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历史上的太上皇□刘乃亮太上皇全称太上皇帝,即皇帝之上的皇帝,一般由在位皇帝的父亲充任,是皇权与父权相妥协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太上皇的人先做皇帝,然后将帝位让给儿子(当然也有例外)。此种让位,古代称为“内禅”,以示它与那种因将帝位让于异姓(实际上...  相似文献   

2.
《滇中文化》2007,(4):52
京剧行也叫梨园行。在旧社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有供祖师爷等种种封建迷信习惯。梨园行供的祖师爷是唐明皇。 清朝道光之后,宫廷内供的却是道光皇帝的母亲,称为“御后祖师”。相传她原是唱小花脸的演员,被嘉庆皇帝看上接进宫去生了道光皇帝,才被立为正宫。道光做了皇帝,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他母亲说出自己的身世,才感叹地说:“想不到我也是戏子啊!”意思是自己是唱戏的儿子。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孙权杀了自己的儿子。 孙权晚年废了一个儿子的太子位,赐另一个儿子死。这两个儿子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罪行。他只是听信谗言说太子对他不孝;而另一个儿子则培植自己的势力要与太子争位。  相似文献   

4.
卸下期盼     
正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可是我的心却很凉。很久没有儿子的消息了,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我是一个喜欢做计划的人,也自认为自己擅长做计划,我每天用计划对生活进行周密的安排。我不仅喜欢给自己做计划,甚至也给自己的亲人做计划,很早以前,我就为儿子设计好了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5.
解惑,翻开《辞海》1820页见巂唐条,“巂唐古县名。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治所在今云龙西南。南朝宋废。东汉曾为益州西部都尉治所。”又查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认知南朝宋在公元420~479年间。推算一下,巂唐作为一个县级治有五百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6.
乾隆皇帝(1710—1799)是清朝的第四代皇帝,姓名为爱新觉罗·弘历;历史上称他为高宗纯皇帝.他活了89岁,在位60年,又当了3年多太上皇,实际上统治中国63年零4个月,是中国封建帝王掌权最久、寿命最长的一位.中国有句俗语“人活七十古来稀”.在科  相似文献   

7.
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特殊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但是童话中的幻想又不是单凭主观随意的胡思乱想.而有一定的生活依据或科学依据.使人感到是可信的。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里。两个骗子做着空手势假装织布.而皇帝竟然也被骗.以为着装实际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这种以想象和夸张手法衬托出骗子的狡猾和皇帝的愚蠢.让人听来又能信服。做到了艺术的真实。正是这种使人信服的幻想和夸张.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思想教育.才发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号虚白,别署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等,陕西华阴人。因生于癸巳年,又号癸巳人。天祜二年(905年)杨凝式32岁登进士第,至后汉时任职太子少师,故世称“杨少师”。杨凝式出生望族,父亲杨涉在唐哀帝时任宰相。907年,朱温废哀帝而自立梁朝,命宰相杨涉率官献玺。社会变迁,政权迭更,对杨凝式来说是一个摆在面前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9.
圣节,即以皇帝的生日为节日,是唐宋时期新出现的一个官方节日.皇帝至高无上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圣节庆祝活动的盛大与隆重,同时也决定了其花费数目的惊人与庞大.地方进献是圣节花费的主要来源.由唐到宋,地方进献的范围、数量、质量有很大变化,而这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社会风气以及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有位台湾作家的<人,又少了一个>,大致说的是主人公"我"曾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到"我"家讨点米,并反复向"我"申明自己不是乞丐,是个大学毕业的人,只是先生做了牢,自己一个人带四个小孩,靠给人洗衣服无法维持生活才不得不来讨点米的."我"受到感动,给了她许多米.几年后,当我再次见到她时,她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标准的乞丐,在向人熟练的乞讨.于是"我"不由得感叹:人,又少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阿嵯耶观音的由来.阿嵯耶观音圣像及其名称最早出现在作于南诏中兴皇帝舜化贞中兴二年(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8年)的<南诏图传>中.<南诏图传>也称<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分为图画卷和文字卷两卷.在图传中,阿嵯耶观音七次化为梵僧,七次度化众生,并授记南诏立国,以诏诰天下,南诏立国是君权神授,神圣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12.
叶赛宁儿子的不白之冤王人法编译1913年谢尔盖·叶赛宁在莫斯科瑟京印刷厂当校对员,结识了女校对员安娜·罗曼诺芙娜,两人同居,于1914年生下儿子盖奥尔吉·叶赛宁。谢尔盖·叶赛宁于1925年12月28日凌晨自缢身亡。当时年仅30岁。他的儿子的命运又如何...  相似文献   

