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独立光伏储能交直流微网中光伏出力和负荷投切等易造成功率波动问题,利用铅炭电池储能系统实现微电网内部功率波动平抑和直流电压稳定。首先分析铅炭电池寿命模型及其放电特性,提出了一种通过考虑铅炭电池SOC(Stage of Charge)、协调光伏出力和交直流负荷的功率控制策略。具体根据光伏出力和负荷匹配关系,将储能系统的运行分为四种模式,通过切换控制实时调节储能系统输出功率,使微网各部件的工作状态达到动态平衡。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光伏储能交直流微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在各模式下稳定运行,验证了铅炭电池模型及功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微网光伏发电是现阶段一种重要的发电形式,在目前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其与市电并网时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的引入及孤岛/并网的自由切换会造成电能质量的严重下降,是目前影响微网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目前要克服的主要难题。文章综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从控制器结构、控制技术、控制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促进电能质量提升,同时文章结尾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15)
微电网在并离网过程中,由于控制方式发生变化,会造成电流冲击以及电压波形畸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控制器的微电网并网控制策略,通过对外环控制器结构进行改进以及并网前的预同步处理,实现微电网并离网切换过程的平滑过度,减少控制模式切换过程中产生的暂态震荡,提高电能质量,保证微电网中重要负荷的稳定运行。最后通过Matlab对微电网并网与孤岛两种模式间的切换进行仿真,验证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微电网中的光伏、风力及其他电源受外界条件影响不够稳定,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系统应用于微电网能有效增强微电网的稳定性。DC/DC双向变换器,通过多滞环和PID控制可以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并联起来;将SVPWM技术和改进解耦应用于储能系统的并网系统中,SVPWM技术有效利用了直流电压,改进解耦控制方法减少了电网谐波含量和系统响应时间。将这些方法组合应用于储能系统的并网,提高微电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随机波动性以及并网后产生不良的影响,提出了蓄电池储能系统用于改善光伏并网运行特性的策略;该策略是将设计的蓄电池储能系统配置在光伏发电并网侧母线处,通过对蓄电池系统的控制实现削峰填谷,以此友好地接入电网.同时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搭建了光伏并网储能系统模型,并模拟了光照强度变化时对应的储能系统动态响应.结果验证了蓄电池储能系统在减小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对电网影响以及提高并网稳定性两方面发挥了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6)
在分析比较直流母线和交流母线微电网结构的基础上,对大型微电网系统的管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根据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和离网的运行模式,分别研究不同的控制策略。为管理和控制微电网操作系统,设计微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软件,对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与大电网相比,微电网系统容量很小,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其电压和频率主要跟随大电网的电压和频率,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一般采用PQ控制模式运行。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是对微电网内各分布式电源出力进行协调控制,实现微电网的各种控制目标,例如分布式发电/储能计划控制、联络线功率控制等,保障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设计开发一套500W小功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器电路采用DC-DC-AC架构,该并网逆变器能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和反孤岛效应控制功能,控制芯片采用LM3S618,外电压跟踪采用双闭环方式实现与网压同步的正弦电压输出,构建了实验室样机,通过实验测试逆变器输出的电流基本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并网的功率因数近似为1。  相似文献   

9.
本设计以光伏路灯为对象,设计了一个城市光伏照明实时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系统包含上位机监控中心与下位机控制系统:前者是以VB程序设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终端,可以实现对光伏照明系统运行参数进行数据监测并下发控制命令;后者是以AVR单片机Atmega128开发的最小系统,可以实现光伏电池MPPT控制、蓄电池充放电通道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上、下位机通过ZigBee无线透传模块,完成状态数据与控制命令的双向传输。  相似文献   

10.
三相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新的电力系统,其也是电力行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体现,本文对三相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方向。在制定运行控制策略前,首先需要了解太阳能电池电气特性,还要了解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对该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其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建立了三相光伏并网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分析光伏电池特性,采用扰动观测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追踪,同时建立后级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不同光照强度的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礼 《中国科技纵横》2011,(14):306-306,301
开闭所直流在线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为运行人员提供了一个能够随时获取蓄电池组等设备运行状态的强大工具,例如以往只能通过看、听、摸或用万用表逐缸测量电压的手段来对蓄电池状况进行感观判断,现在可以随时查阅电池的电压、电流、均差、温度等,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放电测试获得蓄电池组的内阻和容量数据,同时还可以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维护。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在保证其自身可靠运行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维持并网地区电压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本文对由双馈式风电机组构成的并网风场进行分析,首先构建了双馈风电机组的简化数学模型,然后分别研究了恒功率因数和恒电压两种运行方式下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并且通过绘制各控制方式下的PV曲线,进一步分析了风场在两种运行方式下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从双馈风场的运行角度,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分析依据。通过对风速扰动和无穷大电网电压跌落两种情况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双馈机的恒压运行方式在参与系统无功调节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反微网的孤岛运行对分布式光伏的推广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孤岛的定义,孤岛效应的危害及目前普遍应用的反孤岛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力电子变压器(PET)是一种运用了电力电子技术的智能化变压器,由电力电子变换电路和高频变压器组成。就PET在混合交直流微型电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按照PET与主电网连接与否,分为并网和离网两种模式进行研究。在并网模式下,通过对PET的控制策略调整,使混合微网输出恒定,即输出恒定的交流和直流电压。在离网的模式中,PET运用下垂控制策略,来获得所需稳定的频率和电压。  相似文献   

16.
范佳佳  宋平岗 《大众科技》2010,(10):178-180
分析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针对含有直流-直流(DC/DC)升压环节的两级系统,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简单实用变步长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系统只检测输出并网电流,并根据电流变化率di/dt变步长改变占空比,实现最大功率点的快速跟踪。仿真分析得,系统追踪最大功率点速度快,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快速追踪到新的最大功率点并保持不变,稳定性好,输出功率平稳,波动小,证明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电网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接入,能量路由器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双有源双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的能量路由器控制策略。通过MATLAB平台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实现在并网/孤岛模式下保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  相似文献   

18.
孙陈清 《内江科技》2011,32(3):111-111,51
直流系统被称为发电厂的心脏,是保证发电厂、变电站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文针对孤北热电厂直流系统免维护蓄电池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根据蓄电池工作原理及工作实际总结出一套运行及维护经验,包括对单只电池采取在线充电、带负荷放电及核对性放电等措施,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路染妮  张刚  贾佳 《大众科技》2017,19(11):46-47,53
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与国家电网未连接的发电方式。它通过光伏组件接受太阳光,将其转化为直流电能,但此直流电不稳定,随着太阳光线的强弱发生变换。因此通过控制器将直流电控制在稳定值,输送给直流负载供电或蓄电池,因为太阳能发电系统未接入国家电网,受环境的影响,晚上或阴雨天不能正常发电,因此,通过蓄电池可将控制器稳定后的多余电量存储在蓄电池中,以满足未能发电情况下使用。实际应用中,存在大量的交流负载,因此太阳能发电系统需要对所发的直流电进行转换,此系统应用离网型逆变器将稳定后部分直流电转换成所需的交流电,提供给交流负载使用从而实现了它的实际价值,给人民生活(特别是偏远地方)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控制技术是研究光伏并网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光伏电池在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能一直输出相应的最大功率。传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会产生误判现象,根据经典的扰动观测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型的算法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