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研究语音信息内容分析的特点,对比文本信息分析处理的异同,对语音信息的内容分析技术进行综述并给出内容分析技术的体系框架,并对语音识别、情感信息的识别、语音识别分类等重难点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语音识别是一种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文本或命令的高级技术,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信号处理等诸多领域。近年来语音识别在视频领域出现了很多应用,如音字转写、固定音频检索、语种识别、音频特征提取、关键词检索等等。应用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将大大提高效率并大幅降低成本。语音识别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经过多年的积累研究,获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20年来,语音识别技术取得了显着的进步,并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语音识别是一种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文本或命令的高级技术,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信号处理等诸多领域。近年来语音识别在视频领域出现了很多应用,如音字转写、固定音频检索、语种识别、音频特征提取、关键词检索等等。应用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将大大提高效率并大幅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语音识别技术发展到目前,已进入一个以研究语音识别应用为主的阶段。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子商务用户认证及一般用户认证系统的实现过程,着重阐述了基于自动语音识别的用户认证系统的设计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叙述了基于语音识别的用户认证系统的优越性及其总体构成和主要功能。本文提出的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用户认证系统构建研究对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为读者提供移动图书检索服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将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到移动检索中,可以减轻读者的输入难度,进一步提升读者的检索体验。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图书移动检索系统框架以及一种基于图书检索定制的语音识别服务优化方案。分析了该方案与基于语音输入法和基于语音识别云二种方案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TK、SRILM、JUICER三个开源项目来构建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语音识别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十大重要的新技术之一,以其方便、快捷和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推动社会管理和生产手段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信息检索、编辑记者采访、文字录入、文本校对和刊社管理五个方面,揭示了语音识别技术在编辑出版中的应用及使用技巧,并对目前语音识别技术存在的不足和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马华 《电子出版》2002,(11):6-8
1.语音技术的基本概念 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建立一个智能语音系统所必需的两项关键技术。使电脑具有类似于人一样的说话和听懂人说话的能力,是21世纪信息产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语音识别就是让计算机能够听懂人的语言。它以语音为研究  相似文献   

8.
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在改善人机交互界面的同时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实现学习内容的智能语音控制奠定了基础。论文介绍了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对一些关键技术和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声音     
“未来的电脑会在各种应用场景出现,语音识别、人像识别等技术会构造成一个更为神奇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0.
在语音处理技术领域当中,有关语音识别系统的搭建和优化设计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内容。在过往的识别技术装置结构中发现,尤其是孤立信息处理设计方案中,包括硬件搭配、软件设计和联结算法等都需要做到总体规划。本文则主要分析ARM处理器技术的识别效能,有关日常语言识别所需的知识理论和算法应用等都做出了相关陈述,希望在日后较为发达的系统开发活动中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学术期刊中抽取其中的理论是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的前提,实现理论名称识别的自动化可以提高内容分析的效率。[方法/过程]将理论识别视为一类命名实体识别问题,总结现有的命名实体识别的常用方法,提出一个基于语义泛化思想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选取词性、知网义原等外部知识,采用CRF模型对《情报学报》1822篇论文的标题和摘要进行实验。[结果/结论]实验表明,识别准确率最高达到95.38%,但召回率较低;训练语料规模对性能影响较大,不同程度的语义泛化方法对准确率和召回率有复杂影响。如何选择语义特征、语义标注和语义消歧是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知识贫困已成为弱势群体经济贫困和精神贫困的重要原因。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应成为和谐社会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弱势群体实施知识援助的任务。文章提出了将语音识别技术与语音合成技术应用于盲人数字图书馆,构建盲人语音数字图书馆的设想,提高视残群体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其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是一种新颖的机器学习方法,它已经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信息检索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笔者参阅了近年来国内主流的情报学文献,并未发现有关深度学习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旨在图书情报领域引入深度学习技术,重点探讨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应用、下一步研究重点以及对情报学的启示等问题,以期为解决图书情报学研究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s about a parallel and pipelined hardware system for real-time isolated speech recognition for medium-large Spanish vocabularies, based on Hidden Markov Models (HMMs). The system, relied on a VLSI circuit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1] that implements the Viterbi Algorithm, can keep-up with continuous input and is connected to a host Personal Computer. A software package controls the hardware and runs the user interface.  相似文献   

15.
NVPS:一个多模态的新闻视频处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多模态的新闻视频处理系统NVPS ,该系统通过对视音频特征进行多模态的综合分析来获取新闻视频高层的语义内容 ,以支持用户语义层次的检索。对新闻视频处理系统的框架以及框架中涉及到的句法分段、语义标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以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郭燕慧  钟义信 《情报学报》2003,22(4):472-475
目前统计语言模型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和自动文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准确判别通过语言模型所得到的句子是否连贯、通顺,对于语言模型的评测和改进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基于词频统计的一组特征项,利用决策树算法自动对生成句的语义连贯性进行评测,在需要生成或识别连贯句的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four novel techniques for open-vocabulary spoken document retrieval: a method to detect slots that possibly contain a query feature; a method to estimate occurrence probabilities; a technique that we call collection-wide probability re-estimation and a weighting scheme 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the fact that long query features are detected more reliably. These four techniques have been evaluated using the TREC-6 spoken document retrieval test collection to determine the improvements in retrieval effectiveness with respect to a baseline retrieval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trieval effectiveness can be improved considerably despite the large number of speech recognition errors.  相似文献   

18.
林凯  郑慧 《山西档案》2020,(1):104-111
人工智能作为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在国外档案界已经有了具体的应用。从档案视角出发,国外人工智能在档案工作中具有智能化、创新性、变革式等特点。目前,在合作试点的创建、语音识别两个方面,人工智能在我国档案领域得到应用。在政策制度、创新思维、与公众的互动等方面,国外人工智能可以给我国档案工作以启示。  相似文献   

19.
Civil libertarian doctrine which was dominant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argued that the main goal of freedom of speech was to ensure that the public would be well-informed and actively engage in public deliberation. A literal extension of this claim to the Internet age often justifies the regulation of online speech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harmful communication undermines the public interest. This study challenges civil libertarianism and proposes a new thesis of freedom of online speech, which posits that online speech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a democratic culture where every individual participates freely and without restraints in the process of meaning making that constitute her/him as an autonomous individual. Based on such a theoretical concept,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ree important aspects of online speech freedom – unfettered speech, anonymous speech, and participatory speech – and then compares the status of online speech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 society should understand the unique nature of online speech and then arrange the legal system to fit into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