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人们解读分析残雪作品时存在着困难,但残雪作品并非是不可解读的“可写文本”。试用叙事学和传统的细节分析方法分析残雪新作《三位一体》,来证明残雪作品的可读和可解。  相似文献   

2.
傅佳佳 《考试周刊》2009,(1):129-130
课堂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个个细小的片断。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举足轻重,它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授课者的教学理念.彰显着教学的效果.是教学有效性的集中体现。英语课堂是由无数个教与学的细节组成的,只有做到每个细节最优,且每个细节之间和谐,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有强烈的细节意识并去研究课堂千变万化的细节表现,开发教学细节价值.打造出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残雪在接受卡夫卡的过程中,本是无法超越卡夫卡的.但残雪一方面继承了卡夫卡,另一方面又不满足于卡夫卡在文学创作上开拓的领域.她希望有所创新,有所追求,主要体现在恶的理念、家庭的伦理解构与梦的解析方面、替罪羊与复仇者.  相似文献   

4.
残雪对卡夫卡纯艺术层面上的解读,既打开了一条进入卡夫卡城堡的道路,也提供了一种理解残雪的可能的方式。卡夫卡之于残雪,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心灵上的相通。在卡夫卡的荒诞和残雪的梦魇背后,是两位作家对人的生存困境与存在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一位CEO在三年之间对企业管理上的感触,并以大量案例论述了“细节”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老子也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成功就可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同样,大学是我们每个人目前的事业,在选择时,也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去了解、去做,稍有忽视,可能就只能仅仅成为我们的一个梦想。究竟报考大学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去关注?  相似文献   

6.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一位CEO在三年之间对企业的管理上的感触,并以大量案例论述了“细节”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老子也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成功就可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同样,大学是我们每个人目前的事业,在选择时,也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去了解、去做,稍有忽视,可能就只能仅仅成为我们的一个梦想。究竟报考大学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去关注?  相似文献   

7.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一位CEO在三年之间对企业管理上的感触,并以大量案例论述了"细节"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老子也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成功就可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同样,大学是我们每个人目前的事业,在选择时,也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去了解、去做,稍有忽视,可能就只能仅仅成为我们的一个梦想。究竟报考大学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去关注?  相似文献   

8.
侍艳楠 《新疆教育》2012,(15):138-138
教育心理学家Tony stockwell说过:“要想迅速而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作为一名教师,讲好一节好课,就是要求在授课的过程中并不是只顾讲,让学生听,而是要引导他们去看,去听,去感受。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但无论是哪个学生,都无法去记住茫茫课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那些枯燥乏味的课将会很快被学生遗忘,因此,最终沉淀下来的一些好课才是日后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9.
残雪小说的全部特点都在于那种坚持个人性的努力。丑陋的人际环境对人性的害,把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都投入到悲剧的深渊。但残雪小说所展示的不是视觉领域里多元的客观现实,而是幻觉视象中客体实在性被改造和破坏的主观现实。因而残雪的想象也常常是超验的、魔幻的和超自然的。由于残雪提供给读的是一个非交流性的本,加之创作主体的丧失,使其创作至少是步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0.
去年春天     
余斯橙 《新读写》2010,(4):21-21
去年春天,因为自己的升学和梦想使长辈们繁忙奔波;今年的春天,自己要学会处理学习和踢球这一人生梦想的矛盾。每个人的追梦故事虽不尽相同,但小作者勾勒的一些细节和感悟可能相近或相似,说不定,你也正在尝试着依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狩猎采集者完全没有金钱的概念。每个部落自给自足,从肉类到药品、从鞋子到巫术,有需要就自己去猎、自己去采、自己去做。虽然不同的部落成员可能有不同的专长,但他们用人情和义务组成经济体系,分享着种种产品和服务。像拿一块肉虽然不用付钱,但以后还是得有像免费治病之类的对等回馈。每个部落都是独立的经济体,只有少数当地无法取得的稀有物品(例如贝壳、颜料、黑曜石),才得从陌生人那里取得。  相似文献   

12.
“细节”释义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也有解释为琐碎的事情、无关紧要的事情。古人所谓“为人有志,不修细节”,但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中,对于关注“细节”这个话题,却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在已经形成的“细分”社会中,分工中的每个细节岗位都在被挖掘和重视。在“质量为生命”的思想影响下,每一项检测和管理都在细微处比拼。  相似文献   

13.
陈新 《教学与管理》2007,(11):126-127
所谓课堂教学细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些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如不经意的语言、表情、手势,它常带有情景性、突发性和隐蔽性,因此少有人去关注、去研究。但这些教学细节可以折射出教学者的教学理念。剖析并警惕这些教学细节,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养,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以下是笔者对一些教学细节的思考,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有一点是共通的:谁都不愿意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缺乏兴趣和爱好是无法下笔的。只有用真诚和热情去点拔学生心灵上写作的火苗,才能激发他们到作文天地中去畅游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残雪的作品风格独特,它是一场灵魂的唯美的舞蹈。残雪是善于在梦境里自由行走的作家,梦魇手法的运用,使她的作品变得很艰涩。残雪从卡夫卡、但丁等大师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读者不能因为残雪作品风格的诘倔而放弃对作品的阅读。阅读残雪,需要的是时间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细节”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课堂教学有很多环节,但是每个环节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举足轻重。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注重教学细节,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我觉得不一定非要成就什么,在我心里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学中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  相似文献   

17.
看《花城》     
名家残雪最近新作不断,这篇《水娃》(中篇)也延续着她的风格与策略,制造了一个充满幻觉、怪异、魔魅而阴郁的世界。这个世界无始无终、模模糊糊、不辨天日,弥漫着淡灰色的雾气,却又包含着巨大魔力让主人公深陷其中,无路可逃。《水娃》虽然是残雪小说中几乎最流畅的一个,但也延续了残雪的固有弱点。比如小说的内在逻辑和现实之间通道的问题。她让怪异出现却让它们随意埋伏和分散,缺乏整合——在追踪阿良的前进脚步过程中埋没了太多并不接驳的线头,使得它们相互缠绕却无必然关联。残雪在给自己的作品打上强烈个人印记时,似乎也应考虑摆脱“影响的焦虑”,无论这焦虑是来自前辈作家还是自己的旧作。  相似文献   

18.
残雪的小说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杂糅在一起,充满梦幻般非理性的叙述。让人犹如进入茫茫的黑夜。时空的停滞虚幻、人物的循环重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无法对话都体现出了残雪对历史和现实的荒漠感,而这种感觉正来源于她自己的现实体验。她将笔触指向黑暗,戳穿黑暗,并对黑暗进行了成功的突围,这正表现了作家直面现实人生的勇气。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扇窗,这扇窗从外往里推往往推不开,只能由内向外推。如果你不愿意推开它。不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你都无法去欣赏。如果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那么就从改变自己开始吧!改变自己并不是一件难事,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从细节着手。很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残雪有东方的卡夫卡之称誉。但是,这个称誉诞生以来,人们大都只是描述性地提到它,从小说本身的审美层次出发,对残雪与卡夫卡小说内在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较为全面的揭示和阐释,此项工作还远远没有进行开来。也就是说,读者都感觉残雪小说真的像卡夫卡,但怎样的像?像得如何的像?仍然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