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议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当前,在会议报道中普遍存在着过多、过浅,过板的问题,影响了宣传效果。我们认为,要解决会议报道的诸多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在求精、求深、求活上狠下一番工夫,让会议报道走进群众心里。  相似文献   

2.
九月,我应邀参加了由福建日报作东召开的华东九报协作会议,颇受启发,获益非浅,故择其要者写此散记。面向群众也是党性原则的体现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说的一句话:“要把新闻报道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会上,“老总”们根据各自的实践,畅谈了自己的体会。福建日报总编辑林振夏在发言中说:面向群众是新闻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但是,过去对这个重要问题在认识上有过曲折的过程,往往重视宣传党的领导活动,忽视群众活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如何做好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一直是电视新闻宣传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电视新闻宣传如何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做到领导满意群众也满意,一直是电视新闻改革努力的目标。近期湖北电视台以《湖北新闻联播》栏目改版为切入点,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为突破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态势,大刀阔斧地进行新闻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通过对会议新闻和领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从内容、体裁等方面来改革会议报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具体工作中,着力倡导抓住群众的关注点来做好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5.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则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明确要求.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也是党报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属性。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在贴近中“同频共振”.使军事新闻宣传与认识同步升华、与工作协调一致、与官兵心灵相通。  相似文献   

6.
苏洪波 《传媒》2002,(2):30-30
近几年来伊犁日报,对改革会议报道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抓住契机。一个时期以来,地州市的会议比较多,体现在报纸上,冗长的、千篇一律的会议报道充斥版面,来自基层的、鲜活的报道很少,使人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对此,群众很有意见,说报纸像工作简报,我们不愿看。作为报纸的负责人,对此也深感无奈。我寻思着,得想法改一改,就注意收集外省市报纸有关改革的资料,酝酿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同时  相似文献   

7.
会议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改进会议报道是新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稍作留意我们不难看出,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会议报道所占的篇幅、时段比重很大。这就充分说明了会议报道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分量。大到党和国家方针大计,小到百姓衣食住行,大多通过会议形式来制定决策。群众也需要通  相似文献   

8.
“会议报道太多”、“会议报道没写头、没看头”,这是新闻界同行和广大读者(听众、观众)对当前某些会议报道质量不高的评价。 如何改进会议报道,提高宣传效果呢?这几年不少新闻单位的记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写出了不少会议报道的成功之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誉。本刊以前也曾介绍过一些记者的成功经验,这期再推出三篇,仅供大家借鉴。 解决会议报道的诸多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新闻单位还一时难以办到。但是,把会议报道写活,增强指导性、可读性,就看记者的真本事了。愿同行们施展才华,运用妙笔,把精采的会议报道奉献给广大读者。同时,本刊也欢迎同行们对改进会议报道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9.
县(市)报是最基层的一张机关报,它的自身优势是贴近群众,接近生活。但是,贴近群众并不等于报纸就真正面向群众。一个时期以来,县(市)报的新闻报道立足点这个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表现为: 会议报道过多。在县(市)报中,逢会必报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把县委、县政府的会议与部门的会议相区别,没有把重要的会议与一般性的会议相区别。一版的头条和报眼经常被会议新闻占领,一版上经常有好几条会议消息。近几年,县(市)报都  相似文献   

10.
党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这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一张党报力得好不好,应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爱看不爱看作为检验的标准。那么,党报如何才能贴近群众呢?近年来,我们仙桃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把群众关注的焦点作为报道的重点 报纸要贴近群众,首先是报道内容要贴近群众,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采取主动的态度,通过报道进行积极的引导。近年来,我们坚持定期研究,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报道的主导思想和记者采访的题目,组织策划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治理“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民营经济发展、城区环境卫生整顿等问题的报道,有力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但有的执法管理部门却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使得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议新闻之病因 会议是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新闻源,同一切新闻一样,不是要不要报道,而是怎样做精、做细、做活、做好的问题,以达到领导满意、群众乐意、社会欢迎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 乌鲁木齐市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追踪》节目开办以来,日益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也受到了新闻界同行的好评。这个节目的题材,主要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种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如柴米油盐问题,过桥走路问题等等,都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关心的。关心人民中的生活问题,反映这些问题,报道这些问题,从而促进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介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现代生活中,这方面的问题报道可以说任务更重、内容更多、范围更宽,应该是城市电台报道的内容之一。如果没有关于人民生活问题的报道,那么新闻报道是残缺不全的。作为一个城市电台更是如此。乌鲁  相似文献   

