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生成和凸现学  相似文献   

2.
虞荷 《华章》2007,(12)
新课标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成长。"那么,何为班级文化呢?鲁洁教授在《教育社会学》中说:"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毫无疑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如同企业文化、家庭文化一样,同属于社会文化的分支,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有着从属的地位。校园文化能创造出共享的,具有凝聚力的社会区域性文化氛围,形成自己的认同意识。因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和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4.
张丽波 《学周刊C版》2019,(21):186-187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家园,校园是学生活动的场所,学校建设应重视将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完美结合,打造优秀的班集体和校园生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彰显学生个性成长,通过德育活动渗透优秀道德情操的培育,从而展现优秀中学生的形象与姿态,热爱生活,树立榜样,重视礼仪之需,创建优质中学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氛围对一个集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成长最主要的文化环境就是学校,而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建设对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必须首先建设好班级文化。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呢?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在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用智慧和实践所  相似文献   

6.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通过教育改革以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战略方针。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牛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牛综合素质为主要H的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显得很重要。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师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团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民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它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活动为主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立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的各种活动形式及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既然是师生创造的.那么一方面校园文化就成为学校师生信念的凝聚、精神风貌的象征.另一方面师生行为规范必然遵循着该校的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师生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海南教育》2013,(1):34-35
<正>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氛围对一个集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成长最主要的文化环境就是学校,而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建设对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必须首先建设好班级文化。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呢?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在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用智慧和实践所  相似文献   

9.
封关君 《考试周刊》2014,(61):180-180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本文从创造物质文化、丰富精神文化、革新制度文化等方面,阐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学校构建宽松和谐、优美恬静、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是社会和谐、时代前进、教育发展的需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校园文化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校园文化又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中学校园文化具有校园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个性。中学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具体说就是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制度,校园文化行为,教风、学风、校风,校园人际关系等,它既是学…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相伴而生。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简言之,就是指特定时空条件下,校园的精神气候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作为中学校园的深层的文化积淀与特殊的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影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思想转化的过程。校园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把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含在自己的文化结构中,通过灌输、启迪、熏陶而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因此,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中学生的文化引导,对培养学生成  相似文献   

13.
张少林 《甘肃教育》2014,(16):99-99
正科学合理的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于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培养中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揭示,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揭示我校体育文化的规律及特点,为更好地建设我校体育文化提供参考资料。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有关概念中学体育文化是指中学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和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在体育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二、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以广河二中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广河  相似文献   

14.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小单位,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班级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细化和延伸,体现学校文化的共性,也有其个性,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各方面。探索新时期中小学校园建设的特点,积极、合理地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学校中的全体人员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着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与物质形式,它最终体现在学生对待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人生的态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校风和校园文明状况。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的全体师生。学生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学生会作为青年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理所当然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是以校园为时空,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校园主体意识为主要特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群体性文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独特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良好校风的形成、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审美教育的完善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其实质是美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再现。校园文化就是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以唤醒美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美化人生的目的。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是通过优美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来的。这种美育功能突出地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对班级成员有着较大的陶冶和教育作用。现在.许多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注重塑造浓郁文化氛围的育人环境.注重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环境熏陶和教育。然而.在学校德育管理和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大多数学校较少关注课间活动时的班级文化建设。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课间活动中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是高校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特色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这里的教育教学首先被视为一种文化活动,它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还传播社会文化,塑造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强调与关注。通过这样一种和谐的班级文化的打造,让师生共同感悟到:"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源;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端。"一、携手共建家长学校,彰显和谐班级文化的张力1.持续开展家长培训,求同存异,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