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直接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他们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近几年来,我任教小学3—5年级的思想品德课,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注意发挥这门学科的教育功能,在“明理”、“激情”、“导行”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 悟道明理,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是通过对一个个道德概念的理解逐步形成的。教师要抓纲扣本,根据教学总目的、总要求和学生接受能力,从一个个小道理教起、  相似文献   

2.
明理·激情·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也是关系到该课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所以它受到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一堂思想品德课明理、激情、导行处理得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行为动机,而且会使学生明确如何遵照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就明理,激情、导行的含义、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明理 所谓明理是指启发学生掌握一点浅显的政治常识、道德知识、道德概念,初步树立一些正确的道德观点,懂得一定的做人的道理,逐步提高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产生相应道德情感的思想基础,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通过明理,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动机与冲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是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认知能力、道德体验能力和行为能力。思想品德课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明理、激情、导行三个过程有机结合的教学特点。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如何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呢?下面就“明理、激情、导行”三个方面谈一些具体的做法。一、所谓明理,就是讲道理明理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直接明理阶段,即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中的某人或某事所体现的道理;二是深化明理阶段,即直接明理的升华,也就是在理解课…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引导“明理”初探○沈夫(江苏滨海县教育局教研室品德心理理论认为,只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也就是说“明理”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明理”明得透,“激情”才能激得真,“导行”才能导得实。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出现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明理·激情·导行鹤岗市北山小学张有祥思想品德课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明理、激情、导行三过程有机结合的教学特点。所谓明理,就是讲道理。即教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调讲述、阐述课文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明理包...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怎样做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呢?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只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分析明理,或辨析导行,或...  相似文献   

7.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一般分为“感知—明理—激情—导行”四个部分,而“明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关键所在。“理”就是教材的...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根据大纲的这一要求,我们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划分成“明理”、“育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即导行),是提高道德认识(明理)和培养道德情感(激情)的目的所在,亦即明理、激情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导行。二、导行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怎样做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呢?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只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分析明理,或辨析导行,或实践体验,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简论□陈聪抟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明理”教学的实效性罗秀珍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而“明理”是提高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明理”教学的实效,是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长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体会到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和补充内容的德育...  相似文献   

13.
设置观察情境测量学生道德情感的尝试湖北省思想品德课教改实验课题组张光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被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象落实“明理”、“导行”这两个基本环节那样,来落实“育情...  相似文献   

14.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往往依附于“明理、激情、导行”之中。目标的实现又着重于学生情感的体验。重视并加强情感目标在思品教学中的作用,对完成  相似文献   

15.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导行是深化学生道德认识、提高学生知行统一的自觉性、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环节,是教学优劣的最终体现。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例,提出几种主要的“导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学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向小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教材图文并茂,寓理于图,且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教育作用。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达到明理导行。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思想品德教学,让学生达到明理、导行,树立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怎样才能真正使学生达到明理、导行呢?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教学“生活化”。《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学生生活实际着手,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去教育他们、感染他们、打动他们,有的放矢地指导好学生的行动。怎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我想从四个…  相似文献   

18.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一般政治常识教育的学科,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因此,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引导学生付诸实践,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重视明理,落实导行是思想品德课的两项最基本的任务。 一、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运用丰富多彩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事理  相似文献   

19.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却并不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的弊端,严重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能用正确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怎样才能使小学思品课教学达到“明理、激情、导行”的目的呢?故事引路,激发兴趣。抓住学生好奇、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教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