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等文九点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羽乌江自刎,《史记》《汉书》写得非常清楚。近年有人说“项羽不死于乌江”,而是“身死东城”。殊不知秦汉时期乌江属于东城,“身死东城”与“乌江自刎”是一回事。其说以《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为代表,故我们与其商榷,考论是非。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录《项羽之死》,文下有两条注释:东城 秦县名,故城在今安徽定远东南.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镇.西楚霸王终焉之地,《项羽本纪》有两种写法.一日"自刎乌江".本传叙述:"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项羽)乃自刎而死."一日"身死东城".论赞评判:"(项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注释未说明"东城""乌江"的地理沿革,无疑造成了文意理解的混乱.按照教材注释,西楚霸王身死之地,一说在"今安徽定远东南",一说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可以断言,熟谙秦汉历史地理的司马迁记项羽死地,不可能自相矛盾.造成自相矛盾情形的,只能是教材注释.也就是说,教材对古代地名的这两条注释,孤立地看,似乎没有问题,联系项羽终焉之地审读,就不能尽如人意了.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论赞中有关项羽“身死东城”的总结性评语,既高度概括了项羽于东城县境内殊死搏斗的实际情况,又极其精辟地道出了项羽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这种“变文避梭”的精炼的修辞手法,在《史记》的《匈奴列传》、《高祖本纪》、《灌婴列传》等篇章中也时有所见。如果断章取义,死抠个别字句,一味凭空臆断,硬要把“身死东城”之东城扯在离乌江三百里之定远东城,无非是一己之见,习非成是而已。  相似文献   

4.
冯其庸先生在2007年发表了一篇题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的文章,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笔者通过对地方志和相关材料的阅读,认为冯先生的观点尚值得商榷,并认为《史记》的记载没有问题,身死东城和乌江自刎不矛盾。“乌江自刎”故事的源流也并非是从元杂剧开始的,而是从敦煌变文开始就有“乌江自刎”的明确记载。  相似文献   

5.
项羽乌江自刎,基本上是沿袭两千多年的说法。自从1985年计正山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文,尤其是2007年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发表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一文,认为项羽死于东城后,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于是关于“项羽死于何地”在史学界和社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论争的焦点:一是对“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如何理解与阐释;二是对“阴陵”、“东城”如何注释;三是“东城”与“乌江”在秦汉时期的有无管辖上从属关系;四是关于九斗山有无的考证;五是如何看待司马迁在《史记》中史笔手法。综观20多年来关于“项羽死于何地”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是以冯其庸、计正山、董书冰等先生为主的项羽死于东城(现安徽定远)说;二是以袁传璋、王贵华、呼安泰、宁业高等先生为主的项羽死于乌江(现安徽和县)说。史学界张大可、施丁、汪受宽等赞同项羽死于乌江之说。  相似文献   

6.
项羽自刎于乌江,早已为史学界公认。最近有文,依《史记·项羽本纪》太史公曰:项羽“身死东城”,《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汉书·高帝纪》记载:“灌婴追斩羽东城”为据,认定项羽被灌婴斩于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而不是自刎于乌江,被认为是新看法加以摘转,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故撰此短文,就教于诸位。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问:项羽是否自刎于乌江?在今何处? 答: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利,自刎于乌江这段史实,《史记》和《汉书》都有记载,而且文字基本一致。先看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有关记述。项羽在垓下(安徽灵壁东南)被汉军包围,突围后逃至东城(安徽定远东南)。汉军紧逼不放,“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但是项羽认为这佯过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转与汉军拼杀后自刎。  相似文献   

8.
《项羽本纪》关于项羽结局的两种书法——“乌江自刎”与“身死东城”,都是司马迁的实录,是同篇前后互见足义,二者完全统一而无丝毫矛盾,应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9.
项羽东城决战发生在东城县域的四隋山。秦代的乌江亭属于东城县。项羽“欲渡乌江”与临江拒渡二者统一于一身,是其人格的必然发展。司马迁叙写项羽的结局在《项羽本纪》正文中据事录实为自刎于乌江,而在篇末赞语中正式书为“身死东城”,是同篇前后互见足义,体现了太史公严谨的史法。  相似文献   

