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的课堂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迸发火花的过程,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闪耀着创造的光辉,教学成了一种教师艺术创造的历程,学生则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任务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展开预设的教案,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对预设的标准答案的顺应和认同。沈大安老师对课堂的预设和生成这样说:“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语教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管洪涛 《当代教育科学》2007,(3):112-112,114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动态生成这个新名词也频频出现。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自《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一个超越预设,充满着活力的新生命正向我们走来。这便是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形态,是基于教师的睿智之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用真理、知识、智慧、志趣等共同缔造的绚丽画卷。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音乐课堂的动态美丽,是音乐教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把学生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不是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思路教学,而是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动态生成的课堂流光溢彩,姹紫嫣红,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发展过程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动态生成式教学”及其使用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预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教学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课堂中尽管教师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但受教学活动计性、预设性的影响,教师把教学过程看作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学生的思和活动被束缚在教案框架内,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不再是教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一个…  相似文献   

8.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多样化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学习需求和方向不断产生、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的互动过程。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提倡动态生成。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做好智慧生成的引领者、精彩生成的筛选者,使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出火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教师预设之外的种种想法,往往就是课堂教学即时生成的资源。教师要把握教学动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种动态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以不断产生课堂教学的亮点,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11.
庄建欢 《考试周刊》2013,(77):170-171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生成、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碰撞出火花的过程,也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这种互动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时刻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展现艺术创造的过程:而学生则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逐步加深.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这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自《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一个超越预设,充满着活力的新生命正向我们走来。这便是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形态,是基于教师的睿智之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用真理、知识、智慧、志趣等共同缔造的绚丽画卷。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音乐课堂的动态美丽,是音乐教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实施,新的课堂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迸发火花的过程,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闪耀着创造的光辉,教学成了一种教师艺术创造的历程,学生则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勿庸讳言,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创造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是新课标下教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然而,物极必反,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却常常被“途”中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提倡动态生成.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做好智慧生成的引领者、精彩生成的筛选者,使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出火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思考和感悟时有形成,这就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这种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那么,怎样构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呢?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善于读懂文本,让文本语言及其承载的思想影响感染学生,而且要…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成为学生资源的激发者,而且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应该树立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重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新的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动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动态生成。笔者就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如下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一个教师、学生、内容、环境整合而成的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动态生成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生成,是指教师在充分预设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组织教学活动时,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并引导学生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进发出创造的火花。涌动出新异的灵感。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广大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倡导动态生成,主张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文本不断产生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同时产生成新的思想、新的体验。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劳动才会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理念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论认为,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换句话说,生戍性教学是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生命,让每个个性生命在课堂上展现出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