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的战争与施虐罪行罄竹难书。而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使日军形成了征服中国的心理基础,是导致暴行发生的直接原因;普遍存在于日军士兵中的大和民族优秀论意识以及蔑视中国人的认知心理,是暴行发生的内在原因;长期的侵华战争使日军形成了变态的畸形心理,是暴行发生的深层因素;在对被征服者的凌辱与毁灭中,日本士兵恐惧报复的心理,是暴行全面发生的原因;日军在战争中遇到中国军民的顽强反抗,形成了其强烈的复仇心理,是暴行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屠杀、巴丹死亡行军、新加坡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制造的三大暴行,而后两者国内仍然是鲜为人知。当年在巴丹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大兵列斯特·坦尼花五十年时间写成《地狱的梦魇》一书,以生动写实的笔调再现了这次死亡之旅。本刊将在近期选编精彩章节,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对盟军战俘残酷的虐杀,还生命以过程,还历史以真实。  相似文献   

3.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内阁发起了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以纠集全国力量支援战争。在此过程中,大批画家经日本陆海军组织派遣,随军前往中国进行侵略战争"记录画"的创作,并美其名曰"彩管报国"。他们虽目睹了日军侵略的暴行,但绝大多数接受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洗脑,创作了一系列绘画,弘扬日军"辉煌战绩",捏造日军占领地"祥和"景象,鼓吹"大东亚共荣",宣扬"为国牺牲",成为当时日本美术界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日军侵i日军侵行日}行日军侵军侵华暴行f华暴行日华暴行日:华暴行日军日本少数人如何面对历史?!  相似文献   

5.
日本文部省在修订教科书中篡改侵华史实,美化军国主义,企图使日本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忘掉侵华罪行,把他们再次引上军国主义的老路.日本文部省的恶劣行径,激起了信阳市广大群众的无比愤怒,特别是亲身遭受日本侵略军暴行的幸存者和日本侵略军暴行的目睹者,更是义愤填膺,纷纷举行控诉会.他们说,日本侵略军在一九三八年农历八月十六(即公历十月十二日)侵占信阳前后,犯下了极其严重的罪行,所到之处,烧、杀、奸、掳,无恶不作,给无辜百姓带来了深重、难忘的灾难.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将受到人类良知千秋万代的谴责!  相似文献   

6.
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了极其严重的罪行,华北地区是一个重灾区。日军在这一地区的战争犯罪更加广泛、残忍、野蛮和疯狂,主要包括:屠杀和平居民、制造“无人区”、实施毒气战与细菌战、奴役与强掳战俘劳工、对和平妇女的性暴行、毁灭性的经济掠夺,以及奴化教育与文化侵略等。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时,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历史事实,把当年日军对南京人民的大屠杀说成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但是,狡赖岂能掩盖血写的暴行。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进行了血腥的“南京大屠杀”,时间长达六月,恐怖残酷之状惨绝人寰。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当时中国军民被集体枪杀的达十九万多人,零散杀害尸体经收埋的达十五万多具,被害总数在三十万以上。这里仅录三个历史材料,将日军的暴行示众: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在永州犯下了滔天罪行一方面日军飞机狂轰滥炸,使永州城乡变成一片瓦砾;另一方面日军在所经之处,杀人纵火,抢劫财物,奸淫妇女,撒布病菌,给永州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军的暴行有力地回击了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歪曲、篡改和否认日本侵华史的倒行逆施.  相似文献   

9.
对于日军暴行的研究,早在抗战初期就已经开始,如郭沫若于1938年4月2日发表的《日寇的残酷心理之解剖》,杜呈祥于1939年所著的《日寇暴行论》(专著),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明确揭露日军暴行的帝国主义实质,指出日军暴行与日本政府发动帝国主义战争战略目标的直接联系。本文想就此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半个多世纪前,日本军国主义在侵琼战争中,不仅肆无忌惮地到处强奸、轮奸、糟踏残害海南妇女,日本军方为了满足军队官兵的淫欲兽性,还推行了世界战争史上极期肮脏无耻的军妓制度,从海南岛当地、中国沿揭沦陷区、台湾省以及北朝鲜、南朝鲜(今韩国,下同)、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强、欺逼、诱骗大批年轻妇女充当侵琼日军慰安妇、日本侵略军在海南岛设置的慰安所范围之广,强迫充当的慰安妇人数之多,日军官兵兽性之残忍,鲜为人知。兹将笔者主编《铁蹄下的腥风血雨──日军侵琼暴行实录}-B过程中,双语的事关纪证高粮,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张国松 《历史教学问题》2020,(1):27-32,164,165
教科书是形塑和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媒介。作为日本侵华暴行的典型,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不久即被写入中国教科书并延续至今。80年多来,不同时期中国教科书中的南京大屠杀的记述,在抗战动员、审判日本战犯、揭露国民党政权消极抗日、批驳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或淡化侵略历史的言行,以及国家公祭等不同语境中,被重新整合与诠释,其书写内容、角度和方式均有所变化。这并非意味着南京大屠杀历史本身发生了改变,而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不断深化。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是新时代中国教科书南京大屠杀历史书写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日益猖獗的右翼势力不断否认侵略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该文分析了日本右翼的特点及危害,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有关新加坡检证大屠杀问题,目前国内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只有几篇描述性的文章和介绍,①尚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预谋性是新加坡检证大屠杀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在战后的日本,对新加坡检证大屠杀的认知与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有诸多相似之处,即冷淡、漠视、怀疑、模糊、逃避,甚至否认这种暴行的发生。当然,战后日本对新加坡检证大屠杀的历史认知的演进也有其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纪录片风格的爱国主义电影,《南京!南京!》展现的是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历史事件。其纪录片般真实的美学风格承载着真实的巨大力量,却又带给观众几乎痛苦的观影体验。文章从接受主义美学的视角,对于电影《南京!南京!》的美学风格、叙事视角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纯如以日本、中国和西方三个视角围绕南京大屠杀为什么被遗忘展开论述。从日本视角看,大屠杀被遗忘有国际社会的外交和国内的历史教育等因素。从中国视角看,有心理和社会道德因素。从西方来说,张通过恢复历史记忆的方式证明了人性的善良面。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科书中如何认识和描写“南京大屠杀” ,关系到如何认识历史 ,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大问题。中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育 ,各家教科书对这一事件都有详细描述 ,都配有插图 ,都设计了针对这一问题的习题 ,由此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日本历史教科书把重点放在这一事件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上 ,描写这一事件的分量也很少 ,同时还存在着史实错误。我们希望日本能正确对待历史 ,教育好下一代 ,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后所犯暴行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大屠杀以外,强奸与虐杀是不可忽视的严重罪行之一。事实上在某些语境下,对无辜妇女的强杀往往比屠杀更容易激起强烈的愤怒情绪,究其原因,则与人类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不无关系,侵犯与愤怒事实上都源自对女性身份的相同设想。同时,南京大屠杀中大量性暴行的产生也与日本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本文试图结和女性主义对强奸的理解及日本历史文化背景,综合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性暴力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今年正值武汉抗战71周年,武汉抗战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武汉在抗战初期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纂行的大量有力的早期揭露.不仅推动了抗战胜利的到来,而且对其后的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二战中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战争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日本投降后,南京国民政府于1945年8月6日成立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负责日本战犯的处理工作.在国民政府设立的军事法庭中,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因其直属国防部、延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