10.
陈涛 《职教论坛》2003,(18):60-60
教育部规划五年制高职教材《实用语文》第一册《垓下之围》一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在该文中不以成败论英雄,抓住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生死攸关的场面,展现了一代枭雄项羽的鲜明个性和英雄品格。在讲授本文时,如何使学生对这位末路英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项羽的自刎如何去评说?是教师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而文章留给读者的最大疑问是项羽为何放弃逃生机会选择自杀?“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作为军事家,他应该不会不明白。本文我们将围绕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以便再来重新认识一下项羽这位历史人物。项羽是一位…  相似文献   

11.
项羽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对后人具有异常强烈的震撼力量。两千多年来,人们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对项羽自刎乌江表达出了不同的内心感受,或扼腕叹息,或惜其早亡,或讽其力大智弱,有勇无谋,或讥其胸无大志,只想衣锦还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从历代诗人的诗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项羽之死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所透露出来的不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项羽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叱咤风云、勇武绝伦的英雄人物,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在巨鹿之战大破秦军主力,最终导致秦王朝覆亡,项羽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毫无疑问的定评。而其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可悲可叹。后人通过大量的诗词对其悲剧英雄形象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对项羽其人,则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史记》研究领域关于项羽死亡的具体地点是“东城”(即东城“四溃山”)还是“乌江”,展开激烈论争。答案当然应该只有一个,不可能二者都是;也不能用所谓的“互文”来调和,说“东城”(即东城“四溃山”)与“乌江”是一个地方。而在《史记》中,司马迁运用互文的写作方式,使二者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在关羽与曹操决战荆襄的关键时刻,孙权的部属虞翻"阴诱"了芳、仁,说辞是"为陈成败",示其大势已去。潘濬刚直耿介,在荆州失守、关羽殒命后,无可奈何之际才归服孙权。  相似文献   

15.
西周世卿世禄制度在春秋战国之世逐渐被诸侯国实施的功勋授爵制度所取代,"封侯"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愿望。秦国商鞅变法,所颁二十等爵制中多有以功勋授爵之爵级。反秦战争爆发后,陈胜以"黔首"自立为王,激起了社会各阶层对"封王"的渴望。随后项羽分封,不论出身,只论军功,自"西楚霸王"而下所封王、侯中多有平民,此即所谓"布衣王侯之局"。刘邦在与项羽的对抗过程中,因以弱敌强之形势所迫,不得不继续分封王、侯以争揽人才,韩信、彭越等遂以布衣封王。楚汉战争结束时,刘邦一方"布衣王侯之局"已成,受封王侯者治国理政,终开赵翼所谓"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相似文献   

16.
楚国在兵分两路救赵灭秦之时面临着"亡秦必楚"的契机,为了更好地灭秦,怀王与诸将制定了怀王之约。怀王之约是对秦国的处理方案,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项羽与怀王的矛盾不断激化,项羽后来破坏了怀王之约,并诱发了楚汉战争。怀王之约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同时也是刘邦统治关中的法理依据,促进汉帝国的兴起。  相似文献   

17.
秦末时期刘邦曾先后两次受命西征,项羽则受命北上救赵。关于刘邦西征和项羽北上救赵的行军路线,《史记》《汉书》记载简单分散,且颇有歧异。以往学术界或对此问题关注不够,或仅作了较为宏观而粗略的勾勒。通过仔细排比、辨析史料,对刘、项二人的行军路线作出更为细致的复原与分析,认为刘邦曾先后两次受命西征,项羽北上救赵在抵达安阳之前.其行军路线与刘邦两次西征的行军路线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