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游戏,在一些家长那里成了一把双刃剑,它时而被指责为淘气、懒惰,时而又成为奖励的手段。当孩子玩疯了忘记其他时,家长就会斥责说:"你就知道傻玩傻乐。不认字、不学算术、不干正经事。"当孩子表现特别乖时,家长又会说:"你今天很听话,表现得真好,快去玩游戏吧!"其实,游戏是儿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手段。对于儿童的社会化成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蒙台梭利指出:"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游戏不仅有启智的功能,家长如果正确运用游戏方法,更能帮助孩子从中认识和体验真善美。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班主任把我叫去,说孩子的成绩不太好,要测一下智商。"一位家长向报社反映了这件事。家长说,他觉得老师是在怀疑自己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是弱智,这令他很"受伤"。问及老师,她承认此事,且已成功让5名家长带孩子去测了智商,她还打算再叫5名学生家长去。老师说:"这10名学生成绩都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社会教育的纵深发展,家长们也越来越懂得,培养学龄前儿童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只是要把孩子教育成一个顺从听话的小孩,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高"情绪智力"的人,我们把这种对于人以及感情世界的发展称之为"IQ(智商)"或"EQ(情商)"。眼下,家长不敢让自己的小孩到街上去玩,小孩子也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盯着电视或荧光屏。那么如何尝试利用多媒体对孩子进行情绪辅导尤其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4.
一同学被班主任要求去医院测智商:"班主任把我叫去,说孩子的成绩不太好,要测一下智商。"前不久,一位家长向本报芳芳校园热线反映了这件事。家长说,他觉得老师是在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弱智,这令他很"受伤"。(《海峡都市报》)报道说,该家长告诉记者,班主任林老师说,孩子成绩不太好,让他交100元,下周带去医院测一下智商。老师还说,班上共有10名学生要去测  相似文献   

5.
甘波 《基础教育论坛》2015,(Z1):108-109
任何家长,不管其素质高低,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农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时有些家长显得手足无措,或者当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或调皮捣蛋时方式简单粗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农村幼儿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人格放在首位,这才是孩子将来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  相似文献   

6.
松林 《家长》2008,(5):24-24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给孩子贴上诸如"坏孩子"之类的不良标签。我们想过没有,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前不久有则消息说,乌鲁木齐市二十多个被学校和家长"放弃"的"坏孩子"自发照顾一个流浪儿童,这让这些孩子的家长的心灵在震撼之余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广州一位读者来电说:孩子做事情缺乏责任感,在学习上也表现得被动与厌倦,做事有头没尾。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呢?主持: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我们看看杭州求是教育集团竞舟校区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8.
早期教育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幼儿家长的普遍共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所谓的"起跑线"上的"输赢",使得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问题上诚惶诚恐,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早期智力开发方案、特长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9.
如果问家长朋友,是否愿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他十有八九说当然;如果问家长他可知道养小动物是培养孩子爱心与责任心的好方法,他也多半说知道;如果问家长为什么养小动物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他往往可以娓娓道来,甚至明了其中的教育原理和心理机制。但是,在现实的真实情景中,家长们往往做了别的选择,也是真正的选择。这种自然的真实情境下的反映,比他们平时面对访谈者说的话、比起他们填在问卷上的答案,都更真实更确切地反映了他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人们常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笔者想法是:几只小蝌蚪就能反映许多观念。…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孩子是件艰苦的工作,然而任何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家长."这是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向家长传达的信息,如今这一观点仿佛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支持.然而,贝特尔海姆同时也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即使家长非常努力了,仍有一些基本原则是需要遵循的.以下七项,可以说是西方家庭教育中的"黄金守则".  相似文献   

11.
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儿童早期教育,开发儿童的智力,但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问题。倘若方法不当,难免会造成一些副作用,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最近,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美国全国儿童教育协会主席戴维·埃尔金德教授发表了他的新作,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恰当的早期教育方式提出了批评。他在书中说,那些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神童”而不惜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学校式灌输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也许你会说,有些事情不用你操心--像母婴用品大行其市一样,精明的商家不会放过教育这一块。早教班、补课班如雨后春笋,你只需准备好钱就行了。可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母亲,你就不会轻易把孩子托付给教育机构,自己做甩手掌柜,还心安理得。你可能没有高学历,你可能不懂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或自然科学,可是“培养孩子是件艰苦的工作,然而任何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不错的家长”。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说。翻开中国历史,好多杰出人物出自平凡的母亲,她们甚至不识字,但她们有着高贵的品德,足以营养儿女一生。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82):32-33
伴随着城乡发展的差异化严重,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去往城市发展,而这些人的孩子则被家长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成为留守儿童,随着时间和大趋势使然,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更加严重,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家校如何合作等问题也随之成为当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说: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你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确令人揪心。这时,家长切不可恐吓、哄骗和打骂孩子,要诚恳地学习儿童心理学,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困难、孩子的愿望、孩子的脾气,才能正确诱导孩子,从而发挥他自身的创造力。我觉得,把孩子当老师是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把孩子当老师,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则尊重孩子,表扬孩子,也是孩子体验“为人师表”的最佳途径。我女儿对作文不感兴趣,老师问她为什么作文总写不好,她回答说:妈妈不教我。为此…  相似文献   

15.
家教博览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在美国,当孩子回到家闷闷不乐,然后花费一个小时在电话中与同学朋友耳语时,父母从来不去干涉,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与大人一样,应该有自己的隐私。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维基·贝克说,家长的角色是帮助孩子从完全依赖父母向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转变,成人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隐私。美国许多家长也认为,没有隐私的孩子是长不大  相似文献   

16.
王珏  吴玟  慧娟 《家庭教育》2010,(12):4-8
责任心不但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品质,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所必备的人格品质。孩子责任心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和特点的,家长可运用一定措施和策略开展责任心教育,让责任之心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责任与成长成才同行。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开班会,我问在座的家长这样一个问题:"让孩子飞翔,你准备好了吗?"有的家长说,通过打拼,自己已经为孩子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将来会让孩子考名牌大学,甚至送他们去国外读书;有的家长说,在生活中,他们会对孩子无微不至,会保证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健康的体魄。"那么,你们有没有为孩子准备一些‘荆棘’和尖锐的‘石子’呢?"听家长们讲完,我微笑地问他们。家长们面面相觑。于是,我向他们讲述了老鹰筑巢的故事。我说:"老鹰是一种奇特的飞禽,因为它们都把巢筑在树梢,或是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A3):172-17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推进,全国约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孩子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信息体系。近几年,作者通过构建"金山小学阳光心情吧"、学校信息网络和利用"校讯通"工程,构建起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让学校与家长对子女进行协同教育,这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问你爸去     
艾梦 《中华家教》2011,(5):34-35
首先是被书名吸引,《问你爸去:史上最尴尬最好玩的亲子问答书》,语气似妈妈厌烦了孩子的问题,随意回应一句"问你爸去"。很多家长好奇,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类似于孩子提出的"我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可以说是每个家长都经历过的,伴随着孩子好奇心的增强,"花样辈出"的尴尬问题更是令家长哑口无言。作者是这样向读者解释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处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心理。他们开始把自己看作是"成人",而且处处力求证明自己是"成人",不愿再与孩子为伍。在班集体活动中,极尽所能独立去完成集体分配的任务。开始有自己的主见,能用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客观事物,忌讳老师和家长在众人面前说自己的"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