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作者的实验和调查为依据,结合医学、生理学分析,认为提高心肺功能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根本,而有氧性的跑步锻炼是增强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对心肺功能与有氧运动关系的论述,寻找可靠的心肺功能评价方法,探讨合理发展学生心肺功能的适宜有氧运动负荷.为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氧锻炼,从而提高心肺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五禽戏对MS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规律及其可能机制,对长期练习五禽戏的40例MS老年人进行血管危险因素和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表明,6个月练习后,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与自身运动前相比,血管危险因素(BMI、FBG、TC、TG、LDL和HDL),神经心理学指标(MMSE、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延迟回忆、定向、MOCA总计、HAMD和VFT等)均有显著积极性变化,且WC、SBP、FBG、TC、TG和LDL均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HDL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提示五禽戏练习可以明显改善MS老年人血管危险因素,提高认知功能。分析认为,五禽戏练习对血管危险因素产生积极影响可能是MS老年人认知功能提高的生理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右脑功能和体育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心理学已经证明:大脑两半球各有独特的感知觉、学习、记忆和信息加工的方式,其功能、作用都不相同。体育活动与右脑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但这一点并未得到体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本文分析了在大脑功能特点上表现出的个人差异,论述了右脑功能在思维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右脑功能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并提出了如何发挥右脑功能潜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有氧耐力是指机体从事长时间运动的重要能力,有氧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机体的心肺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发展有氧耐力。本主要阐明了发展有氧耐力的生理学依据以及发展有氧耐力的控制原则。  相似文献   

6.
李跃 《中华武术》2022,(5):72-74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年轻有活力,是推动社会、国家进步的重要后备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推动者。近年来,从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大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肥胖、近视率都不断增加)。前人的研究结果提示,良好的健康体适能水平能够对个体的执行功能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规律的体力活动是促进健康体适能和执行功能发展的重要手段,且健康体适能包含的各个成分都与执行功能存在着积极的关系。针对大学生群体,现有的研究中显示指标单一,对大学生体力活动、健康体适能与执行功能三者的关系依然不清楚。因此,本文全面探讨体力活动、健康体适能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的实时监测,科学安排大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为维持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动应激对免疫功能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医学和心理学角度探讨运动应激、免疫功能和身心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了应激和运动应激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运动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嵘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3):107-110
运动心肺功能评价是指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评价人体心肺系统工作能力,是大范围人群普查研究、体能评估和运动处方制定的基本评价手段。文章主要对常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方法进行了追溯,尤其对非损伤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研究进展做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对心肺功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将太极拳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许多研究表明,太极拳对心肺功能有较大的影响:太极拳能增加心血管机能而且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太极拳可以科学地调节呼吸功能,对发展肺功能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长时间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运动心肺功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西德Jaeger公司运动心肺功能仪,对静息心肺功能均正常的两组学生(一组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一组为很少或几乎不进行体育锻炼)进行测试,以观察研究在承受运动负荷时,其运动心肺功能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1.
成年人心肺功能测评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功能是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生长发育状况、健康水平和体质强弱的重要指标。心肺功能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寿命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本文通过台阶试验的测试过程、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功能模块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和所使用的评价公式等几个方面介绍成年人心肺功能测评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2.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心肺功能的一些常识知识,论述了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适合自身锻炼的运动项目来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以及怎样科学合理地制定提高心肺功能的体育运动处方,以期为健身体育运动对提高人体心肺功能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冬泳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经常参加冬泳运动的老年人与不经常参加运动的老年人心肺功能的比较,探讨冬泳运动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冬泳运动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对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8名甘孜州世代居住在海拔2 500m以上的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后进行"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训练结束后分别在高原、亚高原、平原分别采集其与心肺功能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对高原-亚高-平原过渡训练对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经分析发现训练结束后测得从康定到泸定再到都江堰的最大摄氧量、血乳酸、血氧饱和度、尿蛋白均呈递增趋势,心率呈递减趋势,且除尿蛋白外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有利于提高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的心肺功能的适应能力.提示: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心肺功能的变化有利于运动员更快更好的适应从高原到平原的海拔落差,对运动员训练时运动强度的提升和成绩的提高提供运动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羌霞 《中华武术》2014,(12):42-44
一、前言心肺功能是指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两者的能力又直接影响全身器官与肌肉的活动,因此十分重要。心肺功能的高低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肺活量,肺活量被认为是衡量心肺功能最直接有效的指标。二是耐力,耐力是指机体参与中等到大强度体育运动的持续时间,测定的手段一般有台阶实验、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200米折返跑等,这两项指标能直接反映心肺功能的高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有氧健身操对女大学生身心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对女大学生健身操班的跟踪调查与实验,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有氧健身操运动的健身、健心效果进行了全面研究,对持续参加有氧健身操锻炼的女大学生锻炼前后的各项身心方面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长期的有氧健身操运动可使体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提高,精神状态及心理障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近年来学生心肺功能下降的原因及严重性和HIIT的特点;运用Rev Man5.3进行meta分析验证HIIT对改善心肺功能的有效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对HIIT的研究发现,HIIT对于改善心肺功能有其独特的优势,并结合现状分析发现可以通过发展HIIT来改善大学生心肺功能,具有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以2005、2010年福建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库为依托,就福州市中学生心肺功能(肺活量/体重指数、800或1000米)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5年间福州市中学生心肺功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肺活量,提高最为明显;与福建省比较,福州市中学生肺活量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耐力跑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李跃 《中华武术》2023,(6):48-50
体适能作为衡量身体健康的重要外在表现标志,对个体的执行功能和脑起到促进和保护作用。本文从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角度出发,对儿童体适能水平影响其执行功能发展以及相关脑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体适能包含众多成分,且已有的研究在影像技术手段使用方法上较为单一,因此,未来应当借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综合考察个体的体适能各成分,执行功能和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科学》2016,(5):89-97
本文利用西部某地区大样本学生数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结果对比同一批学生的体质特点,通过描述统计、构建随机截距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模型、引入交互项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身体形态、心肺功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而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在新标准下,同一批学生的偏瘦现象大幅减少,高中学生肥胖问题有所凸显;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明显的肺活量不足;2)从体质指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看,肺活量不达标的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女生。心肺功能可能是影响学业表现的关键因素。因此,新标准将肺活量设为必测项目彰显了心肺功能监测的重要意义,指引着"多维健康、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向,通过学校重视、家庭支持以及社区开放等方面合力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