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钢琴艺术史上,贝多芬创作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创作的《月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贝多芬,德国有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最擅长音乐领域中的器乐领域,其中交响曲和奏鸣曲形式影响最深。法国有名作曲家,德彪西,印象主义的代表,印象绘画对他的作品有影响。两人虽然不在同时期,但都著有《月光》。本文浅析两部作品创作背景风格和演奏技巧的不同,希望能对演奏者演奏不同风格作品技法上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以其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所著名,其中以第十四首奏鸣曲Op.27 Nr.2为代表作之一,又被称为《月光奏鸣曲》。贝多芬在创作《月光奏鸣曲》的过程中将自己独特的个性融入其中,从而创造了其非凡的艺术风格及魅力。文章首先对《月光奏鸣曲》的音乐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根据本人实践进一步分析了《月光奏鸣曲》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的艺术境界,试阐述其内在的涵义。  相似文献   

4.
钢琴音乐作品的体裁丰富多样,在众多体裁中奏鸣曲的重要性可谓首屈一指。无论是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钢琴教学中,奏鸣曲的分量都超过了其他形式的钢琴作品,在国内外的钢琴考级与比赛曲库中,奏鸣曲是必弹体裁之一。《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与教学》一书是一本关于德奥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演奏与教学的著作。该书从不同视角对德奥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进行了系统详尽的阐述分析,对于钢琴奏鸣曲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升C小调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一首幻想曲似的奏鸣曲,是他最有独创性、最充满灵感、最感人,也是流传最广的钢琴奏鸣曲之一,整首奏鸣曲充满了感人的力量和浪漫的激情。第三乐章是贝多芬在所写的钢琴奏鸣曲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首作品,其个性十足,尽显贝多芬暴风雨般的情感和内心复杂矛盾的冲突。文章从音乐的形态、曲式结构,及其演奏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这是贝多芬早期(维也纳时期)的作品,该作品从规模上算不上宏篇巨著,技巧上难度不大,但却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形象、鲜明的个性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月光》这个名称不是作者定的,贝多芬曾把它定为《升C小调钢琴幻想奏鸣曲》(op27-2),后来,德国诗人,评论家莱尔什塔勒听了这部作品后说:“乐曲使他联想起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于是“月光”便成为这支曲子的曲名了,这个曲名虽不是作者主要描写  相似文献   

7.
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是一首独立的钢琴小品,独立的钢琴小品在大作曲家的作品里是很少见的。现在我们经常弹奏的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和舒曼的《梦幻曲》等,实际上都不是独立的钢琴小品,而是作曲家钢琴奏鸣曲或钢琴套曲中的一个部分。如《土耳其进行曲》它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梦幻曲》是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等等。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和以德彪西的《月光》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研究两个作曲家和两首作品的背景,对其形成时期、音乐风格、和声、曲式结构等的不同进行阐述,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9.
《甘肃高师学报》2022,(4):43-46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高度总结了从巴罗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欧洲钢琴音乐创作的经验,发展和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声。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贝多芬对钢琴演奏法发展的贡献,对钢琴奏鸣曲的完善,对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贡献。钢琴奏鸣曲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而使硬性的奏鸣曲化为表白思想的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领域中的“贝多芬风格”。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高度总结了从巴罗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欧洲钢琴音乐创作的经验,发展和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声。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贝多芬对钢琴演奏法发展的贡献,对钢琴奏鸣曲的完善,对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贡献。钢琴奏鸣曲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而使硬性的奏鸣曲化为表白思想的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领域中的“贝多芬风格”。  相似文献   

11.
十六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和莫扎特都是出色而卓越的音乐家、作曲家。本文主要从钢琴奏鸣曲的基本概述、海顿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基本特征和海顿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之比较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路得维希·凡·贝多芬,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第五首钢琴奏鸣曲》短小,精炼,壮丽而简洁,充分显示了贝多芬作品的特点,是非常出色的作品。乐章具有粗狂、激烈的热情,具有英雄式的反抗精神及阴暗的严肃气氛,乐章具有交响性幅度,它完整严谨、在正确的速度下加深了作者内心世界情感的表达。本文分析贝多芬奏鸣曲特点《第五首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特点的基础上,总结第一乐章的演奏提示和技术。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演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亲自冠以标题的作品.此曲是1792年贝多芬献给卡尔.冯.李斯诺夫斯基亲王的.《悲怆》奏鸣曲音调庄严,情绪激昂,感情崇高,形成了贝多芬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4.
罗嘉 《文教资料》2012,(13):86-87
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大师,本文仅以《bE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从创作背景及其曲式结构、时代精神与演奏特色的融合、细节问题的诠释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音乐史上,如果说有哪位作曲家主张个性解放,把人的真挚感情、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提到首要地位,那便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这位被誉为"乐圣"的作曲家不仅在音乐史上享有盛誉,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从形式、题材和风格都沿袭了以莫扎特、海顿为代表的古典音乐风,并奠定了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在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曲里,其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最为经典,它们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通常被称为"新约全书",成为人类宝贵文化财富的重要部分。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就是众多代表中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约翰·内波姆克·胡梅尔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的作曲家,他的九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拥有重要的位置,对研究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有很高的价值。本文对胡梅儿钢琴奏鸣曲进行了作曲技术理论分析,阐释了胡梅尔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以期使大家更多地关注这些作品。  相似文献   

17.
奏鸣曲是供独奏乐器演奏的多乐章的套曲。这种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乐曲体裁之一,虽历经了早期奏鸣曲、古典奏鸣曲、浪漫乐派奏鸣曲和近代奏鸣曲的发展时期,但于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其结构完全定型的古典奏鸣曲,就其钢琴品种而言,至今仍是教学和演奏中“上琴率”最高的乐曲形式。而贝多芬,这位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音乐大师,这位“流动建筑”的最高级的建筑师,在他将钢琴的表现幅度予以拓展,使之远远超出室内体裁范围,体现出戏剧性、交响性的艺术效果的基础上,以其辉煌的创作实践对奏鸣曲,特别是钢琴奏鸣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第七钢琴奏鸣曲》又名"斯大林格勒奏鸣曲",与第六、第八钢琴奏鸣曲一同被后人称为"战争奏鸣曲"。本文通过对乐曲中和声方面的分析,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的"敲击性"音色特点中的和声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帮助演奏者在弹奏中理解和表达出普罗科菲耶夫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画面,传达其深刻思想。使此曲能更深刻形象的表现出那种描写战争场面上机械的"冰冷"无情真实的一面及对自由热烈渴望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9.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苏联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共创作了九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第七钢琴奏鸣曲》是最杰出的一首,1943年获斯大林奖。本文将通过分析《第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探讨普罗科菲耶夫后期作品的革新手法。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是浪漫主义的鼻祖。贝多的钢琴奏鸣曲在其作品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文章以《热情》为例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以及演奏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了解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特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