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AMI方法,对3-(6-溴吡啶-2)-2-(2-氟-6-氯苯)-噻唑酮-4(BPFCI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结果表明BPFCI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为主活性区,其上的2位C、4位N和6位O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Gaussian03W在LANL2DZ基组水平对有机锡氧四元杂环结构化合物(μ-O)2Sn2R4(R:Me,Et)进行理论研究,优化了几何构型,获得键参数,分析了化合物的Mayer键级,计算出分子体系能、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和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能,经Mulliken布居分析原子净电荷分布,计算出原子轨道对分子轨道的组成贡献。结果表明,除(μ-O)2Sn2Me4外的标题化合物均稳定,为有机锡氧四元杂环化合物(μ-O)2Sn2R4(R!Me)的合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由姜黄素和硫脲两组分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嘧啶硫酮化合物6-(4-羟基-3-甲氧基苯)-4-((1Z,3E)-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1,3-丁二烯-1-基)嘧啶-2(1H)-硫酮(化合物3).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质谱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对化合物3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高铁离子还原能力测试(FRAP),结果表明:化合物3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该新反应环境友好、无毒、无污染,操作简便、原子经济.  相似文献   

4.
采用AM1方法,对3-(6-溴吡啶-2)-2-(2,6-二氟苯)-噻唑酮-4(BPDFT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原子的净电荷、键级等参数.结果表明:BPDFT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上的3位N、5位C和吡啶环的4位C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AM1方法,对3-(6-溴吡啶-2)-2-(2-氟-6-氯苯)-噻唑酮-4(BPFCT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结果表明BPFCT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为主活性区,其上的2位C、4位N和6位O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MNDO级别上的重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计算方案(MOSMO)。采用通常的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MNDO级别中完全相同的参数方案,计算了各种分子的几何参数、电离能、能级等,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及HF/6-31G*从头算方法计算结果相符,说明提出的计算方案是可行的。同时,由于提出的计算方案过程简单,更易推广使用到从头算方法难以解决的大分子体系和超分子体系的结构和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农药中间体2-氯-4,6-二甲氧基嘧啶的合成研究进展.介绍了以丙二睛、硝酸胍与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的合成工艺路线和研究水平.分析比较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合成2-氯-4,6-二甲氧基嘧啶的工业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不同外电场下BeF2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进行优化,并对外电场作用下BeF2分子键长、总能量、电偶极矩、分子轨道能量和红外谐振频率等进行分析,然后再采用DT-DFT方法对BeF2分子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外电场作用下,分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随外电场增大,BeF2分子键长R(1Be-2F)逐渐减小,键长R(1Be-3F)逐渐增大,分子总能量逐渐减少,偶极矩呈线性增大,LUMO轨道能量逐渐减小、HOMO轨道能量逐渐增大,能隙不断减少;BeF2分子不同振动模式的振动频率和红外光谱强度受外电场的影响不一;另外,随着外电场的增大,紫外光谱吸收峰发生红移,摩尔吸收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9.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方法对缬沙坦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和前线轨道分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标题化合物与牛血红蛋白(BHB)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它们的结合位点数n约为1,结合常数K为759.94 L.mol-1;用分子柔性对接技术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作用位点、作用力类型及相互作用能,结果显示标题化合物与BHB中C链上的Thr 39形成氢键,相互作用静电能是-280.3 kcal/mol,范德华力为-190.0 kcal/mol,势能为-319.6 kcal/mol.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硼(B)铬(Cr)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性质作了理论分析,得出满意的解释.对于硼形成三配位化合物BX3能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能形成离域Ⅱ键,并用休克尔分子轨道法进行处理.形成离域Ⅱ键后,可获得2(3β的平方根)离域能,起到了稳定化作用.对于铬元素形成的低价态化合物,用晶体场理论作了分析,指出Cr(Ⅰ)化合物不能稳定存在而Cr(Ⅲ)化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