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之后,于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艘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名的“神舟”号飞船,是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运载火箭,均为我国自行研制。试验飞船没有载人。据现场技术人员披露,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  相似文献   

2.
“神舟”号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 我国科学家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999年11月20日首次成功发射“神舟”号飞船,2001年至2002年,又成功发射与回收了“神舟”二号、三号和四号飞船。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风靡全球的好莱坞科幻大片《地心引力》中,宇航员最后搭乘中国神舟飞船返回地面。尽管这是虚拟的情节,却引发海内外对中国载人飞船的好奇。神舟飞船是中国在自有工业基础上完全自主研发的载人飞船。神舟飞船采用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电源技术、数据管理、对接机构、敏感器等,都是基于当代新技术,研发中自始至终贯彻安全与可靠的设计理念,从而取得了"十全十美"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杨宇光 《今日科苑》2013,(12):78-82
回顾人类载人航天历程,太空时代的到来,就是从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制与试验开始的。在太空竞赛时期,前苏联和美国分别研制了三个系列的载人飞船,即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和水星号、双子星号、阿波罗号。联盟号飞船经过不断改进,直到今天仍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在使用。美国研制并使用了航天飞机,未来各航天大国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神舟五号”飞船是比较先进的载人飞船,这主要体现在“神舟五号”的构造上。 “神舟五号”飞船采用三舱式构造,由轨道舱(也叫工作舱)、返回舱(又称座舱)、推进舱(仪器舱)和一个过渡段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地方,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和驾驶飞船时所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正>私人的飞船"10、9、8、7、6、5、4、3、2、1,飞船发射!""报告,‘龙’号飞船进入太空!""报告,‘龙’号飞船进入轨道!"2009年10月,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第40号发射台与休斯顿航天中心的地面指挥中心一片欢呼。其  相似文献   

7.
正天宫二号今年三季度就将发射了!它与天宫一号有哪些区别,将执行哪些任务呢?届时,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也要赶去与天宫二号相会,那将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场景啊!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我国已经在2011年9月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又成功发射了未载人的神舟八号飞船和载人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它们分别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6):464-465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应用系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在神舟5号飞船上安装有效载荷及在轨支持设备19台,开展空间环境监测、先进遥感应用试验和飞船力学环境检测。为保障飞船安全,在任务各阶段还进行了空间环境预报。在飞船自主飞行阶段,微重力测量仪全程检测了飞船在各种工况下,包括航天员活动时的力学环境变化,取得完整测量数据。飞船留轨期间,所有有效载荷及在轨支持设备工作正常,地面支持系统工作正常,先进遥感应用试验获取了大量科学试验数据,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目前,设备性能良好,将根据飞船留轨工作计划安排,继续进行约半年…  相似文献   

