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信息产业之间呈现出的各种联系提出信息产业结构应该变革、优化,并指出信息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按照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可以从五个方面贯彻信息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2.
发展信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正严重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信息产业的特点出发,研究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进而提出把信息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是我国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发展的捷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则是经济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构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信息产业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同题并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必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是顺应不同时期和环境所进行的。本文从电子商务自身的优势,论述了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产生的影响,使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不断融合而发展壮大,并通过促进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现行水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资源价值核算信息支持系 统.信息支持系统建立的原则包括相对独立性、灵活性、可获得性和前瞻性.信息支持系统的组成包括自然指标信息系统(水资源丰缺程度、水质的优劣程度、水资源开发条件)、社会经济指标信息系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体制因素、政策因素、环境保护因素)和工程技术指标信息系统(工程状况因素、工程扳膏规模及结构因素、供水保证率因素).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张燕飞  曹海峰 《情报科学》2000,18(6):493-496
本文回顾了我国信息服务产业化历程;深入探讨了网络环境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信息服务业在网络环境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发展特点,最后指出信息服务业面对网络环境准备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国际产业分工也在进一步调整。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高科技化、可持续化和特色化趋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潮流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特征。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从制度创新入手,以市场为导向,加速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同时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刘丹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6):125-127
阐述了信息产业演进的表现形式.信息产业的演进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结构和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其中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企业的成长与退化:信息产业的演进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即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分析了影响信息产业演进的各种因素.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这样的高科技为支撑的高科技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演进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需求、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相应对策,即制定统一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动信息产品商品化;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开发,培植龙头带动基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信息产业人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业结构具有结构的一般共性,即整体性、转换性、自身调整性及内部矛盾性.信息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的组成部分,信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现应遵循一般合理化原则.但由于信息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一次产业、二次产业及三次产业,即信息产品及信息服务的特性不同于传统物质产品及物质服务的特性;信息产业是技术密集及知识密集的产业;信息市场运作不同于传统物质的运作,因此,信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现既应遵循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一般原则,又应坚持适合于信息产业结构特性的合理化途径.  相似文献   

10.
工业4.0时代,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当下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探究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因此针对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将信息产业主要分为信息制造业、信息销售业、信息服务业3大类,根据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非常高,其中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最大,其次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97—2016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总值和上海市生产总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服务业对上海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互动机制作用不明显。最后从优化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注重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创新驱动信息制造业升级带动信息销售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信息产业方面存在着三重差距,探讨了要缩短差距所必须做好的六项战略性工作,即合理调整信息产业结构、有效配置信息资源、大力促进信息技术进步并加速开发信息拳头产品、正确引导组建信息集团、加强信息市场管理和健全信息市场体系、努力创造信息环境并积极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面向生产者提供服务、提供专业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本文在总结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服务业为生产者提供专业信息增值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苏新 《情报杂志》1994,13(5):19-21
论述了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我国已具备的六个基本条件,提出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凤菊 《情报杂志》1994,13(3):17-20
在概述信息社会与信息产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五项战略:(1)加强对信息产业基础理论及战略措施的研究;(2)加速培养从事信息产业的合格人才;(3)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培育信息市场;(4)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走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道路;(5)以咨询服务业为先导,带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状况,从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自身特征、现有规模及发展弱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对策、技术对策、市场对策、资源对策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在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中发展信息服务业的举措。为加速发展我国信息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的技术升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新兴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产业结构必将发生巨大变化,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就如何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吉林省投入产出分析为切入点,研究了信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交互关系。指出: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推动力就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信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信息化互为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第四产业正在我国形成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强大冲击和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实行,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崭新的产业正在兴起,这就是以信息为中心,包括信息的生产、收集、处理、输送、使用等环节的第四产业。第四产业的形成以如下几点为标志: 1.信息部门的规模逐年增加。信息部门的规模用信息部门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进行定量测算,它是信息化程度的宏观度量。一九八二年,我国信息部门的规模为15%,到一九八六年达到20%。  相似文献   

19.
黄晓英 《情报科学》2002,20(10):1013-1015
有关信息产业的结构问题,国际国内学者多对其表层结构进行探讨、研究,且说法不一,本文在对信息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信息产业结构是其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兴起,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出现所谓“新经济”。我国应借鉴美国调整产业结构的经验,采取措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势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