成(1)~(4)题。(1)此时为_____月______日前后,北京时间是_____时,B点时间是______时。(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3)此日B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4)此时一艘轮船从伦敦驶往上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路顺风顺水B.一路逆风逆水C.地中海顺风顺水D.北印度洋顺水逆风【解析】(1)由AC为晨线可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过AC是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因此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故此日为冬至日,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B…  相似文献   

13.
例题 我国某校地理小组,根据当地楼房各朝向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1月和7月的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方位图.据此完成以下1、2题. 1.下列读图判断正确的是 () A.L1表示1月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曲线 B.该地可能位于长春 C.该地可能位于广州 D.该地可能位于海口 2.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该地房屋主墙面应朝向 () A.南方 B.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参考答案]1.C 2.A 图中给出了各种朝向墙面上可能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就是建筑物墙面的集热状况. 图中我国太阳辐射量虚线范围L1的面积远大于实线范围L2的面积,不难判断L1表示7月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曲线,L2表示1月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4.
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知识是重要的考点内容之一,现将有关规律性的知识总结如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应用 [知识链接](1)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相似文献   

15.
一、太阳视运动路线图的判读这一类问题通常是让学生通过读图来判断某地的地理位置(主要是纬度的判断)、此时所处的日期和季节、日出日落的方位、正午太阳方位、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时刻太阳所处的方位、昼夜长短等以及根据其他已知条件来判断有关的地理现象。【例1】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运动路线图",圆 O 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运动方向,∠1=∠2=22°,据此完成1~3题。  相似文献   

16.
黄开云 《考试周刊》2012,(92):133-133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同一经线上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其纬度差就是多少度。  相似文献   

17.
万玉琴 《南昌教育》2007,(10):22-23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引起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进而引起日出日落方位及日影朝向的不断变化。本文分析了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判读要点,着重分析总结了日出日落方位与日影朝向的判断方法,以期有效地指导高三文科生对此类试题的解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计15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当你打开电视机收看天气预报节目时,看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卫星云图为绿色,那么此时该地区的天气状况是:A.晴朗天气B.多云天气C.阴雨天气2.李小明同学是位天文爱好者,他在夏至日测得本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1.5°,而在冬至日测得本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4.5°,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自转运动所致B.地球公转运动所致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3.初二地理兴趣小组将为学校绘制一幅平面图,你认为下列比例尺中较合适的是:A.1∶10B.1∶1000 C.…  相似文献   

19.
正午太阳高度角简称正午太阳高度,是某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它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它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复习策略1.把该知识点列为高考重点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2.抓住规律,图形结合。3.对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及应用深刻理解,并进一  相似文献   

20.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计算一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用公式H=90°-(?) δ。关于这个公式的推导,教材及教参都没有系统的介绍,难免使教师、特别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学生也难以理解,靠死记硬背。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设某时太阳直射点在A,它的纬度为δ,某地B的纬度为(?)。作图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