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卢珂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01):156-166,192
郝克明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专家,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军者。几十年来,郝克明以对我国教育的强烈责任感、博大精深的系统研究和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开创并引领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对我国诸多重大教育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郝克明是北京大学的杰出校友,毕业后留校工作多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她与汪永铨等创建和领导了作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前身的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到教育部工作之后,她始终特别关心与支持北京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她著述  相似文献   

2.
正郝克明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专家,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军者。几十年来,郝克明以对我国教育的强烈责任感、博大精深的系统研究和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开创并引领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对我国诸多重大教育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郝克明是北京大学的杰出校友,毕业后留校工作多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她与汪永铨等创建和领导了作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前身的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到教育部工作之后,她始终特别关心与支持北京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她著述  相似文献   

3.
郝克明教授为我国教育战略研究和学科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郝克明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贡献主要体现为"三个坚持":坚持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相适应;坚持教育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坚持把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教育发展根本动力。郝克明教授的治学方法和研究品格有五个显著的特点:注重从国家战略全局提出教育战...  相似文献   

4.
2013年1月12日,以"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主题与政策建议"为主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第三次专家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顾明远先生主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研究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相似文献   

5.
正郝克明著(广东教育出版社)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教育发展的科学决策,离不开对教育的宏观研究。《郝克明教育文集》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决策者、执行者、研究者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大连大学、辽宁教育研究院承办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教育决策的形成与实践学术报告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于8月7—8日在大连大学召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李仁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  相似文献   

7.
去年,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郝克明教授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颁发的2004年度“教育与人类发展杰出贡献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学者。该奖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授予全世界对教育和人类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的最高荣誉。郝克明长期致力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在教育。"2014年5月16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研究员在"新型城镇化的教育战略与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上如此表示。专家把脉:教育为城镇化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郝克明谈松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研究。本课题在努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调查分析我国经济、科技、人口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对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学科教育》2009,(4):22-22
2009年6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教育学部成立大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等,以及教育部相关部门、各兄弟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和规划部门、在京国际组织、北京著名中小学、国外著名大学的领导与代表百余人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11.
从教育观念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不同的追求,前者追求知识与智能,后者追求感悟与情怀,前者可以由学而会,后者只能由感而悟;教育的科学面与人文面具有不同的国际化特色,前者是全球化一体化,后者是本土化民族化;科学教育务实,人文教育务虚,科学教育的目的只是人文教育的手段,而人文教育的目的又常常成为科学教育的手段;科学教育在教学中强调效益与简捷,人文教育在教学中则不避繁琐,寻求曲折,科学教育常以信息量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而人文教育则以对内心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作判别质量的标准,前者往往看重解决问题的多寡,后者则看重留下深思的余地。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什么”历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常见的几种关于“教育”的定义入手,进而描述了一种“新”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文章认为,对于“教育本质”的探索,应该跳出教育体系的狭小圈子,而将其视为一种社会建构的实体;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更深刻地把握“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旭红 《成人教育》2018,(4):20-23
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在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迫使教育分化,学校教育逐渐发展成为精英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财富的分化,平民大众要求获得教育资源.经过精英群体和平民大众的博弈,远程教育这种折中教育形态得以诞生.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远程教育走向开放教育,而建立在"资源+服务"模式上的MOOCs体系,更是平民教育发展的高潮.中国的远程教育与世界远程教育类似,也经历了上述发展过程,目前正走向大众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we aim to highlight the issues we have encountered in teaching art curriculum courses on the primary BAEd degree programme. The main issues addressed are student self-confidence and the conditions which form barriers to active engagement in art activities. These we have addre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wide changes taking place since the Education Reform Act of 1988. Our concern is that students develop the confidence to implement change in accord with their own convictions. We describe how we support them in their developing autonomy through the various strategies we have developed including the recognition and transfer of prior knowledge and reflection on the process of their own learning.  相似文献   

15.
家本教育: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本教育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始于西方,是一种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家庭教育的新教育形式,它体现着新的学习观和教育观。本文比较系统地讨论了家本教育的缘起、它与家庭教育的区别、它所取得的成功以及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它的开拓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理解教育的独特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技术的定义出发,提出来技术的内涵定义,并在确定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有教育研究的各种理解方式以及它们的不足,提出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理解教育的方式.技术是人类规定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方式.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技术,体现为一种独特的信息变换方式.教育技术是指课程系统和教学系统的构造技术.这种教育技术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的理解教育的认知功能.教育技术将引导人们放弃直观的立场和简单的范式,而采用复杂系统的立场和开发取向来研究教育,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教育现象(问题)的设计根源,采用系统建模、信息流分析以及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来理解教育.这种理解方式放弃了使用命题系统或者公式方式来表征教育规律,而是站在进化论的立场上,利用教育模拟(仿真系统)来表征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7.
作为跨文化教育的教育:一场全球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并不是美国化或欧洲化,趋向标准化的全球化进程带来了新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困、苦难、战争、恐怖以及过度开发和毁坏自然。必须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不可避免,并在教育体系中引入以和平与社会公正为导向的、旨在可持续性的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社会与自然中他者的能力。本文从多重维度对上述命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概念与教学方式等角度分析了跨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19.
闲暇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重要原因。开展闲暇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将闲暇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