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语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是语新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教科书相配套的语课外读物?语能力的基础与核心是读写能力,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读写能力就必须扩大阅读,增加积累。读本是泛读教材,培养阅读能力既要精读也需泛读。从内容编排看,《读本》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阅读部分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本身的实际组织单元,基本上与课本的各个单元相对应,有利于教师指导阅读,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这对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大有益处。因此,《读本》与课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语文读本》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新教材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手中多了一本《语文读本》。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 ,这套《语文读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 ,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据我的了解 ,很多老师并没有对《语文读本》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没有制定教学计划 ,也没有有序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学生也没有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全册的阅读量。面对这种情况 ,本人想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语文读本》是对教科书的必要补充学习语文 ,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教科书。但课时有限 ,课文数…  相似文献   

3.
2000年出版的中学语文新教材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手中多了一本《语文读本》。根据《中学语文大纲》的规定,这套《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据我的了解,很多老师并没有对《语文读本》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没有制定教学计划,也没有有序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也没有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全册的阅读任务。面对这种情况,本人想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罗霁 《时代教育》2007,(7Z):83-83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为学生配备了一套《语文读本》(简称《读本》),与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这套《读本》,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这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遗憾的是高中语文课时较少,教材教学任务重,教师对《读本》指导时间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阅读《读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学好语文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要广泛阅读各类优秀作品,仅靠一套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达到让学生多阅读、多吸收的目的.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新课程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每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一万字的要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组又编写了一套与语文教材同步的辅助教材《语文读本》.本套读本与课本上的内容相辅相成,其目的也是弥补教科书某些方面的不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所以对《语文读本》的阅读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充分发挥《语文读本》的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重视课外阅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不断提高阅读品位。"下面我以苏教版教材的配套读本《语文课外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为例,谈谈我这些年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笔者参加过许多小学数学教学研讨活动.也听过全国性的大型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课堂上,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上课过程中很少看到学生研读教材原文,一般只是在做练习时学生才打开教科书。原因何在?我想除了一些教师的教学习惯等因素外,学生阅读教科书时感到困难可能也是原因之一。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4版教材的修订过程中,力求让教材成为学生的“学材”,使学生更容易阅读。下面以新版教材一年级部分计算内容的编写为例,与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2000年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除了教科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编写了配套的《语文读本》。这厚厚的六大本《语文读本》,从量上讲是教科书的双倍,从质上看篇篇都文质兼美。假如高中三年既能学好教科书,又能阅读这六大本《语文读本》,对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读写听说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要“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作为一个语教师,按照《语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应该强烈意识到,加强阅读实践,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语阅读的数量,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语素养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那么,怎样立足于课堂和教材.在有机“放开”中“开放”,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素养呢?下面简述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每学期和语文教材一起发到学生手里的还有语文读本,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能弥补语文教材的有限和不足,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积累。但是对于那些挣扎在升学小道上的高中生们来说,是否又增加了他们的学业负担呢?如果课内不能有效地指导阅读,那些在繁重学业压力下已心力交瘁的学生们,课下又有几人会阅读《语文读本》?怎样处理《语文读本》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实施以来,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者在必修课、选修课之外,还精心选编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这套读本既相对独立,自成格局,又与必修课教科书参照呼应,如果能用心细致地阅读,必然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开拓思考空间,陶冶审美情操,升华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而“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学好语文只看课本是不行的,读本是一种高质量的课外读物,它与教科书配合,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阅读部分又包括延伸性的、鉴赏性的等几类。延伸性的,指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师如何恰当地使用教材,使我们的英语课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呢?笔者在对《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使用中觉得:教师应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自己使用的教材作出适当的裁剪,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加深、拓宽课程的内含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读本》旨在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增加积累。与教科书一样,两者的目的都是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提高语文能力。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并能运用从精读教科书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独立阅读。但是,一旦“独立阅读”,面对很重的各科课业负担,面对每学期35万字的阅读量,学生便会流于形式,甚至放弃阅读。这显然有违《语文读本》编写的初衷。从另一个角度讲,随着课时计划的调整,靠极为有限的课上时间处理《语文读本》中的所有文章,显然又不现实。这两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相当数量的师生对新教材的使用无所适从。笔者在处理教科书和《读本》的关系上,尝试过如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使用《语文读本》需要学校为语文教师及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硬条件 ,更需要教师及学生凭借自己的才智 ,寻找种种生动有趣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我使用《语文读本》的实践经验 ,我以为其中的方法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只要不嫌其小 ,总是可以翻找到很多的。下面就谈谈我使用《语文读本》的一点感受。《语文读本》编者将其阅读部分的选文分为延伸性的、鉴赏性的、知识性的三部分 ,但无论哪一种选文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 ,都应注重其辐射功能 ,注重积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语文学习方法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语…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段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低段教材中选人了一些诗歌,文质兼美,洋溢着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下面我就合理开发、运用DVD交互式教学资源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九课的诗歌《欢庆》为例,谈谈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怎样充分利用教材和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
黄辉 《江西教育》2016,(5):51-52
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人教社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语文读本》的阅读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笔者粗略调查了一下,结果很让人痛心。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把《语文读本》带回家里,有百分之二的学生随便翻阅了一下,挑感兴趣的几篇读了读,其余的学生则没有打开过,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有这本书。学生为什么不爱看  相似文献   

18.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0万字;近年来的高考试题都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阅读能力的考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语文读本》正是精读教材之余的必要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并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的最好的课外教材。但是,因为《语文读本》没有固定教参,再加上高中语文课时有限,所以它往往被束之高阁,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呢?下面,我就谈谈本人在教学中使用《语文读本》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加强联系,将《语文读本》的略读与教材的精读…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然而,教学调研表明,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掌握方面存在着问题,其中以阅读教材方面的缺陷最为明显。借用流行歌曲中一句改编的歌词,能够比较贴切地反映出许多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的感受,那就是“看书总是简单,考试太难”。这“简单”和“太难”既透视出了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的“尴尬”,也折射出了学生在教科书阅读策略方面的缺失。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阅读始终是语学习的命脉。课选在数量上的局限和内容上的限制,以及课外自选读本的良莠不齐或单一性、功利性等,给学生阅读带来了量上的欠缺和质上的困惑,而人手一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读本》(以下简称《语读本》)作为现成的阅读资源,被闲置或荒废,却又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实在是语学习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