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明塞尔的劳动挣得函数,建立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河南农户收入结构日趋合理,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英主要收入来源,其非农收入主要受劳动力的技术、健康状况、就业年限和受教育水平等人力资苓因素影响,以及性别、市场进入方式等非人力资本控制因素影响。可见,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家庭收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安徽省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和各市农民收入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安徽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与沿海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安徽省各市的农民收入差距较大,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梯。通过对安徽省农民收入的回归分析发现: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建议减少城乡差距,改变"伪城镇化"现状,提高教育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带和区域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扬州市2000-2009年数据实证显示:工资性收入增加会显著促进农民消费,财产性收入增加则对之产生负激励,而家庭经营纯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这些影响差异缘于农民收入的增长性、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收入增长性和稳定性能促进农民消费;收入不确定性则对农民消费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巩固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体地位,克服家庭经营纯收入面临的障碍,尽快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稳定增加转移性收入,以真正解决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农村教育与农村居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极少数学生在校混日子,学无所成,出校一事无成,有人就说读书无用,但绝大多数学生,绝大多数农村的孩子,学有所成,所以人们通常认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加快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文章在对农村教育水平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994—2010年云南省数据,分析了农村教育水平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总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纯收入、财产性纯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其受教育年限明显相关,即其受教育年限越高收入越高;农民受教育年限对其收入结构也具有明显影响。为此,农村地区要通过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及对农民开展各种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提高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农民工资性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合同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全以及农村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因素,仍然制约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正常增长。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乡镇企业,是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山西与中部五省农民工资性收入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模型构建 根据收入来源一般将农民纯收入(I)表示为工资性收入(W)、家庭经营性收入(H)、财产性收入(P)和转移性收入(T)之和,则I=W+H+P+T (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不断提高,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文章分析了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象和原因,提出只有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使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指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立足本省省情,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2004年全省劳务收入576亿元,比地方一般性财政收入多180多亿元,占农村经济总量的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占46.2%.  相似文献   

10.
陈江进 《考试周刊》2012,(34):193-194
本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荆州市农民纯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资性收入,得出农民纯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增加的结论,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有效途径.作为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陕西省应根据近年来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结合区域特点,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两方面入手,有重点地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毕节市农村调查队7个乡镇、10个村、100户农户2005-2009年调查的面板数据,从人均纯收入和农户收入结构分析农户经济发展的水平,结果表明农户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发展缓慢;农户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比例不断增加,家庭性经营收入比例不断减少。通过计量回归分析,发现农户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农产品商品化率、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距最近乡政府的距离等地理因素是影响农户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因此,提出了促进农户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为例,选取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农民受教育水平、财政支农力度四个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得出: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农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影响。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和财政支农力度对农民收入也有较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户受教育水平对农户就业选择与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就业选择和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就业选择和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天津市2003年的家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对农户人均纯收入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劳动力文化程度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倒U态势;较高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提高了农户非农就业的概率、非农就业的工资率和非农就业的稳定性,而且劳动力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更容易在第三产业就业.  相似文献   

15.
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徽省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安徽省城镇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显著,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有了显著增长,但收入总体增长缓慢.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力供给矛盾、地区经济发展、政府对宏观规制以及生活成本的上升共同推动了安徽省劳动力成本上涨.  相似文献   

16.
湖南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2004年,湖南农民增收的结构是工资性收入增长占30%,家庭经营纯收入占61%,转移性和财产性纯收入占9%;省内不同地区、不同收入阶层农户的收入差距加大,农民收入两极分化;改革开放26年来,湖南农民收入水平在全国的排名逐步后移,历年名次的变化趋势呈现一条下降趋平的曲线,2004年排第15位。  相似文献   

17.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加大强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未来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是使个人增加其资本价值的重要因素。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的重庆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地。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积累人力资本、维护社会稳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95—2012年甘肃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与消费支出相关数据,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甘肃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关系,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居民不同来源的收入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影响是不同的,财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影响有限,工资收入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95—2012年甘肃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与消费支出相关数据,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甘肃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关系,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居民不同来源的收入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影响是不同的,财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影响有限,工资收入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