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相似文献   

2.
你了解光吗     
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复色光.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红光的波长较长.紫光的波长较短.不同波长的色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折射时折射程度不同,因此.当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发生折射时,不同的色光就会由于折射程度不同而分散开来,形成按照波长顺序排列而成的彩色光带——光谱.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相似文献   

3.
新编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一章是《光的初步知识》,在第九节“光的色散”中有单色光通过棱镜不再分散成其它的色光的实验,在课堂上做这个演示实验,一般无暗室的中学直观效果较差。其原因有二:一是白光分解后的各种颜色的光带都比较窄小,纸板狭缝又只允许某一种色光通过它,此狭缝应做得比较小,这使操作时不方便;二是纸板上的狭缝较小,通过它的某种色光就少,因而  相似文献   

4.
孔令宜 《物理教师》2010,31(8):36-36
“色光的混合”实验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做好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单色光、复色光、光的三颜色、彩色电视机的色彩、透明物体的颜色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认识红外线     
吴进校 《物理教师》2002,23(3):51-53
16 72年人们发现太阳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的 .当时 ,牛顿作出了单色光在性质上比白光更简单的著名结论 .1 80 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色光时 ,发现了红外线 .赫谢耳发现红外线的过程是这样的 :他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量时 ,有意地把暗室的惟一的窗户用木板堵住 ,并在板上开了一条矩形的孔 ,孔内装一个分光棱镜 .当太阳光通过这个棱镜时 ,便被分解成彩色光带 .他用温度计去测量光带中不同色光所包含的能量 .为了和环境温度比较 ,他在彩色光带的附近放几支用作比较的温度计 ,来测量周围环境的温度 .在试验中 ,他偶尔发…  相似文献   

6.
光学实验题     
一、重要的光学实验1.光的色彩颜色(1)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或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红光偏转角度最小,紫光偏转角度最大.(2)色光的混合:利用白光通过滤色镜获得相应的单色光,将不同的单色光混合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光.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3)物体的颜色: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来源于人眼接收到的色光.光源的颜色由其发  相似文献   

7.
“色光的混合”实验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做好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单色光”、“复色光”、“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色彩”、“透明物体的颜色”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1.单色光与复色光单色光是指只有一种频率或波长的光.而复色光是由多种频率或波长的光复合而成.事实上,严格的单色光是不存在的,单色光一般是包含频率范围很窄的光.如激光的单色性好,是指激光的频率范围窄.  相似文献   

9.
牛顿曾让太阳发出的白光经三棱镜折射,结果得到了各种单色光。这是由于各种单色光在棱镜中折射率不同的缘故(光路图如图1)。那么由白光色散后的单色光能否重新复合得到白光呢?是否在光路上再加  相似文献   

10.
知识梳理1.物体的颜色(1)光的色散现象: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的侧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2)色散现象证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4)光的三原色:红、绿、蓝.(5)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2.人眼看不见的光  相似文献   

11.
朱广应  陈永涛 《物理教师》2011,(9):44+46-44,46
色散后的七色光还原为白光的实验是牛顿在1666年完成的,牛顿曾让太阳发出的白光经三棱镜折射,结果得到了各种单色光.这是由于各种单色光在棱镜中折射率不同的缘故.那么由白光色散后的七色光是否再在光路上加一个同样的倒置三棱镜就可以还原出原来的白光呢?本刊2000年第8期《究竟怎样做才能将色散后的色光还原成白光》——本文中称文1,其中讲到作者按史料记载的牛顿的色光还原实验方法做了此实验,原文中有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16面.关于光的色散作了这样的阐述:一束扁扁的白光射到棱镜受到偏折后照到屏上,在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亮带,这条彩色的亮带叫做光谱.光谱中红光在最上端,紫光在最下端,中间是橙、黄、绿、蓝、靛等色光,如图1所示.由于图1中给出了三棱镜使白光发生色散时屏上有七种色光这一信息,因而多数老师和学生认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屏上一定有七种色光.笔者针对屏上到底有多少种色光这一问题作下述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例1 如图1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分解后的太阳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对于光的色散现象,你有什么疑问?你还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14.
苏明义 《物理教师》2014,(4):53-54,73
雨后彩虹的出现说明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通过棱镜也能形成彩色光带(如图1所示).然而雨后彩虹所呈现的由色光组成的光带与白光通过棱镜所形成的彩色光带的物理过程是不同的.那么雨后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有时出现虹,有时出现霓呢?本文仅从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几何光学的角度,对虹和霓的成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当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棱镜后的白屏上便呈有一条彩色的光带.这种由光的反射和透过的情况不同而呈现的各种颜色,科学家称之为"色彩",把物象固定的各种色彩叫"颜色".但在一般人眼里,"色彩"也是"颜色","颜色"包括"色彩".  相似文献   

16.
王荣根 《物理教师》2009,30(7):46-46
物理学家牛顿最早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其基本方法是,如图1所示,将一束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由于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偏转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从而可以在后面光屏上得到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色光组成的彩色光带.  相似文献   

17.
一、光与光合作用 (1)光质(图1) 复色光(白光)下,光合速率最快;单色光巾,红光下光合速率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故温室大棚常用无色透明薄膜。  相似文献   

18.
牛顿曾让太阳发出的白光经三棱镜折射,结果得到了各种单色光.这是由于各种单色光在同一种棱镜中折射率不同的缘故(光路图如图1).那么由白光色散后的单色光能否重新复图1合得到白光呢?结论很显然,当然行.是否再在光路上加一个同样的三棱镜倒放就可以了呢?中师《物理》(试图2用本)第二册第171面提到:“牛顿将倒放的第二个棱镜把分散的单色光会聚在一起,结果又得到了白光.”一般情况,人们也认为一正一倒两个相同三棱镜可以先将白光色散后会聚成白光.从而画出如图2这样的光路图.这样理解正确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图…  相似文献   

19.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0.76~1000微米之间,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红外线是两百多年前由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的.当时他想研究太阳光里各种色光的能量分布,于是他用棱镜将透过小孔的太阳光分解为彩色的光带,并使用温度计去测量光带中不同颜色所含的热量.为了与环境温度进行比较,赫歇尔用在彩色光带附近放几支作为比较用的温度计来测定周围环境温度.实验中,他偶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其他温度计显示的数值还高.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总是存在一个高温区.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栅方程对光栅衍射光进行了光线追迹。分别研究了单色光照射光栅和复色光照射光栅的衍射光路,得到光栅衍射光路具有部分可逆性。并根据衍射光路具有部分可逆性这一特性实现了图像传递和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