13.
顾名思义,人大新闻宣传是指在新闻媒体上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人大新闻宣传是人大宣传中最具影响力、最有效果的一种主要的宣传形式,因此,做好人大宣传工作首先要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近年来,新闻媒体加大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制宣传的报道力度。以新闻媒体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报道为例,各种媒体都已注意到从一般的会议报道转向内容深化、形式多样的报道,如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新闻报道,注重以多种体裁和方式来报道贴近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报道,也力求做到从程序性报道向实质性报道的转变;人…  相似文献   

14.
正有的时候,走基层真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只有真正脚踩在这片泥泞的山间小路上,心里才能踏实。也只有拥有了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的做好记者。从事新闻工作七年,笔者觉得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我们真正的导师。每一次的"走转改",让我们新闻记者全方位地与农民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与老乡同吃同住,切身地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在田间地头,笔者看到了农民增收的欢乐……这些是我们在城市没有看到过也无法想象的,让我们从报道国家惠农助农政策的发布者、宣传者、解读者,变成了这些政策在基层实践情况的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15.
搞好农村报道,语言群众化是一个重要因素。过去,我们沧州日报的农村经济报道,农民读者不爱看,不能说与语言的八股腔无关。因此,近年来我们努力使农村经济报道语言尽量群众化、通俗化。地区报农村经济报道的读者主要是农民。千百年的实践,使农民形成了自己朴实的素质,也锤炼了自己朴实的语言。只有用朴实的群众化的语言写新闻,才能为农民所喜闻乐见,才能使农民容易接受,才能在农民中造成深刻印象。沧州日报有一位群众语言运用得比较熟练的记者,她写过一篇夏收见闻,其中的人物对话,都是通俗的群众语言。比如问“今年小麦产量计划多少斤?”她写的是“今年麦子打了个嘛谱?”在我们沧州地区,农民把“计划”说成“打  相似文献   

16.
(四)要讲究报道艺术、报道效果,使问题便于解决,而群众又乐于接受。难点问题报道出来后,人们都想看,也爱推敲,因此对记者在采访写作上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实事求是。在回答群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是啥说啥,要自然,不要有“宣传腔”,不要太生硬。否则群众看了反感,会起反作用。最近一个时期,报道“难点”的稿件,群众反映  相似文献   

17.
面向群众,贴近生活,是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广大读者对报纸的殷切希望。一前些年,我们报纸的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多;报道人民群众活动少。当时,我们也意识到,长此下去会脱离群众,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的讲话后,我们遵照“多宣传群众”的指导思想,在一版大量报道了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二版开设了“凡人小传”专栏。后来,又在一版开辟了“一线职工风采录”,让那些  相似文献   

18.
在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不少代表对报纸、广播、电视上的“三多”(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报道多、领导讲话多)啧啧有烦言。他们寄语新闻界把目光“聚焦”于广阔而丰富的现实生活,把普通劳动群众作为报道的主体。代表们的尖锐批评,可以说言中了新闻界的一个要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题目的选择连续报道是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不断反映,它是报纸组织报道的一个基本方法。从大的方面来说,报纸对一个运动(如全民炼钢)进行系统的报道,也应该包括在连续报道的范围之内。不过我们在这里所要介绍的,是四川日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对一人一事一个问题进行连续报道的主要方法和经验,至于报纸对一个会议(如人民代表大会)、一项建设工程、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如西藏平叛问题)进行连续报道的问题,因为和中心工作的关系不是那样直接,本文就不打算再加以探讨了。此外,还需要说明一点,这里介绍的一些经验,是根据我们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写成的。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需要报道的东西很多,新闻题材也相当广泛,报纸不可能同时也没有必要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进行连续报道。什么事情应该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20.
哲人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新闻采访也是如此。我想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采访实践,就新闻的捕捉技巧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群众普遍关心的就是记者该写的 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就是领导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记者应该报道的线索。进入90年代以来,在我国农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