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项目为交通部2002年度立项的《多年冻土地区公路成套技术研究》的第2个子项目。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由于特殊的地质原因病害不断,项目组通过调研、试验和现场测试,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典型病害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给出了相应的公路病害预测评价方法,提出了以保温法、纵向通风管、抛碎石护坡、遮阳棚护坡、硅藻土护坡等措施治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病害,编制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防治技术指南。交通部组织的项目鉴定会评价,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北方寒冷地区,路基翻浆是公路极易出现的病害。它不仅给公路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也对正常的公路运输构成威胁。因此,如何正确预防和处治这一病害,就成为公路养护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几年来工作的实践,就路基翻浆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养护方式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北方寒冷地区,路基翻浆是公路极易出现的病害。它不仅给公路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也对正常的公路运输构成威胁。因此,如何正确预防和处治这一病害,就成为公路养护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几年来工作的实践,就路基翻浆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养护方式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为2002年度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质条件,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率高,病害程度严重,养护难度大。课题组通过对青藏公路等多年冻土路段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的形成原因及其病害类型,系统研究了路基路面主要病害——融沉、裂缝和坑槽,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的养护与维修技术对策,进行了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自主研发了适合多年冻土地区的高性能路面灌缝材料和低温冷补材料,提出了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方法和路用性能评价指标;开展了多年冻土地区桥涵构造物的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试验研究;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主要结构型式的合理使用年限;开发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编制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与维修技术指南》。项目紧密结合工程急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项目研究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徐安花 《青海科技》2009,16(3):50-52
本文针对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的病害特点,对不同路面结构下的路基温度状况采用了二维有限元非稳态热分析方法,计算了路基内部的温度场。对路基的总变形、路基融沉变形等参数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和预测,得出了在多年冻土地区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要优于沥青路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公路使用质量的前提.在有高含冰量冻土与地下冰分布的冻土区公路,路基病害更是频发,深入分析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成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为多年冻土区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进而保证冻土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多年冻土地区由于寒冷气候环境和特殊的地质条件,公路病害率高,病害程度严重,养护难度大,极大地阻碍了该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与维修技术研究》课题组通过对青藏公路、青康公路、新藏公路、黑大公路等多年冻土路段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的形成原因及其病害类型,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的养护与维修技术对策,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洋 《今日科苑》2007,(20):145-146
针对黄土地区公路路基,介绍了失陷性黄土的性质及力学指标,分析公路失陷性黄土路基沉陷病害发生的原因和破坏机理,并针对公路失陷性黄土路基病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多年冻土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性质,并结合公路建设、施工的具体要求,讨论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设计。  相似文献   

10.
山区公路多沿河布线,由于路基所处环境的复杂性,路基失稳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地区防护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公路交通,隐藏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分析防护结构的主要病害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处治对策,对山区沿河公路路基设计、施工、养护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道路有许多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根据多年的数据调查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路基下多年冻土升温,导致冻土上限下降,冻土开始逐渐退化融沉,由此导致的路基病害仍在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热融沉陷。冻土融沉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最终引发沥青道面产生形变,导致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等多种病害。在对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病害破损资料调查的基础上,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路基是公路的主体,是路面的基础,与路面共同承受着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适当减薄路基结构层厚度,从而降低造价。路基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公路填方路基的现状调查,结合自然气候、黄土性质、材料分布等情况,分析各种病害的成因,总结设计、施工、养护管理中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提出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病害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立书 《今日科苑》2009,(20):139-139
在城市道路病害中发生较为严重的是春季翻浆。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及水文不良地段,路基在冰冻过程中,土中水份不断向上移动,使路基含水量大大增加。春融期间,由于路基上层含水量过高,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发生鼓包,弹簧等翻浆现象。在北方寒冷地区,路基翻浆是公路极易出现的病害。它不仅给公路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也对正常的公路运输构成威胁。因此,如何正确预防和处治这一病害,就成为公路养护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高海拔严寒地区气候严寒,季节性冻融显著,公路低填路基往往是路基病害频发的部位,由于路基填筑高度低,在地下水位及季节性冻胀的共同作用下,出现路基不均匀冻胀、融沉,严重影响公路运营安全。为解决这个施工难题,本文对翻挖碾压、挖除换填、增加碎石盲沟、设置复合土工膜等几种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包括路基技术指标及不同处理方案的经济性分析对比。路基含水率的变化是引起路基冻胀与翻浆的主因,采用换填、碎石盲沟及复合土工膜处治方式对低填路基病害起到防治作用,但是换填及盲沟处治具有不彻底性、不均匀性,单增加了填料的抗冻性,成本高;复合土工膜处治具有彻底性、全面性,能够提供路基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经济性好,但是耐久性不确定。本文研究将防渗复合土工膜应用在低填路基路床底或冰冻线附近,形成防水隔断层,保证路基路床范围或冻深范围内的填料含水率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外界水进入路基填料中在冻融环境下引起路基冻胀、翻浆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东北地区道路的使用性能,通过阐述季冻区路基的常用病害,并简要分析病害出现的原因。根据季冻区路基病害的出现原因结合工程实践,对各类路基病害提供相关的处治方案。提出的相关处治方案可以为东北地区路基施工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探讨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西部开发脚步的不断加快,对于我国青藏地区的公路建设也正在不断加强.但是针对高原多年冻土,在全球变暖趋势下,路基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青葳高海拔地区公路路基的建设是高原地区公路建设的基础.就青藏高海拔地区公路路基的施工与养护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半填半挖路基常见病害,并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治原理及措施。以工程实践为例,叙述了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多年冻土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冻土路基稳定性成为工程建设所面临的重要技术问题.多年冻土路基对外界环境相当敏感,全球气候变暖及工程施工导致多年冻土上限下降,地下冰融化.为保证路基下伏多年冻土上限不下降,从而确保路基稳定性,对引起冻土路基稳定性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来相应的被动控温与主动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静 《科技风》2022,(9):82-84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仅重视延长公路里程,同时还会针对以往的公路进行改造和扩建.在改造扩建工程中,路基处治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如果路基处治不合理,则会影响到改扩建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处治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为改扩建工程的路基处理提供有效参考意见,提高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