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三条魔龙     
魔界拯救者今天我去了那片乌桕〔jiù〕林。我不常去,一年里只是秋天去一次,我怕悲伤。树下埋葬着我的妈妈。妈妈是我五岁那年死的。那一年的秋天发生了许许多多诡异的事情,不过,怪事都集中在了一天。那一天,我失去了妈妈,还几乎失去了爸爸。那天早上,我被一个声音唤醒了:"来呀,魔界拯救者———"我不明白什么叫"魔界拯救者",但我知道是在叫我。我下了地,梦游  相似文献   

2.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主要由两组对立的故事元素构成:强者和弱者,拯救者和被拯救者。由它们构成的小说结构具有表里不一的特点,即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在形式上却呈现闭合性的状态。这种结构模式的建构是由陀氏的宗教意识和困惑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外民间故事中,"两兄弟型"和"蛇郎型"故事,反映兄弟、姐妹间的关系,着重突出兄弟、姐妹间充满血腥味的妒忌、争斗、迫害和残杀,较少反映手足之情和骨肉之亲.传统道德家和现当代学者,多从财产的分配不均和妻妇的挑拨离间两方面解释兄弟、姐妹间的矛盾、冲突.作者认为,兄弟间的矛盾和姐妹间的冲突一样,皆是童年时代因父母爱心之转移这个无法避免的原因而导致的敌对情绪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因为中国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以及非虚构写作本身的局限,非虚构农村文本中的农村形象总体上呈现为"他者"的形象,其中充满着拯救者与救赎者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书写者和被书写者之间形象的混乱与错位,文化和情感上双重分裂。而非虚构写作中对暴力的依赖,与充满温情的审视农村和农民的命运之间依然存在紧张关系,非虚构的面貌变得模糊不清。当叙述者和被叙述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时候,一个具有竞争性和平等性的非虚构写作才能展现自己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最小的研究生2000年,俄罗斯两个小姐妹——13岁的季阿娜和15岁的安热拉以优异成绩被俄罗斯金融学院录取,开始在该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货币信贷关系教研室学习,成为世界上年纪最小的研究生。这对小姐妹天资聪颖,她们分别在5岁和7岁进入小学,一年后即毕业。1997年,姐姐12岁,妹妹10岁就成了金融学院国际经济关系学院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随后,仅用了3年时间,她们就拿到了大学文凭,两姐妹通晓英、德、法、意和西班牙语。由于成绩突出,季阿娜和安热拉被收录入俄罗斯纪录大全。最年轻的市长1988年2月10日,年仅13岁的法国女孩埃米莉实现了自己人生中的…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男性作家们注重通过对女性的文化编码,即借用女性生活或对女性的文化想象向封建社会体制发出控拆。与此相反,在五四时期女性文本中出现了一系列被拯救的男性群像类别,它集中出现于冰心的小说中。女性被置为拯救者、启蒙者,而男性则被策略性地倒置于被拯救者、被启蒙者,形成“母性拯救”文本。冰心通过“倒置”书写打破了男性书写常规,解构了男性关于女性的文化想象与编码。  相似文献   

7.
契诃夫的《三姐妹》讲述了无家可归的人追寻失落家园的故事。三姐妹的追寻意识是在残缺的现实和精神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产生的。"家园情结"时时支配着她们的情绪和生活;《三姐妹》的结构式是松散的,剧本着重表现人物内心的冲突,表现她们的孤独感、陌生感;《三姐妹》是喜剧还是悲剧?为什么契诃夫坚持"喜剧说"?本文对这些问题发表了独立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姐妹情谊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观的共享是黑人女性"姐妹情谊"的一个部分。在男权处于支配地位的世界中,姐妹情谊是广大黑人女性谋生存、求发展的精神和物质双重保证。莫里森在其创作中继承了这一黑人女性书写的传统,同时她对姐妹情谊的传统概念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晋中方言"姐妹"称谓从出现时代、形体变迁、词义变化和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姐妹"称谓由于晋中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民族融合,形成了既有从古汉语中继承来的,又有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具有地域特色特点,深入研究了"姐妹"词汇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10.
司强 《华章》2007,(7):144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杜丽娘这一形象一直被认为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追求爱情自由的典范.然而,换个角度来说,我们不禁要问:她为什么死去活来?为什么是她死而非柳梦梅?为什么从死到活还需要一个个"拯救者"?本文试从女性视角出发回答上述问题,揭示隐匿于后台的强大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威慑.  相似文献   

