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从概念上界定,还是从典型上分析,文学副刊都既具有类似于正刊的导向性,又有不同于正刊的文学艺术属性。作为报纸的特殊组成部分,文学副刊理应体现正刊的编辑思想和宣传导向,成为正刊导向性的延伸,但绝不是应简单地把文学副刊理解为正刊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读了夏衍同志谈报纸副刊的文章(见本刊第四期)获益非浅;同时,也引起了自己对副刊工作的一些感想。虽然做副刊编辑也有几年了,但是说来惭愧,对什么是副刊,在观念上却并不很明确。这样,工作中问题就来了。第一,往往混淆了正刊与副刊的界限,把副刊也搞得和正刊差不多,或者弄得既不像正刊,又不像副刊,不能突出副刊的特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不明确正刊与副刊的主从关系,有时把副刊的特殊性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和正刊脱节;这也难以发挥副刊的战斗性。  相似文献   

3.
蒋凤  杨春明 《新闻窗》2009,(4):68-70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办好副刊,使副刊真正起到为正刊帮忙、增色的作用,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副刊品牌,与正刊相得益彰,共同提升报纸的权威性、可读性和亲和力,使报纸更受读者欢迎,就必须加强对副刊的策划。《毕节日报》作为一张地级党报,自创刊开始,就一直重视副刊的优良传统,先后开办了不少发生过深刻影响的栏目。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毕节日报》从4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单色报到多色彩报,副刊也迅速调整思路、调整栏目,强化策划意识,与正刊与时俱进,成为《毕节日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党报副刊与正刊的关系,副刊以文学形式为大局服务,副刊作品提升人民精神境界三个方面论述了党报副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曾杰 《新闻大学》2005,(2):84-86
本文就报纸版面形态的价值与功能作了界定与区分,认为自九十年代来,报纸刊型正走向多元和功能互渗时期,刷新了报纸的版面语言模式,加速了报纸的现代化进程,但也给当代报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报学需要对刊型进行区分,通过对专刊、副刊、新闻刊的价值与特点的重新认识与把握,实现报纸版面话语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一、传统刊型面临挑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报纸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报纸的专刊与副刊、专副刊与“正刊”新闻版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传统的文艺副刊的规  相似文献   

6.
如何增强党报副刊的可读性?我以为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新闻性与趣味性。过去的副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附刊”。因为它只是正刊的补充或补白,只是随正刊附送的。故而其新闻性就不强,只要迎合读者口味,让读者茶余饭后有个消遣娱乐的东西便行。到后来副刊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它的新闻性也就  相似文献   

7.
如何办好行业报的副刊,如何提高报纸质量,这是编采人员经常思考的问题.最近有人提出:“副刊可游离主题”、“副刊可独立成刊”的观点,这种观点正确与否,需加以论证、澄清,否则势必影响报纸副刊的发展。为此,必须了解我国目前副刊的发展状况,明确报纸副刊与正刊是什么关系,副刊的在报中的位置,副刊的标准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怎样去办好副刊?  相似文献   

8.
新闻同质化,报纸副刊凸显魅力 副刊,根据<辞海>的解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或理论性学术性文章的固定版面,因区别于作为报纸主要内容的新闻版(正刊),故名".或许正因是"副"的原因,副刊在报纸中似乎一直处于从属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栏目的策划是副刊系统策划中最基本的单元。在传统副刊中,栏目往往是副刊的直接构成元素。近十年来副刊专刊化、周刊化趋势的出现,使得子刊成为了副刊的直接构成部件,栏目成为子刊的构成元素,即副刊—子刊—栏目。栏目策划的关键在于栏目的设置与搭配。  相似文献   

10.
副刊不副     
“副“区别于正或主,居第二位.文艺副刊的“副“字,是相对于正刊--新闻版而言的,因为报纸是新闻纸.但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读者需求看,副刊也有不“副“的一面.一般读者,看罢新闻,再翻翻副刊,精神上特别放松,优美的文字浸润着心灵,这是读新闻所达不到的享受.当然,文学爱好者,就对副刊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1.
报纸的副刊是相对于新闻主刊而言的。副刊和主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副刊努力为新闻主刊服务,是两者联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我报正确处理副刊与主刊的关系,充分发挥副刊“特”性,加大新闻“重”量,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和厚重感,取得了好的效果。报纸既是一张新闻纸也是  相似文献   

