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对于非虚构小说这一概念的理解,学术界和作家内部都存在较大的分歧。分歧的核心在于,小说是不是只能虚构,或虚构是否是小说的本质属性。其实,关于小说的本质属性是否是虚构,不能由某一个理论家来决定,也不能由哪一个作家来宣布,它是由文化语境和小说的历史共同决定的。对非虚构小说的命名,也必须在这个语境中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德里达的两个术语“痕迹”和“替代”在霍克斯的小说中的作用,说明“痕迹”和“替补”等解构策略的作用下,小说呈现出情节互补、不确定性文本意义的叠加、多种体裁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戏仿文本,从而造成能指和所指的断裂和体裁与体裁之间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一个新的、独立的、开放的、有着不确定意义的文本。  相似文献   

3.
先锋小说是小说叙事形式的冒险或革命,先锋小说家的创作是进行自觉的文本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他们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将人物的深度内涵取消,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形式符号而存在;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使叙事结构零散化。因此,叙事的虚构化、人物的符号化、结构的空缺化方面表现出新的叙事观念,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先锋小说是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创作实验。  相似文献   

4.
文本意义在当下的生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将古代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要素统合为符号编码一信息解码系统,符号编码主要包括文字符号的意义特定及既定的作者、本事,信息解码则主要包括读者的解码能力和读者的阅读态度,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文本意义最终生成,从而确定中国古代文学文本在当下的意义读解是多元化的,是由读者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文本意义在当下的生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将古代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要素统合为符号编码一信息解码系统,符号编码主要包括文字符号的意义特定及既定的作者、本事,信息解码则主要包括读者的解码能力和读者的阅读态度,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文本意义最终生成,从而确定中国古代文学文本在当下的意义读解是多元化的,是由读者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文本意义的制约因素有四个:作者意图,文本,读者和语境,与此相应,本文意义的建构途径至少也有四种,作者赋予,文本显现,读者创造和语境决定。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任何一种途径都不能单独决定文本的意义,因此,在具体的文本阐释中必须综合考虑这四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汉魏六朝小说及其在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汉魏六朝小说及其在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学现象,只有纳入文学史的视野,在艺术流变和文化语境的纵横坐标中,才能准确判断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将“新历史小说”放置于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流变进程中来看,一方面,文本所表现的历史故事形态,展现了一个时代的作家们历史观念的变革。另一方面,故事形态变革的深层推进力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小说叙事观念的演进,是先锋作家们进行颠覆性的叙事革命中的又一次叙事展望。在历史的虚构性这一问题上,与其说是历史观念导致了作家的虚构,不如说是作家们对小说的虚构特质的认同和实践成全了虚构的历史。在意象上将虚构的历史故事纳入笔端,既突破了长期存在的史传传统的叙事方式,也使得其与之前的叙事革命相比,故事性、可阅读性明显增强。优秀的“新历史小说”文本中传达的历史况味以及人的生存感的真实性,构成了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小说不断寻求让小说回归小说的书写方式的一种经验沉淀。在当今的创作文坛上,我们拥有太多的理由,将新历史小说的叙事经验进行不断的审度甚至于酝酿。  相似文献   

10.
“公民视频”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兴产物,自有一套独特传播逻辑。本文试图通过辨析公民视频的独特的表意结构及意义建构机制两个维度来还原“公民视频”应有的文本样态。通过分析公民视频以“伴随文本”为主导的“意义前置性”表意结构,使得公民视频在符号文本内部就体现出一种意义建构的开放性与交互性。而公民视频符号文本的意义建构机制更是一种渐进式、综合式的建构过程。它通过文字语言符号、音效符号及影像符号之间的有机整合,特别是定调媒介—影像符号采用的一系列独特的整合策略,共同促成公民视频符号文本意义的总体建构。  相似文献   

