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郑立东 《学子》2013,(8):55-55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随着科技化生产的普及,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钻研意识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在《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科学探究"的概念,并强调:"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进而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开展合理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一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科学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士春 《教师》2011,(10):98-98
《科学》课,是一门以小学三年级为起始学年的具有观察、实验及探索性的课程。其重心在科学探究上,我们作为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在放开的科学课堂中使孩子们的观察、实验的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逐步提高。近期我参加了全省小学科学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感触很多,这使得我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放开"教学又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家赫斯柏说:"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两部分。""学会做事"就是要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会做人"就是要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找到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点和生长点,把教学过程整合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一、课堂教学设计中彰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更加重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更加突出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体验中形成能力。当新课程进入到纵深阶段时,一些深层次的、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为此我们提出开展探究性学习,防止"泛化探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防止"电脑替人脑";加强合作学习,防止"有形无实";强调学生主体性,防止"‘满堂灌’变‘满堂问’"。对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偏差做出了进一步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蔡海军 《新课程研究》2009,(6):49-50,58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这就使得科学课堂的生成资源层出不穷。科学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生成的有利资源(包括即时兴趣、认知困难、意外问题等课堂生成资源),并做到"切时"、"切机"和"切实"地指导他们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7.
以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为例,谈一下运用‘探究——研讨’法的尝试和体会。 通过实物进行探究 ‘探究’必须是儿童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去发现问题。如果没有实验材料,‘探究’便是一句空话。因此让儿童‘真枪实弹’地搞实验是‘探究’的起码条件。现阶段,器材不全,条件差,我就发动学生从家里拿,学生带不来的我就借,总之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育要以"生活—科学—社会"为主线开展教学,科学课程里如何能在教学中有效的生成是我们探索的重点。本文就如何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的知识"、"把教材中‘死’的知识点‘活’用到生活中"和"关注生活中的问题"进行STS教育的一些有效的做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一、开展控制实验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  相似文献   

10.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强调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郑立东 《学子》2013,(9):55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随着科技化生产的普及,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钻研意识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在《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科学探究"的概念,并强调:"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进而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开展合理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一  相似文献   

12.
刘荣奎 《辅导员》2010,(10):J0011-J0011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如果孩子们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出很多问题,并迫切想寻求自己提出问题的答案,潜意识中就有了探究的欲望,在经历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师生互动交流之后,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科学的兴趣。我个人认为应该"三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以‘小组合作、探究发现’为手段,变‘教师讲’为‘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摒弃教师的强拉硬牵的勒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一直是教改前线教师的探究之路。回眸深思走过之路,禁不住为之一笑。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材料和机会,使学生能够进行科学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品质。作为科学课教师,应该做一个引领科学的使者,还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天空,把科学课变成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在乐园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并获得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高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等学习活动","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这些理念明确了一个教育改革趋势:在数学教学中提倡"探究性学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并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的正式颁布与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稳步进入了纵深发展的新时期。新课标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见,在数学课堂上关注"生成性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这个以往被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以期更好地实现数学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许多科学课教师认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在学生探究之前先行"下水"预演,致使课堂教学中意外频发。为了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教师的探究应在学生之前,以了解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教学难点,更好地把握探究教学,提高探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课程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也定量地呈现了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论文选择大陆《科学》(浙教版)与美国主流教材《科学探究者》,以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内容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阳"主题为例,对其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通过对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系数的定量计算与比较,提出浙教版《科学》教材在该部分的难度相对较适宜,略低于《科学探索者》,这与科学课程实验区认为"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部分内容较难的反馈意见有出落。在课程广度、课程深度的比较与分析中发现,《科学探究者》较之浙教版《科学》具更多知识点,更关注于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切实贯彻了"探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这一小学科学课堂的重要核心理念要有力地融入科学教师的思与行中,使科学课堂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既学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