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文辉 《百科知识》2003,(11):17-18
基因这个词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耳熟能详了,基因这个概念也已经有了1个多世纪的历史,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也已经取得了轰轰烈烈的成果,但是,人到底拥有多少个基因呢?这个答案却似乎越来越渺茫了,为什么呢?因为归根结底人们发现,问题出在我们还没有真正明白基因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也许是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自小我总是好奇的盯着书上的一切———让我感兴趣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随着年龄增长,疑问也就越多。“为什么水会烧开?”、“为什么大自然姹紫嫣红?”、“为什么地球上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我们生存在这里?”、“为什么人类  相似文献   

3.
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中学生考试“失手”的情况,明明很熟悉的知识但在考场上却记不起来,会做的题做错了,事后懊悔不已。不少同学为什么会频频“失手”呢?先请同学们听两个小故事,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故事一:我的一个朋友老胡爱好广泛,尤其是收藏古董,简直着了迷。前些天,他气  相似文献   

4.
比明天年轻     
常常听到有人叹息着说:“我比昨天又衰老了一天.”我想,他为什么不说自己还比明天年轻了一天呢?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想的是明天会比今天更接近长大,这多么好.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才知道长大并不仅仅是长大,同时也意味着衰老.然而知道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即使让我从小时候重新来过,我一样也得长大和衰老.但这一定就是一种无奈和不幸吗?我想,今天在比昨天衰老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比明天年轻吗?  相似文献   

5.
杨洋 《百科知识》2010,(13):24-25
一望无际的海洋,碧波翻滚,让人迷恋而又迷惑:这么多的海水究竟从何而来?辽阔的海洋占有地球表面近四分之三的面积,地球总水量96.53%是海水。可见,海水是地球水的主体。那么,海水是从哪里来的?海水中为什么含有盐?今后海水是否会越来越咸?这些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在为“山东教育”解答各地小学教师有关地理的问题中,并从与一些中等学校的同学谈话中,发觉了关于“库页岛为什么在第二次大战后不交还中国呢?”“蒙古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要自己独立,他将来还能否再加入‘中国联邦’呢?”还有什么“‘江东六十四屯’、‘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之地’,为什么不交还我们?”等等的问题,都还是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漫画     
从未失败过有人问一位科学家:“你试验一种新型电池总是失败,为什么还要继续试验呢?”科学家回答:“失败?我从来没失败过,我现在已知道了5万种不能制造这种电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海鱼的“排盐装置”说起海水是咸的,那为什么生活在海洋中的鱼没有被“渴”死呢?我们都知道这样一种物理现象:如果把容器用一个半渗透性薄膜隔开,左边盛着含盐量高的水,右边盛着含盐量低的水,那么,右边的水就会向左边渗透,直到两边含盐量相等为止。鱼的皮肤表层、口腔黏膜、鳃以至所有器官和组织的单个细胞的膜都是这种半渗透薄膜,而海鱼体中的盐量通常比海水中的低,因此,海鱼体内的水分会自动向体外渗出,使体内含盐量增高。为了补偿渗出的水并且保持体内一定的含盐水平,它必须多补充水,而且,要把它喝进去的咸水变成淡水,因此,一种高效安…  相似文献   

9.
林泉 《百科知识》2000,(11):10-11
人们为何会遗忘呢? 遗忘是我们人人都经历过的事,没有遗忘,人脑很快就会被信息塞满而无法正常工作。那么,为什么有的事情“过目即忘”,有的却“记忆犹新”呢?也就是说,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狗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宠物。看着家中的"小宝贝",你是否会纠结这样一些问题:所有的狗狗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吗?为什么形态上差异那么大呢?我的这个品种又是怎样出现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追溯一下"汪星人"家族的进化源头和发展历程。野犬的起源与进化距今约6300万年前,出现了一类被称为小古猫(也叫细齿兽)的动物。尽管它叫"猫",但并非猫类,而是包括狗在内的各种食肉目动物的直系祖先。因此,千万不要误以为猫咪是狗狗的祖先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民众环境意识也逐渐提高,环保知识和概念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清洁生产”正是这样一个出现在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新兴名词。一提到“清洁生产”,可能大部分人的脑海里首先与“清洁卫生”联系在一起。甚至在“清洁生产”刚刚引入我国工业企业时,许多企业老总会说:“我们已经是清洁文明工厂了,我们的绿化和卫生都是得到上级领导表彰的,还需要做清洁生产吗?”那么“清洁生产”到底是什么呢?它究竟源于何处又是如何发展的呢?它究竟是怎样使“生产”变得清洁的呢?工业化国家的难题我们首先要追溯到工业革命之初来谈…  相似文献   