11.
新的文学媒介研究应深入到文学文本领域。媒介选择是文学文本在书写过程中众多可选择的符号之一,并直接从文学文本内部直接参与意义生产;文学媒介在作品内部构筑一个各元素交叉与融合的信息情景,在作品与受众的交流中,则成为一个受众对信息进行解码的参照物;媒介形成的隐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2.
关于《许三观卖血记》的符号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解读是传播案例分析的有效手段。任何文本都可以通过其蕴涵的各种符号加以解读,文学丈本尤其如此。关于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方式很多,其中,从符号学这个角度进行阐释的尚少。如果对其中的丈本符号(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进行剖析,认识和理解其符号背后所隐含的多种意义,进而对我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深层反思,亦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篇翻译不仅要从概念意义上进行分析,还应从意义所在的语域来分析语篇意义和交际意义。分析语域三要素有助于译者理解原文和译文,减少语用错误,使原文与译文不仅在概念意义上对等,更力求两者在语域上对等,从而使译文更准确更忠实于原文。  相似文献   

14.
孙鹤 《海外英语》2012,(15):222-224
Thomas Hardy(1840-1928)is a famous British Novelists.His excellent works have a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the later gen erations.Treating his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as a text,this paper is aimed to detect Hardy’s implied meanings of the symbols in a through textual analysis.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the symbol of the bridges.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the symbol of the mel ody.Part three explores other symbols in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The symbols are all deliberately chosen in this book by the author to transmit his tragic view.Through the symbols of the bridges,the melody,the church,the tractor,the railway…,the author’s tragic view is well presented.By the research of each of those three parts,the conclusion of Hardy’s functions of the symbols can be drawn.  相似文献   

15.
孔子"辞达而已"一说的提出有其具体的文本和文化语境,对此的理解需要放在"辞"与"文""言"等不同用语的比较中。通过对不同文体的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够发现"辞-言-文(道)"是一个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勾连的系统。"辞"作为语言修辞,其独立性表现在孔子"修经"的过程对待不同文体的文本有意识地区别其阐释空间的差异,以及在解读时运用不同的阐释方法。而在"辞-言-文"这个结构里,孔子对待不同文体文本之"辞"的方式在根本上又是一以贯之的,这表现在"六经"都是"道"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视域融合"不是读者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观念解释文本,只有读者沉浸于文本所开启的境域中,达到与文本不分彼此的状态才能实现"视域融合"。所以,在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过程中,训诂、考据以解读文本原意是实现视域融合的先决条件。伽达默尔鼓励文本解释的多元性和创造性,但如果将"视域融合"误解为读者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观念改造文本的活动,就会将一切随意解释经典的行为看作正当的,这必然严重危害中国哲学的发展。"视域融合"本身的局限是没有考虑视域融合的结果与文本原意之间的差异问题。如果将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当做经典的原意,将损害现代学术的严肃性和求真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新批评对阐释诗歌的启示——关于《江雪》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批评派关注文本,关注诗歌语言,其多方面的探讨对解读诗歌有如下启示:文字的本意、比喻义及其在新的语境下获取的独特意义,三者之间存在动态的关联,诗歌语言的魅力来源于这些复杂多样的意义的矛盾统一。对诗歌语言多个层面含义的考察有益于对诗歌的深入的解读。此外,在解读诗歌时,还可以关注诗歌语言、结构和思想内涵中所包蕴的对立统一的诸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语言学互文性的角度看,作为文学文本之实体构成的语言,其包含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质素,语音、语词、语法无不透露出或隐或显、或强或弱的互文性信息。在文学文本翻译的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对照中,洞察出更为丰富多样的互文性表征:语音听音显意、语词文化会意及语法结构限意。这种对文学文本翻译的语言学互文性规律之解读,既显现出重要的文本翻译互文性理论建设之价值,又富有指导文本翻译实践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符号由符号载体、符号的所指和符号解释者组成,这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符号学的三个意义:形式意义、存在意义和实用意义。这三种意义分别对应着语言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通过比较同一符号在原文和译文中的意义,可以用符号学的意义理论来阐释不可译性的可能性以及导致不可译性的原因。由此可知翻译中形式对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功能对等就是翻译中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