11.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紫色》曾获得1983年普利策和国家图书奖。拟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分析,研究在妇女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完整过程中姐妹情谊的作用。在沃克"女性主义"理论的帮助下,探究妇女主义的主题即姐妹情谊和妇女间的紧密团结,应当在黑人女性之间建立。只有这样,黑人女性才能紧密团结,争取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姐妹神灵属于成仙者为姊妹的女性神祇,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女性神灵集合。山右姐妹神信仰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和东南地区,以娥皇女英、冲惠冲淑二仙和岱眉三姐妹为代表。娥皇女英神庙集中在晋南临汾的羊獬、历山、万安一带,以接姑姑迎娘娘为主要民俗活动;冲惠冲淑是晋东南特有的地方神祇,在长治、晋城及邻近的河南省焦作、新乡等地极为流行,民俗活动以传说中二仙姥姥村唐王岭和其他亲戚村落搬迁二仙神像的“十转赛”为主;岱眉三姐妹是干姐妹,主要流布于黄河两岸的山西垣曲县与河南渑池县,是新时期民间传说中被嫁接的跨区域结拜姐妹神,信仰活动以岱眉回娘家的跨村落仪式为主。姐妹神庙以家族内部的平辈女性关系为主要表现特征,神亲联盟也以女性娘家亲属为中心。民间传说中这些姐妹神祇之间带有浓重的世俗姐妹特征,其信仰流变、扩散以及叠加的过程中均有女性群体强烈的影响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李希萌 《文教资料》2007,(34):168-171
姐妹情谊(sisterhood)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以有着"女性主义的先知"之称的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的代表作《欢乐之家》为例,通过分析小说女主人公丽莉·巴特的命运及她与同性之间的关系,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她们由此而生的相互竞争和伤害,以及华顿对这种现象的痛心疾首直至对"姐妹情谊"的深情呼唤。  相似文献   

14.
《中文自修》2011,(5):2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与同为作家的妹妹埃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勃朗特三姐妹"。女性主题与抒情笔调是她小说倒作的两大  相似文献   

15.
沈志明 《新高考》2010,(Z1):75-76
在计数原理这一部分,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姐妹"题,它们很相似,很难被分清,很易被做错.下面列举几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联会"和"四分体"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其图形复杂,理解抽象。我们要借图形画法的由来来理解其中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关系。对于"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的名称,建议保留前者,而改后者为"联会后期"。  相似文献   

17.
苏珊·格拉斯佩尔的短篇小说《同命人审案》(A Jury of Her Peers)体现了一位女性主义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被认为是美国第二时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同命人"为标题将作品中几位女性置于"姐妹情谊"的关系模式之中。"姐妹情谊"的抒写既体现了苏珊·格拉斯佩尔鲜明的女性意识,也传达出她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及对女性如何摆脱困境道路的找寻。  相似文献   

18.
每次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候,农民和农村都会以拯救者的角色出现或“被”出现。在这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遭受了巨大冲击,出口贸易一落千丈,为消化企业存货,阻止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下滑,  相似文献   

19.
7月8日,29岁的伊朗连体姐妹拉丹和拉蕾在新加坡实现了分头的夙愿,但由于失血过多,两姐妹当日先后死亡,伊朗人民闻讯悲痛不已。10日,两姐妹遗体回到伊期,然后分开安葬在她们的出生地。连体姐妹分开即永诀  相似文献   

20.
在样板戏中,叙事模式与性别问题发生了有趣的关联,即迫害者和拯救者多为男性,受害者多为女性。这种性别叙事模式的形成与复杂的叙事机制、落后的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所呈现出的价值观是与五四以来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现代观念相违背的。因此,样板戏是反启蒙的、反现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