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孩子的成长是经历和体验的积累,而父母往往习惯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要求孩子干净、省事、有毅力,力求孩子完美。其实如果孩子天生是完美的,还需要教育和成长吗?没有一种模式可以让孩子一步到位。孩子事事顺利,我反而要担心了,因为经历得太少、体验得太少,就意味着还没真正长大。女儿第一次独立下厨,是7岁,当时我想知道她的生存能力,于是装病,告诉女儿很想喝粥。我听见厨房里锅碗瓢盆叮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迈克尔·谢尔曼曾经说过:"其实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并不是我们想得这么复杂,科学就像玩游戏一样,一旦你学会了游戏规则就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同乐.而孩子,又是天生的游戏家.他们是在游戏中体验,现.探究的".孩子对于科学活动的探究与发现常常是乐此不疲的,基于孩子的这种天性,我们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对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发现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颜妍 《家长》2012,(8):21-22
相信每位家长都有这种体验:每到孩子的学校组织春、秋游的时候,都是家长最忙碌的时候。提前几天就要给孩子准备春、秋游时带的食物和饮料。每次为孩子买东西都是一件耗费家长时间、精力和金钱的事。而且家长还要考虑周全,食物带得太多,孩子吃不了两口就扔了,造成浪费;带得太少,孩子会被别的同学笑话。  相似文献   

4.
皮皮不哭了     
由于地震之后,有的家长对孩子照顾得更细心,有时还有些娇惯,生怕孩子受委屈,致使孩子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就以“哭”解决。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当孩子第一次经历地震灾难后,我们应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待。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一出生就开始学习.孩子一生中经历多次环境变化,每次变化都促进他自主的积极学习来适应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便“偷拿”别人的东西,这是大多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上小学二、三年级时,这类行为在孩子身上就出现得更多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3年级是孩子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如果家长引导有方、正确施教的话,孩子就会在经历这些“错误和挫折”后茁壮成  相似文献   

7.
童心这个概念在中学生作文教学中出现得太少了.所谓童心,就是指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本是不需要解释的概念.再现童心,则是指在作文中要体现孩子的眼光、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情感、孩子的判断,其本质特征是真.写这种童心文章,不仅仅是学习一种表达技能,而且写作本身就是孩子自我表现的形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行为,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孩子性“.……  相似文献   

8.
徐江 《天津教育》2002,(7):80-81
童心这个概念在中学生作文教学中出现得太少了.所谓童心,就是指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本是不需要解释的概念.再现童心,则是指在作文中要体现孩子的眼光、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情感、孩子的判断,其本质特征是真.写这种童心文章,不仅仅是学习一种表达技能,而且写作本身就是孩子自我表现的形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行为,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孩子性".  相似文献   

9.
严贤 《家教指南》2006,(4):16-17
嫉妒是让孩子痛苦的一根“刺” 鸟爸爸的回答一点儿都没有错。人天生都有嫉妒心理,婴儿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表情,两三岁的孩子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和复杂了。每个成人都有过闽嫉妒而使自己感觉不安的体验,孩子同样会被嫉妒折腾得很不愉快。  相似文献   

10.
完美主义教育是指父母和教师对待孩子的成长教育,过分的追求最佳,要求十全十美.这种理念的初衷虽是好的,追求完美、规避不完美能使孩子的行为具有目标性和指向性,但过分追求完美就会适得其反.本文从完美主义教育的危害、根源以及如何改善这种教育观三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璐 《父母必读》2023,(8):46-48
<正>孩子似乎天生对厨房和做饭就充满了热情,不管是迷你版的厨房玩具套装,还是与食物相关的游戏,孩子都会玩得不亦乐乎。如果允许孩子走进真实的厨房,和瓜果蔬菜、锅碗瓢盆打交道,估计孩子会有双倍的快乐吧!但实际生活中,家长不是担心用刀和煤气的安全问题,就是认为孩子什么也做不了,只会添乱,或者觉得孩子弄脏厨房了还得收拾更是给自己找麻烦,  相似文献   

12.
彤彤姐姐点评: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挫折或失败,跌倒了还得自己站起来!倾听从自卑到自信的细诉,很欣喜地看到了小作者向着灿烂的方向健康地成长。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懂得欣赏和鼓励孩子的教师是孩子成长的阳光。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行为充满情绪色彩,情绪往往直接指导着孩子的行为,愉快的情绪让他们愿意学习、交往,也让他们易于被人接受.长期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下,孩子的情绪就会逐步稳定,形成对事物一定的情感特征,并进一步成为孩子性格特征的组成部分.因此,幼儿时期的情绪经历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否拥有快乐的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压力、人为的压制和其他原因,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快乐的.实践证明:快乐的孩子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力强.那么,怎么帮助孩子保持积极的情绪情感,让他们沐浴着阳光成长呢?  相似文献   

14.
每个婴儿都是天生的音乐家,但如果我们不给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音乐能力提供适当环境,这种能力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0~3岁的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挖掘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会使他们保持对音乐的天生兴趣,这一切都将对他们一生的幸福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挫折教育,就是指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意识地创设一定关于挫折的情境,让孩子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砺,经历挫折及失败的体验,以此培养对失败和挫折的承受力、克服困难的应变能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在挫折中得到磨炼,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本质所在。一、挫折教育存在的误区(一)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我们提倡挫折教育并不是让家长人为地为孩子创造挫折,不要误解"吃苦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其实,孩子在成长中挫折无处不在,关键是遇到挫折该如何处理。然而有些家长却忽视了现实情况,看到当今的孩子经不起挫折,把原因归结于孩子吃苦太少,于是,家  相似文献   

16.
如何批评     
刘霞 《生活教育》2014,(7):121-123
经常有父母和我倾诉,说他们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要求很高,看到孩子哪里做得不对,都会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可让他们觉得特别头疼的是自己的孩子似乎天生就不受教,无论父母怎么批评、打骂就是屡教不改。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和父母进行激烈的肢体及言语的对抗。父母们苦笑着说:“孩子就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这一世是来讨债的!”  相似文献   

17.
自然和社会为孩子创设了蕴涵丰富教育价值的环境,用新的教育价值观去开发和利用,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入手,挖掘孩子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让孩子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孩子感到学习就在身边,并且是鲜活的、可经历的,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亲近社会、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还培养了孩子从身边的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表达以及构建自己的想法等多种学习能力。一、在区角中投放丰富的自然材料,把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物化其中区角是孩子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主题进行探索与体验的场所,根据主题开展的情况在各区域陆续投放相关的材料,让…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法]克洛德.阿尔莫著,王文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内容简介:儿童并非天生就拥有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也无法独自发现人类生活的法则。成长的过程即构建自我的过程,为此需要成人的帮助,而教育正是构建自我的主要支柱。因此,爱孩子决不能只限于舐犊情深。用感情来涵盖父母之爱的观念对孩子、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严重后  相似文献   

19.
我的妈妈是一位教师,她不但长得好看,还很有爱心。前几天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听到爸爸妈妈说要给山区的孩子寄钱。我跑过去说:"你们要给山区的孩子寄钱,可不能寄得太少了!"妈妈问:"为什么呢?"我说:"太少了,  相似文献   

20.
在磨课中经历,在经历中成长.没有一位教师天生会上课,都要经历一个必要的过程.而上公开课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