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对制订仲裁文书格式的必要性、制订仲裁文书的原则,以及仲裁文书的分类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制定统一的仲裁文书格式,是实施仲裁法、保证仲裁质量和当事人仲裁活动的法律效力的需要,是总结仲裁经验,积累档案资料的需要。提出制订仲裁文书应遵循依法制订、协调统一、简明便用的原则。阐述了制作仲裁文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仲裁是当今国际上受到广泛欢迎并普遍运用的解决经济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英语仲裁文书在词汇、句法和篇章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了解并掌握这些语言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翻译仲裁文书,更准确地撰写仲裁文书,更高效地开展涉外仲裁业务。  相似文献   

3.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仲裁协议对当事人的约束性仲裁协议对当事人的约束性一方面是指仲裁协议一旦依法成立,即对当事人直接产生了法律效力。它约束了当事人就特定争议事项向法院起诉的权利,而承担了不得向法院起诉的义务。另一方面,任何一方原则上都只能就仲裁协议中规定的事项提交仲裁,而对于任何仲裁协议范围以外的事项,对方当事人则有权自由决定是否承认或涉及该项争议的仲裁,有权对仲裁庭就该项争议进行的仲裁提出异议。而且,即便就该项争议仲裁庭作出裁决后,也还有权以有关事项超出仲裁协议的范围为由而…  相似文献   

4.
关于设立我国涉外仲裁第三人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俊燕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4):14-16,31
涉外经济纠纷导致仲裁活动涉及签订仲裁协议以外第三人的客观存在,适当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是涉外仲裁发展的必然趋势。仲裁第三人既可自己申请,也可由当事人申请,但最终由仲裁庭决定仲裁第三人是否在仲裁程序开始之后、最后辩论终结之前加入到仲裁程序;仲裁第三人在仲裁时应享有一定权利,该权利以不影响原仲裁当事人根据其仲裁协议和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正当权利为限。  相似文献   

5.
仲裁公正与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正是仲裁的灵魂所在,亦为当事人所期待。对公正的追求使当事人倾向于选择仲裁解决其财产纠纷。并且,如果仲裁的公正性尤其是程序公正受到质疑,当事人可以诉诸法院寻求救济。如是,仲裁公正性得到双重保证。法律赋予法院的有限的司法审查权包括对仲裁裁决的撤销和对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章着重比较对仲裁(含涉外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的这两种形式并探讨其具体范围。  相似文献   

6.
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程序、法院所享有的仲裁裁决撤销权、当事人撤销仲裁裁决申请权三者在基本属性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和一致性,对其探讨可以加强对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程序具体细节性规定的理论指导。文章分别以法院的撤销行为和当事人的申请撤销行为为视角,旨在对撤销国内仲裁裁决活动进行属性定位和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归纳了清水江文书中常见的正讹、补脱、乙正、外批等校改格式,以及重文、省略等书写格式。以上述格式为切入点,纠正了清水江文书整理本中的一些释读错误。从而认为清水江文书校改格式亟需深入研究,这项研究将极大地提高清水江文书整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包括仲裁程序法和仲裁规则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组成部分,其法律适用规则不能按照一般学者的观点统一进行研究,而应分别探讨,仲裁程序法的确定存在着“本座论”和“非地方化”两种理论;仲裁规则的适用主要应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 仲裁作为调处当事人之间契约性和非契约性纠纷的主要方式之一,各国普遍给予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上简称“仲裁法”)已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仲裁将越来越被我国的有关当事人所熟悉和采用。仲裁与诉讼不同,它尽可能地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这种“意思自治”主要通过当事人签订的仲裁协议表现出来。仲裁协议有效与否,在仲裁的全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当事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体育仲裁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体育仲裁在实质上属于一种商事仲裁,国际体育仲裁的法律适用也应符合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的发展规律。仲裁的价值是公正、效率,体育组织强制性要求仲裁解决与其有关的体育争议以及规定单一化的法律适用条款,在客观上都促进了国际体育争议的快速解决,这符合体育争议紧迫性的要求,但追求效率的同时可能忽视了仲裁的公正性要求,而公正最有效地实现途径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了国际体育仲裁的发展壮大,必须在仲裁规则中创设当事人法律地位实质平等的规则,提升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体育仲裁中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