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母宗沁 《新闻世界》2014,(6):124-125
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且日益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之下,手机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面,越来越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本文对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电信等技术的发展,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而迅速成为获得各种资讯的大众传播媒体。手机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等正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2005年5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获得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放的第一张经营手机电视的牌照。手机电视给人们接受信息带来了新的便捷。人们可以在上下班的路途上用手机适时收看最新资讯,或是在等人排队时通过手机来收看视频节目.充分利用这种时间缝隙。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18)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互联网的关联更加密切,其新闻信息接收行为与习惯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此次研究从"受众新闻信息需求与接收习惯调查"的项目数据出发,以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五种媒介的使用情况为重点,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力图还原"互联网+"背景下五种媒介的用户群体情况,以及受众在新闻信息接收过程中的行为与习惯,为新时期的新闻传播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手机报的产生得益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受众对新闻信息多层次、多途径、自主性的需求。本文分析了手机报的传播特点,并探讨了这一媒介在新的手机通讯环境下的发展路径问题。手机报是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由移动通讯商与网络经营者提供传播渠道,以报社等新闻传播媒体为信源的一种传播媒介。自2004年第一份中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出现后,手机报这一媒介形式迅速发展起来,其用户群体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是,随着近几年3G技术的出现,手机报在获得更多的媒介技  相似文献   

5.
李菁菁 《今传媒》2014,(7):113-114
麦克卢汉曾经说,媒介即信息。每一次技术和媒介的进步都会带来开创性的可能和社会变革。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与新闻摄影的联袂演出,必将成为新闻摄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力图探究手机对新闻摄影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手机新闻摄影所伴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刊》2004,(6):11-11
市民新闻是指市民(非专业新闻传播)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和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形式的强势崛起,人们接受信息、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发生深刻改变,信息传播与新闻生产也不再局限于一种路径,媒介融合传播方兴未艾。借助新媒体,传统媒体机构可以彻底打破媒介割裂状态,进行多介质运作,生产同时包括视频、音频、文字、图画等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大体量新闻作品的生产与传播,将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常态,是传播好中国声音亟需关注的新走向。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文字通讯  相似文献   

8.
殷俊  殷瑜 《传媒观察》2006,(6):63-64
跨媒介即基于数字技术、通讯技术、媒介技术及与媒介发展有关的技术发展和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媒介传播和内容生产可以根据经营发展和受众的不同需要,自由地在不同媒介载体之间实现转化,从一种媒介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媒介形态,  相似文献   

9.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仅应给人们提供及时、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可供人们思考的思想价值,还应有让人们品味的审美价值。长篇通讯、报告文学之类的大型新闻作品尤为如此。从审美角度要求新闻作品,基本要义应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开启了新闻传播的新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媒介,博客、播客、微博客、手机媒介等不一而足。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为公众表达合理的意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纷至沓来的信息污染现象也困扰着人们。所谓的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  相似文献   

11.
何谓手机报? 手机报就是把报纸上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通过手机阅读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手机报是一项资讯类业务,特指中国移动联手媒体,通过手机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类新闻等资讯信息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手机报是纸质媒体“嫁接”手机载体,电子化传播新闻信息的新媒介,是传统报纸与新型电信增值业务相结合的产物,它由报纸、移动通讯商、网络运营商联手开通信息传播渠道,用户可以灵活地在手机上浏览新闻。  相似文献   

13.
手机报是以手机为终端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将新闻信息发送到手机上供手机用户阅读的一种媒体形式。手机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被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又称第五媒体。手机报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以手机为终端进行信息传递,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阅新闻信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信息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4.
试论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怡  姜岩 《新闻界》2009,(1):76-78
手机改变了新闻摄影与摄像,将大批受众纳入到新闻图片、影像采集者的行列中.手机给记者采访带来巨大的方便,对新闻制作提出新的要求.手机为受众带来新的媒介体验,使用户同传者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成为用户与新闻节目互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田昊 《传媒观察》2007,(10):30-31
手机,一种在移动中进行人际传播的通讯工具,由于商业的竞争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促使其功能多样化。随着3G技术的到来,手机和电视进行了融合,手机电视——一种新的视听媒介形式诞生了,它既整合了以往媒介的传播优势,可读、可听,可看,又打破了以往传播媒介的局限,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  相似文献   

16.
风生水起"第五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清 《青年记者》2006,(16):11-12
前世:润物细无声在手机上浏览新闻,先是短信,后有彩信、WAP,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人们逐渐走人了新的媒体时代。起初短信只是作为一种通讯手段。2004年两大移动运营商短信发送量达到一个天数字——2800亿条。人们已经无法忽视它的强大影响力,它从通讯价值衍生出传播价值。“第五媒体”一词由此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17.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子媒体的兴起,传播方式方法的提速及“第五种媒体”——手机短信的普遍使用.尤其是广播、电视现场直播的同步反映.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时间概念,有人便提出“新闻是能引起人们关注的真实事件的及时报道”。  相似文献   

18.
正一、新闻漫画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与优势随着媒介技术的变迁,新闻漫画不仅在报纸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电视、网络、手机以及移动终端等媒介上也开始崭露头角,大放异彩。媒介的多样化推动了新闻漫画的多元化,它不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绘画形式,而是一个解读当前社会热点事件的重要平台。1.新闻漫画的功能新闻漫画作为一种新闻报道体裁,首先具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传播学鼻祖施拉姆认为,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处理信息,受众在谋求信息、储存与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有助于自己做出决定,从而减少人们认识上的  相似文献   

19.
手机只是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吗?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而迅速成为获得各种信息的“移动媒体”,正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富媒体时代新闻信息概念模型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信息 随着因特网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读者耳濡目染的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也进入了富媒体(Rich Media)时代,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文字、图片、图形、音频、视频以及融合上述多种媒体类型的新闻信息已经以产业化的方式被源源不断的创建、组装和发布。大量富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在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网站以及新闻信息用户之间进行交换和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