12.
魏焱 《新闻知识》2000,(9):38-39
党报“周末版”是党报副刊的一种,也就是每逢周末出版的党报副刊。 我国早期的报纸副刊,内容大多是诗文、琴棋书画、掌故轶事,还有“鸳鸯蝴蝶派”小说,甚至谈妓女、捧“戏子”,与“正刊”内容并无关联。至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副刊为了进行革命宣传,开始将副刊的宣传报道与新闻版作配合。而今我们的党报副刊,更是报纸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说党报正刊是报纸的主力军的话,那么“周末版”可称为报纸的一个方面军。 80年代,鉴于十年动乱中报纸的千人一面,着重刊登文艺作品的报纸副刊格外受欢迎,各报纷纷创办的“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网络、短信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新闻信息的共享成为一种常态;另一方面,新闻采集手段和内容也日益趋同,这导致报纸新闻的“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中国近代报纸从诞生起,就由作为新闻的“正刊”和文学性浓厚的“副刊”组成,伴随着报纸“正刊”的同质化,副刊越来越凸显出其“异质”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办报者希望通过副刊办出报纸的特色,获得和留住更多的读者.本文通过各地报纸名副刊的“差异化”做法,来探讨新闻同质化时代副刊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杨令青 《今传媒》2006,(10X):42-42
报纸的副刊是相对于新闻主刊而言的。副刊和主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副刊努力为新闻主刊服务,是两者联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我报正确处理副刊与主刊的关系,充分发挥副刊“特”性,加大新闻“重”量,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和厚重感,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霞 《新闻传播》2004,(6):42-42
“让副刊作品新闻化”作为口号被喊出来,是近两年的事情。与正刊一样,副刊也有引导舆论的功能,副刊应在一定程度上围绕着当前的新闻热点来办,不能游离于新闻之外。如果说,新闻版面标志着报纸的广度,那么,副刊则更多地标志着报纸的深度。新闻加副刊、广度加深度形成报纸的高度,由此提升报纸的品位。因此,在副刊上做文章,“打新闻的第二落地点”,已成为报业同行认可的应对竞争的办报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栏目的策划是副刊系统策划中最基本的单元。在传统副刊中,栏目往往是副刊的直接构成元素。近十年来副刊专刊化、周刊化趋势的出现,使得子刊成为了副刊的直接构成部件,栏目成为子刊的构成元素,即副刊一子刊一栏目。栏目策划的关键在于栏目的设置与搭配。  相似文献   

17.
记得一位老报人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在副刊。"因此,在专副刊上下功夫,力争办出特色来,成为近年来报业同行不约而同努力的办报方向之一。历来副刊不副,它与正刊之间虽有区别,但  相似文献   

18.
实行多角度对接体现大视野副刊的特色在于它的群众性、服务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副刊宣传的目的是在提高生活素质上发挥它的指导作用,而不像正刊报纸那样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这是正刊与副刊的区别。实践告诉我们,这个区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中间就有一个多角度对接问题。我们《襄阳日报·周末》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强调服务大局,并不是把副刊办成正刊的补充,更不是重复和翻版,而是善于服务不忘大趋势,讲乡土味不忘大气候,努力做到微观与宏观接轨,城市与乡村呼应,指导与服务配套,使报纸能够为读者…  相似文献   

19.
正党报副刊是党报的"后花园"和"百花园",是党报新闻性、思想性和文艺性高度结合的宣传阵地。副刊是报纸的具有相对独立编辑形态,并富于整体文化和文艺色彩的固定版面、栏目和随报发行的附刊,素有报纸的"半壁河山"之称。作为一种特殊的版面,副刊在报纸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特殊作用。审美教育性党报副刊是正刊的延伸和深化,具有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时代特征,不能也不可能远离时代主旋律及党的工作大局。在一定程度上,党报副刊具有更深  相似文献   

20.
党报副刊是党报正刊的延伸和补充,是党报党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报纸而言,文学副刊以其绚丽多姿的魅力,与新闻版共同担负着服务于读者的重任。文学副刊与新闻版具有相同的使命,但却具有着不同的实现形式,特别在目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读者对文学副刊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