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席卷全国,然而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教师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缺乏新的教学理念,严重阻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下面我谈谈对语文课堂教学程改革的几点愚见。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学校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注重素质教育,提倡探究性学习,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文章从树立教师创新教育观念、转变师生传统角色与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垒筑课外阅读的创新支点、加强课外活动与实践等方面,论述了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基础学科,又是母语,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上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首先,要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 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所以,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其重点是教学的创新,而教学创新的重点又是课堂的创新,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其教学任务主要是教授小学生学习汉字和课文,对语文学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口语表达上有所进步,并且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倡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能力。小学语文是学生将来学习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而当今的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形式上都应该做到创新,在新课标下应该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文章主要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开放性的表现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面临不断的改革,同时对人才的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实施,创新成为了教育教学的热点话题,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不断发展起来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其重点是教学的创新,而教学创新的重点又是课堂的创新,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其教学任务主要是教授小学生学习汉字和课文,对语文学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口语表达上有所进步,并且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应该树立起学生是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特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应该树立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1让语文走进生活,充满更多的兴趣课程是源于生活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新课  相似文献   

10.
着眼于新世纪所需人才的综合素养,语文学科教学是建设通向各学科的"高速路",语文教学活动是构建激活创新思维、培育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的"立交桥"。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创新教育是通过语文的教育和训练等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创新教育模式下,教师要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的现代教学观和新型人才观,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努力从“知识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转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2.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树立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才能在课党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只有学生真正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发展起来。新课程的理念非常重视"问题教育"。"问题教育"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新课程理念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特殊年龄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作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对新课程理念下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大潮,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进步出发,努力转变语文教学理念,教育围着学生转,教学围绕学情变,在教学实践中有机渗透一些道德、情感、创新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放大语文教学效用,通过语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激发民族创新意识,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关键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日标,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形势下,教师更要牢固树立起“为创新而教”的教育理念,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以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顾家科 《考试周刊》2009,(43):19-20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总之,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学生完善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可持续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新的时代催生新的教育潮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要适应现行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语文教育注入了活力,也赋予了语文教师新的使命和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断开放课堂教学,注重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使语文教学在崭新的平台上,焕发生机勃勃的活力。一、走向对话,调动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曾几何时,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的讲解是“惟一的、经典的、不可动摇的”。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下,学生的自主权得不到体现,视野得不到扩展,创造性得不到培养。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