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和特点是语言文化的交流。熟悉两种文化和掌握两种语言同样重要。因此,文章着重从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与语言习惯、宗教信仰、日常生活与社会习俗和地理环境与物质生产方式等几个方面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将英汉两种语言受文化差异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进而指出如何在翻译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之使命。  相似文献   

2.
英汉互译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英汉互译的目的是语言文化的交流。熟悉两种文化和掌握两种语言同样重要。因此,文章着重从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与语言习惯、日常生活与社会习俗等方面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两种语言受文化差异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进而指出如何在翻译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使命。  相似文献   

3.
典故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的结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影响,英语中的典故和汉语典故承戴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表达出不同的语言色彩和寓意,所以了解英汉典故的差异有助于更好的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言的一部分,颜色词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词汇意义和象征意义都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及文化背景.色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与颜色有关的表达方式,表达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下面笔者就对几种常用的颜色词--红、白、黑、蓝、黄的中西联想意义的差异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也是传播和继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标准等.这些都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和传承.中英文化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及习惯,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习语翻译,因此民族和地域上的差异应当被表达出来.通过对中英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避免时习语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和特点是语言文化的交流。熟悉两种文化和掌握两种语言同样重要。因此,本文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将英汉两种语言受文化差异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进而指出如何在翻译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之使命。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在各自历史长河中由于民族间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因素影响都存在着外来词.这两种语言在外来词数量、词性、借用范围以及对外来词的吸收同化功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民族文化心理、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语言文字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本文从中西方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分析了英汉两语中的习语在文化上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使大家对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扫除习语翻译的障碍,更好地实现文化传达,进一步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影响着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中西方思维的具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两种语言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但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征。隐喻在情感的概念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感语言绝大部分是隐喻化的。本文以人类五种基本情感中的恐惧为研究对象,采用语言分析法对英汉语中的恐惧隐喻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将相同点归因于英汉恐惧隐喻共有的认知基础,并尝试从文化相对性方面,即英汉两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尤其是中医学相关理论对汉语恐惧隐喻的影响方面探讨其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两种思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英汉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在词语、句子、篇章乃至一些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俗用法等方面都体现着诸多差异。文章尝试从英汉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句子的根本差异即:"形合与意合"、"复合与简单"、"主语与主题"、"物称与人称"四个方面来体现中西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探讨了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指出需要在翻译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来调整语句,从而使译文更加自然、准确.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但由于思维方式、民族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及特定的政治文化的差异,就造成了翻译中的一些困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增加文化意识,这样翻译出来的作品才会被读者所理解并接受.众所周知,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常常是我们作翻译时的难点部分.因此本文就英汉习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信息障碍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分析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差异及其中所包含的翻译信息障碍,再从翻译角度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并逐一对其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试论地理环境与英汉习语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婷婷 《考试周刊》2009,(26):193-194
习语是人类的语言和生活经验最紧密的衔接点。在人类语言中,有些习语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因地理环境差异而产生的英汉习语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说明在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学习者应该对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保持敏感性,减少信息差,从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从英汉习语文化不对应的角度,分析因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历史、文学典故及风俗习惯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中西文化差异,可帮助学习者增强对英语语言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李娜 《文教资料》2009,(22):53-54
缤纷的世界充满绚丽的色彩,生活其中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观察想象和不断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本民族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的有关颜色词的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英汉颜色词文化上不等值问题的探讨,说明在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颜色词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了解掌握这些颜色及其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和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但是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语言,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在此,我们将对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不同所导致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存在的这些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动物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种类的动物被赋予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因此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动物词汇隐含含义。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异同,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含含义中出现了相同、不同与空缺的现象。因此研究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含含义将有助于丰富人们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了解,促进两种语言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动物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种类的动物被赋予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因此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动物词汇隐含含义。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异同,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含含义中出现了相同、不同与空缺的现象。因此研究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含含义将有助于丰富人们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了解,促进两种语言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物质、宗教、民俗、地域四个方面谈了英汉两种文化之差异,着重强调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对学习语言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