9.
数据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合体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根据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曾成功与神舟八号、九号飞船进行4次交会对接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目前已进入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在轨运行稳定,设备状态良好,静候神舟十号的到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也是神舟飞船的第10次发射,距离航天员杨利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2,(2):51-53
中国航天开门大吉 新世纪升空的第一个航天器是2001年1月10日中国发射的"神舟"2号宇宙飞船.这次发射非同寻常.它是中国第一艘按载人要求系统配置的正式飞船,即虽未载人,但其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与"神舟"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2号飞船增加了留轨运行、舱内环境控制和应急救生等新的系统功能,飞船和火箭在技术上作了改进.与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的7大系统全都参加试验,仅飞船上参试的分系统就有1 3个之多."神舟"2号飞船3个舱段的各个角落几乎都安装了大大小小的科学实验设备.由64件仪器设备组成的有效载荷使"神舟"2号简直成了"太空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2001年6月30日,在美国卡拉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一枚“德尔塔Ⅱ”型火箭发射升空,它搭载着一艘负有重大历史使命的天文观测飞船——840千克的“WMAP号”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飞船。 该飞船在地月系统中经过3次轨道调整,1个月后,借助于月球的引力,飞船进入地球-太阳系统的一个特殊位置,在这个位置上,飞船保持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静止,并且一直躲在地球的阴影后面,同时在对着太阳与地球的方向还撑开一把大伞,而两个反射式望远镜则躲在伞的后面,背对背靠着,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开了来自太阳的辐射干扰。然后,随着飞船的运行,以6个月完成一幅全景图的工作进度,而开始了对整个天空的全景进行耐心扫描和拍摄。这艘飞船的探测任务令所有的宇宙学家感到兴奋和激动。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神州六号返回舱为什么在黑障区与地面失去联系,黑障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区域?——广东省揭阳市磐东镇乔南村林受飞船返回时,会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使周围的气体电离而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会干扰飞船信号的传播,使飞船信号难以被地面测控系统搜寻到,因此这时的飞船就在地面监控系统中“消失”了,但飞船实际上并没有消失,只是其所发出的信号被等离子体暂时遮挡住了而已。从这个角度上讲,黑障区就是等离子体密集区。——编者为什么中子由夸克组成,却能放出电子和反中微子而衰变为质子?其中电子、反中微子从何处来?——四川省遂宁…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20-27
宇宙飞船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单舱式、双舱式和三舱式三种结构,其中三舱式飞船最为先进。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一号”宇宙飞船是由再入舱和设备舱组成的双舱式结构,美国的第一代飞船是“水星”号,它采用单舱式结构。我国的“伸舟”号飞船研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具有第三代飞船的特征。据专家介绍,这次“神舟”六号飞船很多方面都优于苏联第三代宇宙飞船“联盟”号。神舟六号飞船的设计重点是优化全船配置,减轻结构重量,合理安排新增设备在轨飞行工作模式,保证飞船的能量平衡,进一步提高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了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此次载人航天任务,接下来让我们对神舟六号飞船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接触: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12,(12):46-47
美国首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商业飞船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5月22日凌晨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这是世界第一艘向空间站发射的商业飞船。如果一切顺利,"龙"飞船此行将是首次由私营企业的飞船向空间站运送补给。不过,美国航天局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均对"龙"飞船此行持谨慎态度。"龙"飞船高约6.1米,直径约3.7米,此行携带近500公斤货物,主要是食品和衣服等,  相似文献   

15.
我们像沙丁鱼一样挤在太空舱里 空间站有三个地方能与即将到来的飞船对接。一个窗口为航天飞机的对接预留,构造相似的另外两个窗口位于空间站纵轴线末端,一个在量子Ⅰ舱端部,另一个与基础舱相连。这些窗口设计成能接收或者是受人操纵的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或者是无人驾驶的俄罗斯“前进”号补给飞船的端口,停放“联盟”号飞船的最佳处位于基础舱连接处。当每一个即将到来的俄罗斯飞船轻轻地推进(是的,轻轻地推  相似文献   

16.
碳时空旅行     
正横空出世 2285年,珠江小学的雨婷、乔安娜、苏珊和梦洁成立了一个科技创新发明小组,他们在计算机虚拟实验室中制造了一艘高科技飞船,这艘飞船不仅可以变大变小,穿越古今,还可以在宇宙星系间穿梭。"这艘飞船叫什么名字好呢?"站在飞船前,乔安娜笑着问道。"我们是华夏之子,不如给它取名为‘华夏神舟’吧。"小不点雨婷最先回答。"不错,好名字!"计算机  相似文献   

17.
张玉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229-230,240
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神舟三号于 2 0 0 2年 3月 2 5日成功发射 ,4月 1日成功返回着陆 ,这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中国科学院是飞船应用系统的任务抓总单位 ,早在该工程立项阶段就组织专家对飞船应用研究进行了科学论证 ,并结合国情和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的发展战略 ,统  相似文献   

18.
反引力飞船     
未来人类可能会制造出一种拥有特殊系统的飞船,这种系统一旦启动,飞船就会沿着与其受到引力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反引力飞船。人类一  相似文献   

19.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目前设想出了一种较小的概念飞船,称为“殖民星际飞船”(Colonized Interstellar Vessel或CIV)。当人类乘坐这样的星际飞船的时候,上面的生活空间和地球上的十分类似。不过,科学家表示,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要想建造一艘能搭载人类进行星际飞行的飞船仍需要上百年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3时43分,当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在那里待命的远望三号远洋测量船向其发出 返回指令。3时44分,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随后,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进入返回轨道。指挥大厅内电子大屏幕上的图像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