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近年来,闸北区档案目录中心为该区电子文件归档、档案资源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推动了该区档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市档案局悉心指导、帮助下,闸北区档案部门积极贯彻《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和《上海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着力建设档案目录中心,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2000年提出花五年左右时间,构建“三网一库”(即局域网、政务网、因特网和数据库),建成档案目录中心,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第一阶段目标。经过几年努力,现已提前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抓了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10日,随着闸北区副区长韩晓玉手握鼠标轻轻一点,闸北档案信息网开通了。同时,宣告闸北区档案局(馆)的“三网一库”建设已全面完成。闸北区继在全市率先建成目录中心后,又率先与市档案馆目录中心勾链;接着又第一家向市档案馆传输婚姻档案等专业档案信息;第一家开发了“家庭建档软件”。  相似文献   

4.
一、省通信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1、档案目录资源数据库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经过十几年升级达标的努力,我省通信各企业档案馆(室)的馆藏档案件级和专题目录数据库已经基本建成,馆藏档案目录均实现计算机单机检索,完成了传统纸质目录向电子检索的一大飞跃。  相似文献   

5.
档案目录数据的采集报送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努力,江西省档案局的档案目录数据采集报送工作成果显著.今后,可以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加强档案目录数据的安全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做好档案目录数据采集报送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纸质档案数字化及现行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以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确保馆藏重要档案、照片、底片及录像档案数字化的一项重要的档案建设。它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处理、传输、应用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实现高校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军队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建议应以行政配置为主要方式,通过建立全军档案目录中心、类文件中心的过渡性档案机构、优化馆藏结构及建立馆藏联合目录等方式实现军队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是指从事档案目录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存储、管理与传输,以数字化检索方式,提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窗口。建设数字化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是信息时代的需要,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钟闻 《浙江档案》2003,(1):25-26
区域性档案资料目录信息服务中心是指各级档案馆建立的以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现行文件目录、内容信息并进行开发利用为目的的综合性信息服务中心。《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提出“加强档案目录中心建设,组织各级国家档案馆建立区域性档案资料目录中心,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区域性档案资料目录信息服务中心是档案部门为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对于转变各级档案馆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功能,实现档案馆“两个基地、一个中心”的目标具有重…  相似文献   

10.
《上海档案工作》2009,(4):31-32
周铭、王晋、淑芳在《山西档案》2008年第4期撰文就档案目录中心建设谈了个人见解。关于档案目录中心的概念。档案目录中心是指以某一档案馆为依托,汇集若干档案馆的特定档案目录信息并能开展馆际检索服务的一种专门档案信息管理机构。它可以是全国性的或地区性的,也可以是专业性的。  相似文献   

11.
档案数字化可以开辟全新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克服地域限制实现大范围的服务,并且实现了信息利用的有效性。只有实现档案数字化,才能把信息更及时、方便地提供给需求者.才能为社会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档案数字化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馆藏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建设以及馆藏重要纸质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的数字化;二是现有以及将来的档案以电子文件形式汇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平湖市档案局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平湖市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平湖"建设的整体框架内,以档案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实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7月30日,市档案局馆在闸北区召开“上海档案目录中心建设现场会”,观摩闸北档案目录中心信息系统,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以推进全市档案目录中心建设。上海档案目录中心建设自2001年8月正式启动以来,先行确定了第一批参加建设的12个试点单位进行运作。今年4月,市档案局制发《上海档案目录中心建设方案》后,市区两级档案局馆和市级机关纷纷制订计划予以实施。闸北区档案馆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档案目录中心,拥有进馆和未进馆档案目录数据92万多条,并已在区公务网上开通。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刘南山、闸北区副区长周金彩出席会议并讲话。刘…  相似文献   

14.
王韵 《云南档案》2003,(2):14-15
档案资源信息化,是指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过程数字化,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信息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的开放利用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达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志。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和开发利用;档案馆信息库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档案信息技术的应用;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等等…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档案目录中心成立于1992年,负责全省档案目录数据的采集、加工、整理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十多年来,在局馆领导班子的重视下,目录中心成为常设机构,现有8名工作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备档案学和计算机知识。现已建立起以省档案目录中心为龙头,辐射16个地、州、市,128个县区和专业档案馆的全省档案资料目录中心网络。目录中心建立了全省全宗级历史档案目录、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级目录、革命历史资料目录和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的机读目录数据库,采集了40多万条机读目录数据,实现了档案目录计算机管理和多渠道检索查询及索引检索查询,为…  相似文献   

16.
邹燕  张晓华 《大观周刊》2012,(44):111-112
档案著录是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等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档案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步骤和内容之一。1985年5月经国家标准局批准发布的《档案著录规则》(GB37925—85,以下简称《规则》),是我国档案工作领域第一个国家标准。2002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到‘十五’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部门要努力建设并投入一批内部局域网,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有条件的省级档案馆藏全部馆藏档案案卷级目录都要实现机检,重要档案全宗逐步实现文件级目录检索……”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1月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规定:“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广域网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全球性、开放式、面向大众的计算机网络,它是借助于现代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全球信息传递的一种快捷、有效、方便的手段。在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档案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网络形式,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为目标,建立起具有特色的、面向大众服务的档案公众网平台。  相似文献   

19.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纸质档案数字化及现行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以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确保馆藏档案数字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处理、传输、应用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逐步实现高校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高校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进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和社会化。在信息时代.如何顺应档案信息化建设浪潮,推进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已成为高校档案工作者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针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20.
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以满足社会各方面日益增长的利用档案信息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