12.
海水的颜色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浅海的水是蓝绿色,而深海的水是蓝色,甚至会是黑色的呢? 答:我们知道太阳光的可见光中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频率的色光。由这些色光就构成了白光。而太阳光照射到海水中被吸收的程度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色光的频率,另一个是海水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真讨厌呀。怎么下雨了呢。可不下雨的话树和草就会枯死的啊。1111111130如果不这样的话……为什么下雨呢!因为有云彩吧。是的,因为有云彩!可是,云彩是什么呢?它为什么能够带着这么多的水在天空中飞行呢!!就算是飞机,装了这么多的水也是飞不起来的呀!!那倒是的呀!首先,云彩是从哪里来的呢?既然带着这么多的水,不会是从海里来的吧。然后到了陆地上面再把水洒下来。那样说来,雨应该是咸的吧。怎么感觉不到啊?错了呀,云彩是水蒸气呀。是吗?水被加热后,就会变成水蒸气这种肉眼看不到的“气体”。水蒸气受到冷却后,又会反过来变回水……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4.
“伦理学是什么?”当这个问题出现在我们心里时,我们不妨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出现在我心里,我为什么会关注伦理学?这样一种向更深层次的追问也是很接近于种哲学反省的方式的。  相似文献   

15.
大海为何不干涸 一对恋人在举行婚礼时常会对天发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由此可见,浩瀚无垠的海洋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海水为什么不会干涸?大海里的水为什么总是那么多呢? 有人估计过,全世界海洋的总水量有13.7亿立方千米,如果把所有的水集中起来做成一个“水球”,这个水球的直径可达1400千米。茫茫大海中这么多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一般的说法是,大海中  相似文献   

16.
舌知五味     
不圆也不方,藏在口中央;席上千般味,总让它先尝。——谜语我们吃东西,各人都有个自己喜欢的口味,有的爱吃酸,有的爱吃咸,有的又爱吃辣……酸、甜、苦、辣、咸,这是人们常说的“五味”。五味是怎样感觉出来的呢?古语说:“舌知五味”,可见舌头是感觉味道的器官。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背景谚语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事实真是这样吗?船到了桥头真的会自动“摆直”吗?如果会,那又是为什么呢?于是,我们展开探索,对谚语“船到桥头自然直”中的现象进行探究,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有的人脸白有的人脸黑呢?人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呢?为什么人老了会出现皱纹呢……复杂的人体充满了各种奥秘。  相似文献   

19.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很美的诗句。深秋,是秋游的好季节。在秋高气爽的某个周末,登山去,顺便采集一些红叶,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的吧。我喜欢登山。在山上往下看,一片一片红枫,哪是二月的花可以比拟?当然,如果你是初秋登山的,可能看到的树叶就不是那么鲜艳,有些是绿的,还有些是黄绿相间的呢! 有人不禁要问:秋天的叶子为什么会变黄、变红呢? 叶子是绿色的,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常识。那么,你知道叶子为什么会是绿色的吗?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有许多患者因新冠病毒感染后眼部不适前来就诊并询问:“我眼睛红、分泌物多,是新冠病毒引起的吗?”“我新冠感染康复后,发现眼睛看不清了。”“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趋向性”这一话题也冲上了热捜。也有核酸阴性的眼病患者“全副武装”地来看病,他们戴着眼罩、面罩,生怕病毒“钻”入眼中。那么,新冠病毒会感染到我们的眼睛吗?它又会不会通过眼睛感染到全身呢?下面我们来解答以下几个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