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相似文献   

2.
沈昌剑 《课外阅读》2011,(3):231-231
有人说,我们要学会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去看学生的缺点。说得真好!作为教育者,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美丽之处。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中学物理教学法研究会指导下,南平一中教改试验班(实验班的确定是随机的)已跟踪两年半了(现在是高一)。在教法改革实验中我们坚持检查教改效果的标准是:一方面看书面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还要看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发展)。我们的方法是:用统一考核看学生学业成绩;用超前测试看学生智慧和能力;用问卷调查看学生个性心理品质。下面仅就前两个做法进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有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但在我的周围,我却发现同事们也曾有意无意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学生,对孩子妄下定论;更有甚者,一棍子打死,缺少了一份宽容。  相似文献   

5.
何欣 《中小学电教》2011,(11):36-36
<正>有效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理想的教学效果不是看教师讲解得多么博大精深更不是看教学方法的热热闹闹而是要看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收获。此外,有效教学还要看是否提高了教学效率,是否在课堂教学时间内绝大部分学生或者是全部学生都学懂了,会用了。即用较少  相似文献   

6.
林妹婷 《考试周刊》2014,(11):173-174
班主任担负着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重要职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既会取得成绩,又会暴露出许多不足。面对学生的不足,班主任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作者认为,如果对学生一味地严格要求,对于他们的一些缺点横加指责,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那样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赏识学生。  相似文献   

7.
要是老师有两双眼(yǎn)睛(jīng),那该多好呀!老师的眼睛最有威(wēi)力。上课的时候,老师用她的一双眼睛看教室左侧(cè)的学生,用另一双眼睛看右侧的学生。这样,只要老师的眼睛一看,那些不注(zhù)意听讲的学生就不会分神(shén)了。下课时,老师可以用一双眼睛看来问问题的学生,一双眼睛看那些不遵(zūn)守(shǒu)纪(jì)律(lǜ)的学生。只要老师眼睛一眨(zhǎ),不守纪律的学生就会立刻守纪律了。自习课上,如果老师用一双眼睛看后面的同学,用另一双眼睛为同学们在黑板上抄(chāo)题(tí),那该多方…  相似文献   

8.
用现代教学理念来评价教师的一堂课,不是看教师传授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看这堂课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习时掌握了多少知识,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数学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能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为学生提供感性事物来支撑.如何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数学概念呢?显然,我们不能看学生能否用语言将概念的定义复述出来,而是看学生能否用概念来解释一些现象,能否在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形势教育中,我们应重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会看本质、看主流、看方向、看发展、力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去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学生参与整个的教学过程。有效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学效益问题。有效教学应是"三高"教学:一是从时空上看应是高效应,即使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效果;二是从成果看是高效益,即教学结果能使学生有较多的得益;三是从关系上看应是高效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算上好科学实验课,不是看这节课学生有没有动手,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动手的同时是不是动脑了。要做到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那作为科学教师就要做到每个实验认真对待,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对待。  相似文献   

13.
"老师说"自古以来就是学生嘴上经久不衰的口头禅,仿佛只要加上这三个字,一切语言就变成了不可巅覆的真理。"老师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主思维,学生可能有一些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性受到了抑制,这也影响到我国科学研究成果中的原创性建树。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走出"老师说"的藩篱,突破思维的窠臼,发挥学生身上强大的潜能,引导学生寻找自我。让学生用审视的眼光看老师,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变"老师说"为"我认为""据研究""据调查"等字眼,让学生找到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  相似文献   

14.
“你,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我觉得,你看云时很近,看我时很远”。有人用顾城的这首诗来形容老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其实,距离的长短是由老师决定的。当我们老师用真情去唤醒真情、用心灵去碰撞心灵时,师生的距离就可以最小化,直至为零。  相似文献   

15.
作文激趣三法一、高分激励法学生每次拿到作文本,迫不及待地要看的是分数。分数高低,最先触动学生的兴趣神经。如果老师总用成人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用分数卡学生把标准订得挺高,把分数控制得挺严那么学生冥思苦想写成的文章,分数总在“万岁”周围打转,还有什么作文...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用“五看”来衡量备课:看学生参与状态,看师生交往状态,看学生情绪状态,看学生思维状态,看课堂生成状态。也有人说,按新的课程标准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备课:大(知识容量大)、深(思维层次深)、快(节奏推进快)、活(课堂气氛活)。但不管怎样,花心思备好课始终是前提。  相似文献   

17.
用自制简易教具破解5N与10N的疑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弹簧测力计勾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各用5N的力对拉,读数是5N学生不理解,用自制教具直观演示出来,学生一看就明白。  相似文献   

18.
[案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克曾经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儿童来校的第一天,教师就应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所有的好东西。”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理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看生活,让学生去发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砀山是中国的酥梨之乡,砀山酥梨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20.
做好作业批改评分工作,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具有重大意义。我认为应该对作业评分工作重视起来。我在批改学生课内、课外作业时,评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看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批改作业不能单看得数对不对,还要看学生计算的过程是否合理、完整,看答案是否正确。例如,综合算式中,该用括号的地方漏用括号,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