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问题的提出 当教到圆周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有个学生问笔者一个问题:高一上学期老师在进行超、失重教学时,教给我们这样一个方法:判断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就是看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或加速度的分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无关.当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加速度向下且a=g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2.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的时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有向下的加重度分量)时,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有向上的加重度(或有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相似文献   

3.
1.超重现象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产生超重现象的原因: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  相似文献   

4.
杨立君 《高中数理化》2003,(4):25-25,34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的时候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 ,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 ,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或向下的加速度分量 )时 ,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时 ,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利用失重和超重的规律去定性分析判断有关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比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要简单很多 .例 1 如右图所示 ,质量为m1 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当质量为m2 的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有 (   ) .A 匀速下滑斜面体对地面压力等于(m1 m2…  相似文献   

5.
当物体沿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有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重度(或有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利用失重和超重规律去定性分析判断有关题目,在很多情况下比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要简单很多.  相似文献   

6.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的时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有向下的加重度分量)时,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有向上的加重度(或有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相似文献   

7.
根据超重失重的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的大小叫视重。如图1,当放在升降机地板上的物体,有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视重 F=mg+ma(或 F=mg-ma),视重大于(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即发生超重(失重)现象。观察以上物体的视重,不难发现在超重(失重)现象中物体的视重,等于一个重力为 mg+ma (或 mg-ma)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视重。由此可见,由竖直方向加速度导致的超重问题,可以等效为该物体重力增加(减少)ma 的平衡问题。在解题中适当应用超重失重的等  相似文献   

8.
指导学生利用超重和失重知识分析有关的力学问题,会使物理概念十分清晰,问题变得很简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质量为m的物体以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运动时,它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N(或对竖直悬线的张力T)大于物体的重量,等于m(g+a).这种现象叫物体超重.常说物体超重了ma同理,物体以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运动时,上述压力N(或张力T)等于m(g-a).这种现象叫物体失重,常说物体失重了ma.如果a=g则压力N(或张力T)为零,我们说物体完全失重. 例如,在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的物体,由于它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就是卫星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该物体对卫星底板的压力为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或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或失重现象。当物体有向上加速度时,产生超重:当物体有向下加速度时,产生失重。如果物体的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则  相似文献   

10.
1.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时,压力或拉力的大小为:F=mg ma⊥这种情况为超重。2.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2时,压力或拉力的大小为F=mg-ma⊥这种情况为失重,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g时,压力或拉力F=0,出现完全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11.
超重与失重     
《超重与失重》是物理1(必修)司南版(山东科技出版社)第6章的第4节。本节课是在学完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来探索和研究超重和失重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等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深化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超重和失重现象可以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角度理解:从运动学角度来看,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从动力学角度来看,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向上(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向下(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前者为表象,后者为本质,两者为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12.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 (或小于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之为超重 (或失重 ) .理论计算表明 ,当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a>0时 ,物体将处于超重状态 ,物体对支持物的作用力大小比重力大ma(通常称之为超重ma) .同理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 ,物体将处于失重状态 ,物体对支持物的作用力大小比其重力小ma(通常称为失重ma) .超重、失重概念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 ,如果我们能够对它加以巧妙地利用 ,将能使有些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快速 .例 1 如图 1所示装置 ,两球质量都是m ,且绕竖直轴做同样的圆锥摆运动 ,木块质量…  相似文献   

13.
唐慧 《考试周刊》2011,(33):168-168
超重或失重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的应用,产生原因是物体具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常称为视重。视重不等于实际物重。当发生超重现象时,视重大于物重;发生失重现象时,视重小于物重;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视重等于零。例如一个人站在电梯中的台秤上,若电梯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  相似文献   

14.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此时FN=G.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a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称为超重现象,此时FN=G=ma,超出的部分为ma.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视重等于物体的重量,当物体系统沿竖直方向加速运动时,物体视重便会大于或小于物体本身的重量,即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我们改用下述方法作超重  相似文献   

16.
超重和失重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 ,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作变速运动的应用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线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 ,物体产生超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线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 ,物体产生失重现象 ;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恰好等于重力加速度时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现象。在实际应用中 ,如果能灵活运用失重和超重的概念去处理问题 ,将受益匪浅。一、根据加速度方向直接判断是超重还是失重现象 ,得出压力或拉力的变化情况例 1 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  相似文献   

17.
超重与失重问题,是多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下面介绍这类问题的特点及求解方法.一、超重与失重现象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或悬挂物的拉力)为F=m(g+a),F大于重  相似文献   

18.
<正>对一个物体运动全过程的正确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运动状态是和受力情况紧密相连的。如,一物体从某高度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物体接触弹簧后,向下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很显然物体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向上达到最大,也就是说物体在最低点时处于非平衡状态。例在一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长为l的铜棒ab,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当物体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物体的视重大于或小于实际重力,即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在研究这些现象时,有些题目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同,但却可以用相同的求解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人教版)把超重和失重的内容重新编人高中物理,对理解超重、失重现象及宇宙开发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超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从运动状态上讲就是加速度向上的运动,即加速上升、减速下降.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表现为加速度向下的运动,即加速下降、减速上升.对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处于超重、失重状态时,物体的浮力会发生变化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