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小城镇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计划经济的行政行为模式与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因此,要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使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依托,健康推进,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文章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立法与改革的目的入手,阐述现行农村土地管理体系存在侵害农户权益、建设用地供求矛盾突出、土地耕种效益低下、城乡土地市场分割等问题。并提出改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开征房产税、农村土地使用税及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的条文作为法律依据,分析了农村土地征用价格的构成。农村土地征用价格主要由农村土地质量价格、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标准及农村土地社会价值量构成。以此为依据,提出新的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方法。考虑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情况,以农村土地的社会价值量占整个社会价值量的比率确定农村土地的价值,进而对农村土地征用价格进行价格评估,并以隆回县桃洪镇为例就新的评估方法做了阐述,新的评估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现状、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不仅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土地问题中的焦点问题.我国现行法律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土地征收是目前唯一合法的途径,引发了诸多弊端,也不符合农村土地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法律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并呈现蔓延扩大趋势。土地抛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抛荒原因固然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农业内部因素有关,也与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弊端有关联。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既要深化农业内部改革,更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全国普遍实行,形式多样,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翟留栓目前理论界有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以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度分离为中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运行载体的现行土地制度已经功效殆竭,要想使农村改革与发展尽快摆脱困境,唯有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其实,如果我们对农村经济实...  相似文献   

7.
关于山区农村耕地弃耕抛荒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民工潮的涌动,出现了山区农村大量土地弃耕抛荒现象。究其原因,与我国土地收益低及现行土地制度不尽合理、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及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此,应调整现行土地政策,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生产力和土地收益水平,避免山区农村土地的弃耕抛荒。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的土地制度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的发展,相反则阻碍农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有不完善之处,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应以土地的适度集中经营为前提,而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分散、零碎、规模小,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因此,要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必须加快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并依靠政府制造外部条件来引导和支持,以消除农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外部条件的制约。同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和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来弱化附加在土地上的社会保障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制。政府应在保护土地承包权、发展农村劳务输出、促进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为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宪法与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新中国历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中所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制的产生原因及变化过程作出了回顾和分析,指出现任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在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困惑,认为根据所有制形式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现行宪法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也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农业发展战略要求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当前最紧迫的是如何适应这一农村发展的客观形势,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浅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山东省各个地区都在积极推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将农民集约居住(住楼),对腾出的宅基地进行复垦,用增加的耕地置换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其初衷:一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二是集约用地并解决城镇用地指标;三是有利于推进城乡结合。在实施中部分地方政府由于利益驱使导致政策走样,盲目“大跃进”和违背农民意愿,使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坏。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建立科学规划体系、农民权益保障体系以及责任追究体系来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单一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联产承包家庭责任制,缺乏具有经济推动力的农地流转集中机制,加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兼业化存在,致使农地利用时,很难在农户之间适当拉开距离,形成大、中、小适度有别的农地规模。本文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现状为立足点,从法律角度多层面加以剖析,进而提出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小产权房是我国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度下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过程中出现的。小产权房建设虽然违反了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相关法律法规,但它的存在在某种程度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小产权房涉及国家、农村集体、农村个人以及小产权房购买者等多方利益,如何妥善处理小产权房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实行农村承包经营制以来,在农村土地的使用和所有问题上一直纠缠不清,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困境的实际状况,认为我国农村土地的法律性质应以新型的“总有”为其基本形态,这既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土地现状,也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免存在一些弊端.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城镇国有土地资源,建立公平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有必要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真正做到地尽其利,地利共享.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关系出发,结合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对当前社会经济体制各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并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确对土地使用制度的顶层设计进行了改革,更加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这一制度虽然赋予农民集体对土地的支配权利,但是,加快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在有效扩展农民财产权、维护农民权益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内涵和积极作用,同时深入剖析这一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