13.
余显斌 《大理文化》2014,(12):102-103
正后大理,在段和誉退位前后,又一次变得夕阳西下,群鸦乱飞,渐渐出现末世气象:宫廷中,诸子争位,扰攘不休,无日无之;外面,三十七部,又有一次点燃战火,戈矛蔽日,鼙鼓声声,"酋领星碎,相为雄长。干戈日寻,民坠涂炭"。段和誉很不爽,结果,很严重:他辞职不干了。段和誉的儿子段正兴,在自己女婿高量成力挺下,宽衣博带,满面春风,登上大理国宝座,成为后大理的元首,掌权夺印,发号施令,滋味无限地当着傀儡皇帝,好不  相似文献   

14.
陈宝良 《寻根》2014,(5):22-26
称谓之事虽小,却是一种身份象征,有时甚至被上升到礼制与法律的高度加以认识。在日常交际中,称谓是否得当,小则关乎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大则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休戚相关。明朝正统年间,山西大儒薛碹很有学问,在英宗皇帝面前奏对时,理应自称“臣”,或许因为紧张的缘故,一时误称自己为“学生”,言出深感失言,不觉惭愧,只好引退。还有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崇祯皇帝召见一些地方上的推官、知县入对。面对皇帝,本应自称“臣”,但有人误称“知县”;本立称皇帝为“皇上”或“陛下”,但有人误称“老大人”,仓皇间觉得错了,又误称“老皇上”。上述种种,显然不符合“朝仪”,属于“失仪”的行为,说大了或许会影响他们的官运。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化》2023,(5):33-36
<正>《明天》是鲁迅所写的第四篇小说,完成于1919年六七月间,发表于当年10月30日北京《新潮》第二卷第一号。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寡妇单四嫂子在丈夫死后寄希望于儿子,儿子病了寄希望于明天得救,儿子夭折了又寄希望于在梦中母子相见。在这篇小说中,鲁迅重点塑造了单四嫂子这一朴实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前年,丈夫死了,单四嫂子成了寡妇。从此之后,她的独生儿子宝儿便是她的全部希望所在。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起早贪黑地纺纱,为的是养活她的儿子。不幸的是,儿子得了重病,  相似文献   

16.
余显斌 《大理文化》2021,(1):99-112
宋朝国君的帝位,在宋太祖死后,由太宗继任.此后,帝位一直在太宗一脉流传着,到了南宋高宗的时候,由于无儿子,因此无人承继大位.此时,有大臣趁机上奏:"昌陵之后,寂寥无闻,仅同民庶.艺祖在上,莫肯顾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祸也.望陛下于'伯'字行内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意思是,太祖死后,子孙走向民间,太祖一定很伤心,不保佑我们,因此金人如此肆虐,铁马金戈,欺负我们.皇帝你没儿子,就在太祖后人中,于"伯"字辈选一人吧,此辈分是你侄儿行,可以继承大位的.  相似文献   

17.
早在公元前2000年,世界上便已开始出现了动物园的雏形。然而,100年前,全世界的动物园数目却依然十分有限。中国皇帝和埃及国王是动物园最早的创建人。后来,1300年左右带有传奇色彩的蒙古皇帝忽必烈(Kublai Khan)及16世纪阿兹台克王蒙提祖马(Montezuma 约1466—1520)相继仿效他们建起了动物园。最后,欧洲的皇帝、国王、公爵和王公也造起了自己的动物园和游乐大花园,以目睹异国风味的动物为乐。当然,所有这些私有动物园是不许公众百姓进入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家学传统唐桂芳(1308~1380年),字仲实,号白云,歙县人。"少从洪焱祖学,弱冠为明道书院司训。元至正中,用荐授建宁路崇安县教谕,再任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明太祖定徽州,召对称旨,命之仕,以瞽废辞,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白云集·提要》)唐桂芳本为婺源李氏,因出继唐氏,遂改姓唐。据《题先人序李氏族谱后》记载,唐桂芳的始祖讳京,生子三人。讳仲臯,又生子三人。讳德  相似文献   

19.
余显斌 《大理文化》2021,(9):99-112
古代,很多朝代的建立,都是经过铁马征战得来的.西汉皇帝刘邦登基之后,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提三尺剑定天下者,朕也,非太上皇也""朕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言外之意,这天下,是自己铁马金戈,在沙场上厮杀出来的,是在烽烟弥漫中取得的.因此,他做皇帝后,整天骑马射箭,练习武艺.大臣陆贾告诉他,要多读诗书,多学习文化知识,别做文盲.刘邦一听火了道:"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我是凭借万马奔腾,斩将搴旗得到天下的,读啥诗书写啥字啊?  相似文献   

20.
温斯洛·荷马于1836年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在家里三个儿子中排行老二,母子是颇有才华的业余水彩画家.19岁时,荷马给一名商业石版画家当学徒,其后在波士顿和纽约做自由插图画家.1857年,他拒绝了<哈勃周刊>提供的全职工作,成为一名自由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