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蒙 《东方文化》2002,(4):60-75
《说钱》发表后,收到一些读友的意见,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些说明。《说钱》写于1999年夏季,《钱钟书先生解经一误》写于1994年春季,原来有五千多字,太冗赘,所以2001年删去大半,但并没有增改,保持了原始面目。  相似文献   

2.
在我自己提交给日本购国际交流基金一的访问名单上,并没有安排与和农元弥氏的会晤—只是临到东京之前,我才从电传来的访问日程表上看到了10月16日(1996年)的这个安排。我猜想,和泉元弥民大概从哪里听到了我访问的信息,主动找到,则国际交流基金一对我发出了这次盛情的邀请。和泉民乃日本一著名的狂言流派世家,*狂言回一则是日本传统剧种之一。据我查到的资料,W狂言』源出于~旅乐』,原插在~能乐』的幕间演出,所以又称*能在二。盛行于14世纪后半叶至一0世纪。有「大藏流\*和泉流」、「鸳流言录—演出以对白和动作为主,形式…  相似文献   

3.
谈太极拳养生文化陈世忠太极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是因为它有强身健体的养生价值。目前,在中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几年前,日本的学练者成倍的增加,他们曾说10年后要超过中国,可见其雄心。今天,我想谈的是练太极拳的养生意义和...  相似文献   

4.
1956年8月22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世界文化名人、日本杰出画家雪舟逝世450周年纪念会。来华参加纪念活动的有日本画家山口逢春、美术评论家北川桃雄、画家桥本明治。会上,中国著名国画家傅抱石和北川桃雄分别介绍了雪舟的生平和他的艺术特点,并放映了《雪舟的画》等日本影片。8月23日至9月9日,在北京美术馆举办了纪念雪舟的展览会,观众达1万多人。尽管当时中日尚未恢复邦交,但在北京举行如此盛大的纪念活动,这无疑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并重新唤起两国人民在文化方面的共鸣。中国人民对雪舟及其作品,抱有如此亲近的感情,这…  相似文献   

5.
我于1992年至1995年在法国留学,用3年零3个月的时间获得了法国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而法国学生攻读这两个学位一般需要5年至6年时间。我的博士论还被评为样板论,被法国各图书馆保存。我用较短的时间得到博士学位,并获得了好成绩,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但也离不开我的法国朋友德维尔一家对我的帮助。德维尔夫人是我所就读的那所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我是在大学图书馆里认识她的。我入学后经常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我总能看见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在图书馆内与学生们交谈,解答他们的问  相似文献   

6.
严晓星 《中国文化》2013,(2):182-191
李光谟先生致编辑部函十年前,我曾自作主张根据台湾转过来的一个录音带,把李济老和赵如兰在一起聊古琴问题的一次谈话草草地发表在《李济文集》上(后又有其他书刊据此转载)。其中,原录音带有多处内容因录音效果出现的障碍未能得到认真甄别,从而造成不少地方被误读或删节。现在,江苏的古琴爱好者严晓星先生极认真地对录音带作了音响方面的技术处理,得以对原带内容有较多恢复,并对我文有重大修正,比较完整。弟拜读之后极为佩服。据悉该文将在贵刊发表,请一定给予严兄研读之成果发表的机会,并顺带赐我一点机会以此信向读过我的"原作"文字的读者致以深深的歉意。谢谢!祝节日愉快!弟李光谟拜上二○一三年中秋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日中邦交恢复正常化25周年,也是中国“’97国际歌剧舞剧年”。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受中国文化部邀请,日本著名舞蹈家花柳千代女士及她创作的大型歌舞剧《大敦煌》于8月19至20日,以她精湛高超的舞蹈艺术和摧灿夺目的优美舞姿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则。我第一次遇到花柳女土是1985年5月末,那时,她也是第一次访问中国,在北京、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敦煌、南京、上海等地,向中国舞蹈艺术家传授日本舞蹈演技共和他们交流。那天,我来到北京舞蹈学院的排练厅,花柳女士正在指导十几位中国学生排练,不巧录音机发生故障,无法用音…  相似文献   

8.
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日本朝日新闻社、日中友好会馆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现代书法20人展暨第46届日本现代书法20人展》将于今年4月24日至5月7日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出。此展于今年1月18日至24日已在日本成功举办。我有幸和参展的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  相似文献   

