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中生物(必修)“水分代谢”这一节,是第二章“生物新陈代谢”中的第一节。学生在学完了第一章“细胞”后,进入难度加大的第二章学习。因此,学好这第一节,对学生增强信心,学好后面的生物学知识其重要意义。 在讲授这一节时应注意下列一些问题: 一、讲清水分代谢、植物吸水与细胞吸水的层次关系及其不同特征 水分代谢是指绿色植物在生命活动中对水分的吸收、运输、散失的全过程。植物吸水是绿色植物水分代谢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牵涉到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及其最活跃的部位(根毛区的表皮细胞)等,而实现植物吸水,首先要靠细胞吸水。与细胞吸水有关的是吸水的方式及其原理。不同的细胞,吸水的方式不同。不具大的液泡的细胞(干种子细胞,根尖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全书的中心内容和章节重点高中生物教材全书包括四章,中心内容是第二章“生命的基本特征”。各章的重点如下:第一章: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和腺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构造和作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及对于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第二:第一节中的 ATP 的功能;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呼吸作用的本质。第二节中的有性生殖的配子形成过程。第三节中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昆虫激素,特别是性外  相似文献   

3.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第二章第二节,介绍化学平衡的建立,是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平衡,感觉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册(选修本)第一章第二节中,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部分既是本节重点内容,又是难点内容,正确建立化学平衡移动的认知结构,对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的学习尤其是在“电解质溶液”一章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在多年的教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1.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的联系“水分代谢”是第二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第一小节内容。本小节内容是在初中“植物吸水原理”的基础上及学生学习了高中《生物》第一章“细胞”,掌握了细胞膜、液泡膜具选择透过性特性的知识后,重点讲述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理过程。学生在学完第一章“细胞”后,转入难度加大的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学习。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好这一节,对学生增强信心和兴趣,学好后面的生物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1.2教学内容本小节主要叙述了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共分2课时完成。本…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第九章“力和运动”中的“惯性”一节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对“惯性”概念很容易就能背熟,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犯经验性的错误,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概念,在教学中必须讲清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1教材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本章共三节,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以及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第二节内容是解释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并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本对语文教育有所追求的专著。全书各章节的标题就是一面面奋进的旗帜 :引言 :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 ;第一章 :语文“生活化” ,生活“语文化” ;第二章 :阅读·呼唤“人”的回归 ;第三章 :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第四章 :对语文考试改革的思考与期待 ;第五章 :呼唤高素质的语文教师 ;后记 :肩负着两代人的使命。每一节的标题也同样充盈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心灵激荡。如第二章内的系列标题 :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 ,语文教学中学术氛围的营造 ,锻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翅膀 ,为学生打开一扇扇文化的窗口 ,质疑“公开课”。每一节内…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内容。本节教学需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酶的发现、概念和特性;第二课时进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实验。本节前一部分所教授的知识为此次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次实验通过探究温度和p H等因素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感性经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  相似文献   

10.
王桂玲 《中学生物学》2012,28(10):33-34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稳态与环境"的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融进必修3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1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学生学习了必修3的第一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个方面。该节内容是学生理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些理念,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实践和研究的教学主题。笔者在教授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四章第一节)这部分内容时,就尝试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下边将第一课时“水分的跨膜运输Ⅰ”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提供给大家,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一、教学内容的处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水分的跨膜运输、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探究性实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对这些内容的教学,笔者拟将“水分的跨膜运输”与探究性实验设计合并为一课时,而每二课时依据前一课时的实验设计,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具体的探究性活动。将“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与第二节  相似文献   

12.
溧阳县新昌公社姜笪里耕读小学共有二十五个学生,都是一年级,按不同程度分为三组。十月间,我们在那里听姜阿娣老师上了一堂算术课。这一堂课,第一组的教材是第一册第二章“10以内的加法”中的第一节“加1”;第二组在上一堂课才教过第一册第三章“10以内的减法”中的第七节“减7、8、9”,这一堂课是做练习十九的第4到第7四道题,不新授;第三组教材是第二册第四章“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中第三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2]。现将教学经过整理于后,供大家参考。教学开始,姜老师先布置第一组小助手用数字卡  相似文献   

13.
刘敏 《生物学教学》2008,33(6):20-21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高一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的知识,对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以及氨基酸如何脱水缩合等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新课程的理念是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中教”。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贯彻“做中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动手组装氨基酸模型,  相似文献   

14.
穆珍珍 《地理教育》2024,(S1):80-81
<正>“月相”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中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月相图也比较复杂,属于难教学的部分。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了本节教学难点的突破思路。一、教学困难原因月相知识的复杂性。月相是日、地、月三者之间相对位置变化以及以地球视角观察的结果,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所观察到的月相就不同,不同时空的组合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中“基因表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之后,关于基因功能的内容,是本节教材的教学难点。有关这一小节,学生容易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6.
孙方 《天津教育》2009,(8):50-50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科书必修模块Ⅰ第六章第一节“细胞增殖”中安排的一个模拟实验。目的是通过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该实验看似简单,其实蕴含了许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做学资源与契机,亟待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编写者说明:《中国文学史纲要》一(先秦、秦汉文学)1999年6月出版的第二版修订本中,补充和调整的有关章节是,先秦文学部分有:第三章第五节的“祭祀诗和宴饮诗”。第七章的“杰出的辞赋家宋玉”。本章只要求教学和掌握“第二节宋玉的作品”中有关《九辩》的内容和艺术,其他内容不作教学和考试要求。秦汉文学部分有:第一章的秦文学。本章只要求教学和掌握李斯及其代表作《谏逐客书》、《吕氏春秋》的编纂情况及其主要思想倾向,其他内容不作教学和考试要求。  相似文献   

18.
1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9.
商品和贯币 肠克思:《查木输》第一卷第一、兰章 属克思:《政治释济学批+lI》 资本和剩余价值 属克思:《资本输》第一卷第四章,第五章第二节,第六章,第 八章第一节,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五节,第十 三章第三节,第十七、十八、十九章 岛克思:《展佣劳动与查本》 列认《俄国工人的工查和资木家的利澜》、《榨取血 汗的“科学”制度》载《‘列宁全集”第十八卷。 资木积累 娜克思:《查木输》第一卷第二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一、四 节,第二十三章郊一至四节 列宁:《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载。列宁全备,第十八 卷 资本的循环与周棘 娜克思…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五章“液体压强的公式”一节课中的难点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总重和体积无关。这个难点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规律看,形成教学难点的一个关健因素是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因为,在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就从第一节课的图5—2(课本92页)中知道压强公式(P=F/S)中的压力与重物(砝码)的物重有直接关系,在第五节一开头又是这样叙述的“液体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