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达成这一目标,靠的不只是对文本的理性解析,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即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领悟文本内在的意蕴。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感受到,诵读作为一种言语活动,对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感受作品的情与意、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就是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目标性、逻辑性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明确的定位,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意境、领悟内涵。本文围绕阅读教学中如何细读文本,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文本解读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在解读文本时,不仅是对字词的细读,也要对背景性知识了解。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新的课程目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是人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感知语音、字形而立刻理解语音、字形或表示意义的能力。"语感不是‘东西’,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因而不能给予,不能灌输,不能强加,不能移植,也不能粘贴。"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培养语感呢?笔者认为,不妨引导学生辨析揣摩,品味语言,慢慢"将语感传递给学生"。一、在吟诵中品味诵读是提升语感品质、言语品位的捷径。汉语言具有的音乐之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文本解读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在解读文本时,不仅是对字词的细读,也要对背景性知识了解。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目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决定了语文课堂阅读教  相似文献   

9.
蒋艳梅 《语文天地》2011,(11):47-48
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笔者认为要深入细致地品味、分析作品的语言,从品味语言途径来了解作者,分析作者的感  相似文献   

10.
"说理性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言、领悟道理、开启心智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性特点,并且按照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在引导学生辨析事理的同时,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感悟,实现会文与悟道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语感应以"读"为本,在阅读中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并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增强语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在五个层次获得进步与发展,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及"发现·创新"。而这五个层次从具体目标要求上看,体现了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全面性与感知性。如要求学生能"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与优秀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学习语文.对语言的理解。情感的体验,表情达意之法的领悟.都要凭借对语言的品味来实现。人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言语更具鉴赏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这些作品的言语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彩。品味点可以是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可以是文本语言的精彩片段.可以是写法上的独特之处.还可以是修辞上的别具一格等。  相似文献   

14.
语言大师吕叔湘曾指出:"细读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人们通过语文的学习,理解文章的意图,从而获得有益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此同时,从中体现着美的感受,陶冶情操,就能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品味和领悟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生命力、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细读可以使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愉悦地畅游,倾听那佳文的美妙声音,欣赏着语言微妙的艺术。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品味文章语言作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作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的好词佳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独到之处.那怎样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呢?  相似文献   

16.
每一套高考试题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正是因为我们的认真品味,方能咀嚼出高考试题的"高品位"。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潜心的品味,才能让我们深刻领悟"高品位"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启示。细品味:稳中求变不乏新意2012年河北省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政治试题,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变化不大、稳定持重,看点频现、不乏新意。"试题在命题立意、试题结构、材料选取、语言  相似文献   

17.
鲁光绒 《教师》2013,(12):114-117
一、案例背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粗放式"的阅读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和求知需求了,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以使他们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谈谈感想等,这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同时还能丰富小学生的情感生活,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现本文就从细读文本题眼、中心句、字词和精彩段落等四个方面入手,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提升提出了自身浅薄的看法,以为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文本认为阅读的语言分析应该从"语言的运用"的角度,从小处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语言进行比较、推敲、锤炼和品味,带领学生品读文字,分析语言,感受精妙。  相似文献   

20.
抓住了语言积累,既可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品味,加强语感训练;又可为迁移运用语言准备语言模式的"背景"和"材料".丰富语言的积累能使学生在"感知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中习得语言规律.因此,小语教学应放手让学生记忆,放手让学生积累.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