9.
戊戌百年祭     
王元化 《寻根》2001,(1):49-52
1998年9月《读书》杂志与天则经济研究所,为纪念戊戌政变一百周年,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学术研讨会。我应邀参加,并作了发言。当时有位编辑朋友,要我将发言记录整理发表。我因抽不出时间修改而作罢。但此事一直在我心中。现我将在会上的发言作了大量增订(但与我所想写成的章还是距离很远,因为我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核查资料了),披载如下(见9月20日日记),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前,我应星云上人邀请,在佛光山作系列讲座,首讲为“佛学研究的方向”;讲稿由慧海法师纪录,发表于《觉世》月刊①。文中指出:“今天研究佛学,需要更客观的研究精神。”因此,“文献学和语言学的训练,必不可缺”。当时,台湾佛教正在腾飞,佛学研究则尚未起步,而我在香港开始“佛教思想现代化”的工作,亦到处演讲,一方面介绍日本和欧美的佛学研究成果,一方面力陈我们自己要接受新的研究方法,才能赶上世界水平。当时我还期以五十年,中国佛学界应该可以做出成绩。②如今二十五年过去了,情形的确已经改观:随著港台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1.
韩国文化观光部最近发表的“2007年国民读书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成人在过去1个月期间阅览的书籍数量,韩国平均为1.8册,日本为1.5册。而2006年的同样调查数据显示,韩国平均为1.5册,日本平均为1.4册。韩国成人的读书量已连续两年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12.
日本歌舞伎剧团一行六十一人,应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邀请,于一九五五年九月三十日至十月二十六日来华访问演出,并参加我国庆典礼活动.该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日本访华艺术团.这是该团在国外第二次大规模的演出活动.其中有日本一流演员十余名,座长市川猿之助在日本颇负盛名,家喻户晓.在京演出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接见该团领导人和主要演员.  相似文献   

13.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长篇小说《失乐园》自从1995年9月1日在《日本经济新闻》上发表长篇连载开始,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在1997年出版单行本,继而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在日本掀起了“失乐园热”。在接下来的两年间,《失乐园》被介绍到了中国,也波及和影响了西方文坛。“失乐园热”的原因究竟何在?对于这一问题,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在此基础上,从日本文化中对“家”的认同感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失乐园》的内涵所在及其畅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羊羹的由来     
日本的大文豪夏目漱石最爱吃甜食,尤其爱吃羊羹。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地赞美羊羹。例如在他的名著《草枕》中,借一位画家之口,发表过一通赞美羊羹的高论。画家说:“我在一  相似文献   

15.
《人证》的原作者森村诚一森村诚一是日本著名作家之一,他是中国观众熟悉的电影《人证》的原作者。他作为小说家登上文坛以来已有20多个年头,发表的单行本达150多本。他的作品写政治、经济、国际问题等硬题材的占80%,其余均为写男女爱情关系等软题材的作品。他...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和1995年,我曾两次陪演出团在日本鹿儿岛的林田温泉饭店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当时到达福冈后要驱车5个小时才能到达。从2002年8月开始,上海东方航空公司每周都有航班直达鹿儿岛了。  相似文献   

17.
我在日本工作期间,因参与策划一些美术展览,常听人谈起活跃于日本画坛的中国画家吕中元。渐渐地,我对吕中元及其绘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出于专业研究的癖好,每次置身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总希望亲眼一睹晚清中国人学流连此间的遗踪。虽然明知道江山代谢,人事变迁,即使像日本这样精心保存历史化传统的国家,其人景观变化之巨,也是举世共见的事实。何况,中国人在日本的遗迹,未必获得来自该国上下的重视,其风流云散几乎是注定的命运。不过,我仍然固执地相信,即使地面建筑已经消失,自然风貌却多半无大改观。只要亲历其境,游荡在山水间、弥散在人群中的那一份历史氛围,终会让你对先哲的人生、情感、思想之旅,多一重理解的同情。  相似文献   

19.
<正>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药》是鲁迅收在《呐喊》中的第三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同样是在反映病态社会中人们的不幸。  相似文献   

20.
我随上海作家、编辑代表团一行6人,应东京书籍株式会社之邀,访问了东京、京都之后,又访问了奈良。奈良是日本历史名城。日本古称“大和国”,其首都平城京即在今奈良市区西城,仅存遗址。从其模型看,它是仿照唐代长安城建造的。公元七、八世纪,日本先后派遣附使、遣唐使有19次之多。1950年,奈良被定为国际文化都市。奈良又是日本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对日本佛教文化、甚至对天平时代的文化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创建的唐招提寺,被奉为日本律宗总本山。奈良还有许多名列古寺,如东大寺、兴福寺、药师寺、春日大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